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纪事:苏州旧木市场里的木头,知道时间曾来过
苏州旧木市场里的木头,知道时间曾来过
对旧物的迷恋,往往是因为可以从中找到过去的痕迹。一扇儿时在家里见过的窗户、一个斑驳的井圈、一只挂在客厅角落严肃陈旧的老摆钟……都能将我们带进绵长的回忆之中。
踏足横泾旧木交易市场的那一刻起,日历仿佛就往前翻了20年。
气温的反常让旧木市场的玉兰开了花。
堆叠如山的旧木排列整齐,码在了各家商户门口,等待买家来挑选。“老家具”“古玩”“古建门窗”“茶桌”……店面和店面之间区别并不大,甚至没有店名,竖块牌子写上经营范围就是店招了。
店家大都比较谨慎,打量完我们并不像买家,也就不多交流,偶尔问到细节,也只愿意透露只言片语(也可能店主生性寡言)。问能不能拍照,倒是都很大方,让随便拍。
海棠花纹样的花窗在苏州园林中很是多见,在旧木市场的角落里看到,有种“明珠蒙尘”的落差感,好在来市场淘宝的“伯乐”并不少。
听老板说,这是从上海拆迁的老房子里拆来的。
竹制品。
小物件。
棕绷椅?
闲逛了几条街以后,我们渐渐摸出门道:这个旧木交易市场的商户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卖原材料木材,一种是卖石材兼家具老物件,剩下一种是专做民宿生意卖便宜的仿旧家具。
一种是卖原材料木材。
一种是卖石材兼家具老物件。
卖民宿家具的店家告诉我们,他们家家具性价比很高,开民宿买的家具往往图样子好看,不求多好的木头。我指着一个在民宿经常可以看到的齐腰的柜子问价,老板报价一千五。
看我们四处张望,有一家店的老板从老远走来,特地邀请我们去看看他店里的木头,“往里走,右手边的那一堆是武汉造船厂的木板!”
杉木。
眼前这堆已经看不出本色的木板来自武汉造船厂,店主告诉我们,船厂造船时需要搭建很多手架,给船上漆的同时,漆也留在了木头的表面。
横泾旧木交易市场20年前,卖的都是木材,只是慢慢有些商户进不到货源,便开始经营石材、老物件、成品的桌椅,业态逐渐丰富。目前仍在卖木材的商户中,眼前的这家规模算得上大的他们进货渠道主要是全国的港口城市。
前来采购的客户有古建公司、影视公司负责造景的团队、全国各地的设计师。
年轮的宽窄显示了树木生长地区的气候变化。
江浙沪的古建公司较多,对于老木头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对影视公司的造景团队来说,相比较用新的木料做旧,用现成的旧木则省力得多。
艺术家喜欢已经成型的老木头,也喜欢时间在木头上雕琢留下的痕迹。曾有台湾的设计师看到一堆即将被店主当成边角料扔掉的木头如获至宝。(原想向店主讨来看看经艺术家之手“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品,可惜设计师买完木材后双方并没后续联系,只得作罢。)
走出不远,看到路口停了一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面包车,想必是剧组过来选材的。
眼前的木材,不知道它们从何处来,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也不知道会被送往何处去,成为什么样房屋的筋骨。有些人只能陪我们走一小段,有些物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