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命术的考究,黄道十二宫,星命神数
上述之《宿曜经》记载黄道12宫,各宫有一主管行星
这项内容是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相当重要的项目,因命宫主星及其他宫主星是论断的要素。黄道12宫主星也同样在佛经东传之前,未在中国本土发现过。
3.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命宫的订法为印度占星学命宫定法的最简单型式,前者不考虑出生地点,仅以太阳所在黄道12宫起生时顺数至卯所在之黄道12宫即是命宫。由于印度占星学采整个星座宫位制,在一般情形,若系日出卯时,所得命宫结果不致差异太大。
4.命宫定出后,即按逆时针方式列出后天12宫,这个步骤中、印皆同,除了第12宫中国定名为相貌宫,而印度定名不幸宫,名称和意义略有差异外,其他11宫完全相同,同样地在印度占星学未东传前,也未在中国本土发现。
5.中国采用罗喉及计都完全是印度占星学的同名称同性质之隐曜。
6.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的重要赋文《西天聿斯经》几乎95%是印度占星学内容及论断方法,其中5%掺杂中国的28宿和神熬。
7.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各派强调的身宫概念,完全移植自印度占星学以月亮所在位置称为月亮身宫盘“Chandra Chart”的概念,尽管琴堂派以逢酉安身论身宫,然果老派或耶律派的身宫取法和“Chandra Chart”一模一样。
8.东海大学哲学系邝芷人教授在《阴阳五行及其体系》第10章阴阳五行与中国禄命法,提出果老可能是Horo的音译,Horo是天宫图Horoscope的简称,亦即果老星宗或七政四余命理学源于印度或西方系统甚明。(以上引自:《印度占星学与中国七政四余的关联》作者未知)
印度占星与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相结合,于唐朝产生了七政四余星命学,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发展的过程曾有三个重要派别,其主张差异如下表:(表3)
《张果星宗》一书,相传为唐玄宗所礼遇的道士、后来名列八仙之一的张果所撰,但是在此所收者应属明万历中叶陆位的辑本,但这并不代表此书纯然是一部明代的托古伪作。薮内清根据杜牧的《墓志铭》中有关星盘的记载,指出《星宗》的星盘与近代星家所用不同,却和唐代已知部份的宫位排列法一致,认为此书颇有来历,可能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唐代的占星法内容。另外,有一位现代研究《星宗》的人士根据书中星图所表现的“岁差”,推得这些图当在唐德宗以后,北宋初之前测绘。
《耶律真经》乃辽宗室耶律纯於984年出使高丽时,向该国精通占星术的高僧国师乞学而得。学者张哲嘉曾经比较各种星家、密教典籍以及宣化所出土辽代墓葬星图的宫位名称,发现这本相传辽代星书是唯一与出土文物相合者。
《琴堂指金歌》书末的跋语云此书“作於唐而秘於宋”,和《琴堂步天警句》一脉相承。(以上引自:张哲嘉《中国星命学中案例的运用》)
中国七政四余命理学的起盘步骤:
1.确定求算命主的生辰八字,即诞生时的年月日时资料以干支列出四柱八字。
2.根据出生年干查60甲子生年神煞表。
3.按年干列出化曜,排七政四余相对应的禄、暗、福、耗、荫、贵、刑、印、囚、权。
4.按年干排十二长生。
5.根据年干支列出常用的特殊神煞与七政四余相关诸星,如科名...之类。
6.定命宫:以日躔宫位起生时顺数至卯。
7.从命宫逆时针排后天12宫。
8.定命度:以日躔度数查命宫同络度数,即为命度,位於28星宿的何宿何度。
