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听雨一一秋韵残荷篇
10-04 阅读2775
《残荷听雨》
一一美文朗诵
来源:网络
拍摄制作:笑笑
水,
平复了躁动,
也消减了几分碧色。
一池的秋意,
几枝残荷点缀其上,
像一幅简约的水墨画。
雨,
如约而至,
带着一丝凉意,
似是给满湖的秋韵来作诗意的诠释。
冷清的水面、
凋败的荷叶、
单调的雨声,
这些萧杀残缺的元素和在一起,
却演绎出自然的大美。
于是,
在一千几百年前,
一位诗人夜宿骆氏亭,
面对残秋败荷,
听雨思友,
挥笔写下一首传世佳作: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从此,
“残荷听雨”
便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体验,
成为中国文化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
有残缺,
才显美的珍贵,
如断臂的维纳斯。
有残缺,
才是真正的美,
如人生。
回到那首诗,
我们可以想象
诗人当时的情形修竹环抱,
湖水清澄,
诗人置身在那清幽雅致的骆氏亭,
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诗人一直在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
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
小雨淅沥而下,
雨滴点点击打枯荷,
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
秋阴荷枯,
本给人一种残败之感,
却因了不期而至的雨的敲打,
变得充满生机而别有一番情趣。
诗人“听”到的,
已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
枯荷秋雨的清韵,
及其蕴含的人生况味,
恐常人难解其味。
有人说,“残荷听雨”极为悲凉,
有一种无奈中挣扎的味道。
有人说,“残荷听雨”意味着对叶绿花红憧憬的终结,
这种自觉的终结体验,
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
也有人说,
“残荷听雨”是一种对往事的追忆,
这一种残损氛围中的回忆,
别具温情。
从李商隐的文字语码中走出来,
在秋雨萧瑟的日子,
寻一处残荷写意的池塘,
闭上眼,
静静倾听着雨打枯荷的声音。
在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古曲神韵里品味,
不想岁月冷瑟,
不思时光萧杀,
一种感悟便在心头油然而生,
原来,
残荷听雨的况味里也深藏着安逸平和的人生,
这天籁之音,
也是最平凡的声音。
拍摄时间:2021.10.1
拍摄地点:青岛中山公园小西湖
拍摄相机:佳能单反及24~70镜头
拍摄/后期/编辑: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