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侯掌墓志》
一九八五年秋,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基建进行考古发掘。该工地位于孟津县印山顶上,西距洛阳市约八公里。此次发掘共清理出古代墓葬四座,在其中一座北魏墓中,出土各类文物共六十余件,计有胡俑、武士俑、孕妇俑、镇墓兽等北魏墓葬的典型器物。《侯掌墓志》平放于墓室西部前端,棺槨之前。从发掘现场观察,墓志未经移动。此志现存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志为青石质,正方形,边长五十二厘米、厚十二厘米。盖为盝(lu)顶,四杀及四边素面磨光,盖面中央竖行正书「候府君铭」四字,每字约七厘米见方。志面平滑,竖行阴刻细线方格,每格边长二厘米。志文共二十一行,除末行为十三字外,其余每行为二十三字,全文合计四百七十三字。
该志有明确纪年,系北魏孝文帝正光五年(即公元五二四年)。至此,北魏迁都洛阳已达三十年之久。志内所载候掌及其三代先考皆不见于史籍。据志文可知,侯掌祖籍中原,后迁居东北,至侯掌父子已定居上谷郡居庸县(今北京市北)。侯掌曾任燕州治中、上谷郡中正等职,是北魏中级地方官史。该志不载撰文与书丹人姓名,但志文书法精美,候掌又出身豪门,估计志文应出自名家之手。
此志用笔以方笔为主,兼用圆笔,集楷隶行三种用笔方法于一体,其中楷意尤浓。与北魏《元怿墓志》、《元澄墓志》等一起,属北魏书法中方劲古秀一路。此志在写主横画时,露锋顺入,提笔中行,左低右高,回锋收笔。底横与中横写得特别长,以加强字的平稳感,有的横画甚至写成半弧形,富有流动感,显得平稳而不乏灵秀之气。主竖画,左上逆锋起笔,转笔轻提下行,至收笔处,或用悬针,或用垂露,或写成竖钩,各随字形而异。长撇亦写得舒展自如。捺画虽略存隶书遗风,但楷意更浓。尤其是点的写法最为灵活多变。因字成形,不拘一格。
该志与《元怿墓志》、《元配墓志》等墓志一起,上承《吊比干文碑》之遗风,下启隋《龙藏寺碑》之先声,并对初唐楷书也产生一定影响。这些书刻风格表明了北魏书法在孝文帝迁洛之后,日益与南方书法格调相接近。这便是包括《侯掌墓志》在内的北魏晚期的书法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