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出现这6个症状,不痛不痒也危险
人的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靠双腿完成,除了默默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小腿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也起着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腿部静脉回流则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意味着,小腿的重要性已经到了人体“第二心脏”的地位。
不仅如此,腿还是我们身体的“疾病反映区”,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肝血不足有关;小腿肿胀说明脏腑出现了亏损;小腿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等。
我们的衰老是从腿部开始的,“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腿”,因此,养好腿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人老腿先知,这些状况需小心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上有劲寿命长。中老年人是腿部疾病的高发群体,尤其要注意保持腿的健康。
1
双腿冒凉气
生活中,如果你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容易疲劳,双腿浮肿冒凉气,四肢畏寒,尿少而清;女性月经量少、后推,小腹胀痛或经血块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这是典型的「肾阳虚」症状。
阳虚体质的人如果症状较轻,饮食上可以吃些葱、姜、蒜、韭菜、胡椒等甘温益气的食物,少吃西瓜、黄瓜、梨等生冷寒凉的食物。
同时,平常应注意保暖,不要熬夜,每晚用热水洗脚后,搓两脚心,每次5-10分钟,能益精补肾。
如果你在双腿怕冷的同时,还手脚发热,就是「肾阴虚」了。应多吃清凉食品,如绿豆、银耳、莲子等,也可做散步、慢跑、瑜伽、打太极等运动。
2
双腿水肿
中医认为,肺虚、脾虚、肾虚都可导致水肿,「脾虚」导致的水肿尤其体现在腿。
脾主四肢,若脾气虚弱,运化不力,则水湿内停,湿性趋下,重着黏腻,进而出现双下肢水肿,多为可凹性水肿,并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脾虚的表现。
符合以上症状的人群,可在平时常服两款代茶饮健脾益气,以利水消肿。
- 赤豆芡实薏仁茶:先把薏仁炒到发黄,之后和芡实、赤小豆一起浸泡1小时以上,中火煮1小时后即可饮用。
- 扁豆冬瓜饮:取白扁豆10克、冬瓜仁10克,水煎服,每天1剂。
忌食苦瓜、黄瓜、冬瓜、芹菜、香蕉等易伤脾气的食物;鸭肉、猪肉、牡蛎、牛奶、芝麻,易阻碍脾气运化,也不要多吃。
另外,现代医学认为,双腿浮肿原因很多,建议先到医院看医生,千万不要盲目用药。
3
双腿麻木
手脚麻木的情况很常见,趴桌子、蹲厕所、久坐都可能出现。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血液循环畅通性就差,如果不经常活动,就很容易手脚发麻。
正常情况下,麻木的症状短时间内就能消除,但如果无缘无故手麻脚麻,而且长期反复发作,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当出现,单侧大腿、小腿、足部反复发麻,同时伴有腰酸腰疼的症状,则要小心「腰椎疾病」。
有外伤史、受寒、长期从事重体力工作的人群要格外注意,出现以上症状,需尽快到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防止病情加重,影响生活。
可用拇指按压在【秩边穴】上,每深按30秒就松开,连续反复多次。经常刺激此穴位,可以梳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各种腰椎问题。
4
膝盖冷,手脚凉
中医认为,膝盖发凉,究其原因主要与「肝肾亏虚」有关。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不利,膝为筋之府,阳虚则寒气生。除了膝盖发凉,还伴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
中医有“动则养阳”的说法,养肝肾必须提振阳气,建议日常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佳,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同时,每天晒晒太阳,以晒背为主,借助自然界阳气温通经脉。
此外,睡前多搓摩【腰部和曲泉穴】。腰部有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这些穴位均有行气活血、温肾强腰的作用;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肝经气血的会合之处,为护膝要穴。
5
小腿抽筋多发
中医认为,全身的筋都依赖肝血的濡养,因此如果年老、妊娠、过劳等导致「肝血不足」,就会导致筋脉失养而“抽筋”。
除此之外,如若感受到「风寒之邪」,寒邪凝滞收引,侵犯经络,也会引起筋脉异常收缩。
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肌肉痉挛的一张经典方剂,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调和肝脾、柔筋止痛之功效。其中芍药与甘草的用量比为3: 1时,缓急止痛的疗效达到最大。
