茶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很多人都曾在心中,特别是年少之时,暗藏一种诗意的隐士情怀。

化装成书生的模样,羽扇纶巾,吟一阙绮丽的宋词;或是希望装扮成身披素色轻纱的丽人,在云鬓上插一朵玉兰木簪,闲时抚着桐木古琴上的年轮,琴声和着泉水声留恋于云深不知处……

茶的出现,在不知何时,恰好的满足了这种隐士情怀。饮茶渐渐有了一种脱俗感,一种符合老庄哲学的气质。于是出现了一种让人向往的情景: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说到情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治学有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也就是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茶而言,卢仝也曾在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感叹饮茶之境:“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饮茶到最后,就仿佛羽化登仙了一般。

而陆羽著《茶经》,将茶之道从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一一分说了个清楚,所以个人浅见,单就饮茶之境欲解茶之全境,未免偏颇。

然如若依《茶经》之分类,以具象之物或伺茶之仪来解茶道之境。

观茶可以有“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之境;

煮茶可以有“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之境;

饮茶可以有“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之境……都过于具象。

看王国维谈治学之境,看的是“境界”,与身处之环境当无关系。所以个人也“斗胆”解一解茶道之境。

我们说“道”,老子讲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今吾却欲解茶“道”,乃以个人心境感悟,一家之言,说了也就非道了。故各位读者倒不必认真,读罢就罢。

那么还是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起。既然道法“自然”,则茶道的一叶一品,一苦一甘,一盏一悟皆因缘起于自然,缘结于自然。

故说茶道三境,第一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二重境“一片冰心在玉壶”;三重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一境时,仿佛万事万物都在远遁尘世,天地都沉默无言,因为一切都离开了,超然物外,心也就静了下来。一个意欲出世的人在跟天地山川作最后的道别。

第二境时,与天地山川道别之后,默默将自己的真心交付到茶水中,不强辩什么,苦也饮下,甘也饮下。世间的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都在茶水中,被我一饮而尽了。

第三境时,我明白了茶之道,而茶之道也非常道,故不可道也,辨也无言也。

以上茶境,自是一家之言。然核心意思,是让自己静下来,不管世间的纷纷扰扰,保持自身心性之正,与苦难和解,与自我和解。若是真正的和解,不需要道与别人知,自己了然便行。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不如意的境遇往往多于顺心顺意的时候,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也充斥在方方面面,不知什么时候,茶道离我们越来越远,成为束之高阁的“表演艺术”。其实也侧面反映了开头处谈及的“隐士情怀”的亡佚。

茶境不在,人的“忘言”也就成了“妄言”。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回到最初的茶境茶心,回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梨花(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排版编辑✎ 知秋公子·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拙不锦。

(0)

相关推荐

  • 雅乐 |《苦雪烹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阅读音乐>中国书香文化微刊 书香 | 音乐 | 美学 | 雅集 ▲点击绿色音频聆听美好 今晚,与您分享的音乐<苦雪烹茶>,出自陈悦老师的专辑<乱红>.   整张专 ...

  • 静心 |《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美 好 的 一 天 · 从 此 刻 开 始 ddddddddfsgaf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

  • 秋山入画中,诗与画相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秋天在我国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古今有很多咏颂秋天的诗歌,还有很多描绘秋天的国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凋零的季节,福墨网整理了一些名家诗画作品,与您一起领略文人墨客的诗情秋意. 张月岗写意山水画斗 ...

  • 陶渊明《饮酒》,为什么“欲辨已忘言”,这句诗有什么“真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 内容来源 |陶渊明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陶渊明的诗,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简单易懂,他热爱大自然,写的每一句都平平无奇, ...

  • 酒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悦 酒后茶余,悠思绵绵,每每此时,便试图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神入过往,思接千载,在历史长河中徜徉. 征文作品,原文标题:<酒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文: ...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借助本体与喻体,理解概念与图式

    日常交流方式主要是抽象语言,而感觉器官感受的是具体事物形象,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是对相应具体事物的概念化. 概念属于思维组成部分,也就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特点,比如我们说苹果时候,是对具体苹果形象的加工与浓 ...

  • 新人初入楼|牛能:​一曲红尘谁解意 半生沧海已忘言

    牛 能 滇人,彝族,好酒,喜弈,以鸿飞雪泥.南蛮等名,活跃于诗词吾爱网,擂台赛探花.百家点评版主之一,云南翠微吟社理事. 人妖 美态各纤秾,身成历百凶. 阴阳虽幻相,谁似佛宽容? 秋歌 荻花随浪去,对 ...

  • 武夷山清凉地儿 | 此中真意,欲辨忘言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外在的遇见, 来源于内心的质地. 见天地 见众生 见自己 此中真意 欲辩忘言 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来到清凉地儿.八亩茶园中的一片山居,站在院子里,低头就可以看到黄柏溪碧蓝的溪 ...

  • 茶中有真意

    茶中有真意 作者:谢锐勤 作为一名潮汕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在家还是路上,茶都不可或缺.借用苏东坡的话:可使食无肉,不可喝无茶.无肉令人瘦,无茶令人俗.于我而言,茶既是功能性的饮料,更是精神性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