芍药甘草汤,白芍20克,甘草20克,用水煎服或者代茶饮都不错。但要注意,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6
腿部、双膝疼痛
很多人对天气的敏感程度非常高,遇到阴天下雨就腰腿疼痛,在中医看来,这种情况就属于“痹(bì)证”。
“痹”即闭阻不通,指人体肌肉筋骨、关节、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引起酸楚疼痛、麻木、伸屈不利或肿大灼热等症状。
艾灸确是中医治疗痹证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通过温热刺激驱赶寒气、缓解疼痛,达到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目的。
- 按揉血海:此穴适合“游走不定、关节酸痛不适”的风痹。
- 按揉关元:此穴适合“关节疼痛剧烈,遇冷更严重”的寒痹。
- 按揉足三里:此穴适合“关节肿胀、有沉重感”的湿痹。
- 按揉大椎:此穴适合“关节红肿热痛,遇冷觉舒”的热痹。
此方法对部分痹证的确有效,但痹证病因多种多样,症状不尽相同,治疗方法各异,如出现了关节局部灼热肿痛就不太适合用艾灸了。
此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薏苡仁治疗痹症的两种方法: 一是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二是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治疗风湿痹之腰膝疼痛。
#养护小腿要趁早
小腿的健康如此重要,养护小腿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特别是年过40以后,身体的各部分机能下降加速,更要注意保护小腿,锻炼肌肉,增强静脉收缩能力。
1
“背后七颠百病消”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里的一式动作,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排血量。
它不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而且,踮脚运动还可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毛病。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损伤膝盖,这对很多膝关节不是很好的老年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
2
走路:练腿最简单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只要两个星期不动,腿部肌肉力量就会削弱三分之一,相当于衰老40至50年。
腿部肌肉力量一旦削弱,即便之后再进行康复锻炼,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经常运动至关重要。
走路是最简单的练腿方法。增强腿部力量的同时,可以有效预防跌倒。每天坚持30分钟,每周5次以上为宜,循序渐进提高步速。
3
甩腿:预防下肢萎缩无力
「甩腿操」源于一种名叫“引膝痛”的中医疗法。
通过髋关节发力,带动腿部运动。在不负重的状态下牵拉和锻炼到膝关节内外侧的韧带及软组织,达到放松的效果。
甩腿可帮助我们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做法:双手叉腰,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上跷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后各甩数20-30次。
膝盖疼痛者,初期摆动幅度可以小一点,然后循序渐进,增大摆幅。
(图片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4
搓揉腿肚:改善血液循环
如果小腿肚比手掌更冰冷、软趴趴缺乏弹性、硬梆梆、肿胀到不行、肌肉里有硬硬的肿块、手指按压后有明显痕迹,应该都是身体不适、常常觉得这里痛、那里痛,或者内心烦恼很多、压力很大的人。
通过按揉腿肚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体温还可以调整自律神经,大幅提升免疫力!
按摩小腿肚5大重点:
- 一定要从跟腱往膝盖后侧方向按摩,才能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
- 搭配腹式呼吸,手指按压时吐气、将肚子往内缩,手指放松时吸气。节奏不能太急,要缓慢进行。
- 按压时必须保持有点痛但可以忍受的力道。小腿肚僵硬的人可先从摩擦开始,不宜勉强忍痛,手不能用力过度。
- 不限时间、地点、每天按摩的次数。感到疼痛、难受时,千万不能勉强自己,必须立刻停止。洗澡后趁小腿肚温热时按摩,效果会更好。
- 按摩后会变得容易流汗或排尿,因此按摩前后请多补充水分,最好喝温开水。
5
泡脚按摩 : 疏通经络气血
泡脚是通过药物以及水的热力,来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帮助血脉畅通,联系脏腑,沟通上下内外,达到保健治病,养生延年的效果。尤其是能够有效的缓解足部以及下肢不适,如手脚冰凉、酸麻胀痛。
我们的脚部分布了很多穴位和反射区。泡完脚后,可适当进行足部按摩,此时足部皮肤毛孔张开,用毛巾将足部擦干净后,用拳头捶打脚底部直到足部发热,经络畅通,就可以了。
同时,人体小腿内侧汇聚肝经、脾经、肾经于此。小腿内侧属阴面,阴面的代谢本来就比较慢,经常拍打它,疏通经络,有益无害,利于强身御病,保持此处畅通,生命也将畅通无阻。
小腿是第二心脏,保养小腿,从现在就要开始。如此,才能寿命长,少病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