9.定身宫:月亮(太阴)所在的黄道12宫。
10.注意岁差调整后的量天新尺,各星宿入宿度在回归黄道的经度。
11.将回归黄道星历表中的七政四余一一计算填入所使用的量天新尺之适当位置。
12.定行限:从生日逆数至前一中气几月几时,按每三日一岁算,折为几岁几加上10岁从相貌宫上限,其他各宫管辖不同大限年数一一列出。
由于七政四余命理学理论体系十分庞大,不仅需要有熟练的阴阳五行辩证逻辑,更需要复杂的天文学星象知识。这无疑不是常人所能掌握的,期待有简化的理论体系,于是李虚中四柱法应运而生。
那么,七政四余是如何向四柱八字演化的呢?我们看上面列出的七政四余起盘步骤,李虚中继承了七政四余的四柱干支法,60甲子神煞,十二长生,命宫,行限(即大运,中气改为节气),正是隐去十干化曜,使用通变星十神,如下图表:(表4)
《四库全书 星学大成》
简化制表如下:(表5)
李虚中又去掉了专业性极强的命度,身宫,量天尺,黄道星历,终于使星命学大大简化,从此完成了命理学的飞跃。约300年后,徐子平对李虚中命理学再次简化为子平术,一直传承至今。
(李守力按:明清兴起的紫微斗数的四化星禄权科忌即是从此十干化曜演变而来,化禄即是七政四余的天禄,化科即是七政四余的天贵,化权即是七政四余的天权,化忌即是七政四余的天刑。将紫微斗数的四化星和张果星宗十化星做个比较,雷同之处很高,尤其甲年完全相同,庚年也是天同化忌。紫微斗数继承了七政四余兄弟财帛十二宫之类并加以调整。紫微斗数用虚星(虚拟星宿,非真实星宿),于是把七政四余全省略了,四柱干支也省略。与四柱八字使用太阳历起盘不同,紫微斗数使用太阴历起盘,太阴为月,主性情,所以紫微斗数测人性情最验。而太阳为日,主能量,所以四柱八字测人命运起伏最验。由于阴历有闰月,紫微斗数的定数预测体系必然遭到严重的逻辑挑战,这也是紫微斗数不能成为命理学主流的重要原因。)
所以只要溯本追源,找到命理学源头,研究五行寄生十二宫,方为正途。让我们回到星命第一书《果老星宗》。其他星命术与《果老星宗》在阴阳五行问题上皆是一脉相承。
在《果老星宗》一书中有五行长生例:
五行长生例,以生年纳音所取:生败冠官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生即长生,败即沐浴,冠即冠带,官即临官,帝即帝旺。制表如下:(表6)
此五行长生例,其他星命术皆沿用之。至此我们找到了“水土同行”理论脱颖而出,与“火土同行”理论平分秋色旗鼓相当的历史渊源。
此后“水土同行”与“火土同行”之争一直萦绕在学者心头千余年,至今也没有科学的结论。
明朝万民英(1521——1603)编著的《三命通会》无疑是最具综合性的四柱命理学汇集。该书汇集了“水土同行”与“火土同行”的各种论点:
《三命通会》卷二:论天干阴阳生死
论曰:
五行长生之理与万物亦同。且如日之初出时,光明可观,至午离宫,光明愈甚,月之初出,巧若蛾眉,至望光明圆洁;若人之生,自少至壮,自老至死,常理也。人之初生也,婴孩啼笑而已,至壮贤愚方辨,万物皆一同。
观点1:(戊土生于寅,反对戊土生于申)
戊土生於寅,【寅】中有【火】,【戊土】生焉,三阳之时,土膏以动,万物发生,是【戊】生於【寅】也。【土】旺于四季,【火土】有如母子相生,所以【戊】随【丙】、临官归禄於【巳】,【己】随【丁】、临官归禄於【午】。【戊土】生於【寅】、【己土】生於【酉】明矣。若以【戊】生【申】、【己】生【卯】,何不以【壬戊】归禄於【亥】、【癸己】归禄於【子】?后人妄作拟土歌,有『戊己当绝在巳怀』之句,以【戊】生【申】、【酉】沐浴、【戌】冠带,阴阳间隔,谬戾甚矣。
观点2:(土长生于寅,又长生于申)
或曰:五行长生有母、而后有子,归母成孕之说也,独【土】一行,分体用厚德载物,居中不用者,【土】之体也,敟於四维、各旺四季,【土】之用也。体生於【巳】,乘父母之禄,用生於【申】,维父母之位。【水土】生【申】,阴阳家之说;【土】生於【巳】,医家之说。考五星书,【申】为阴阳宫,故【水土】俱生【申】,【坤】位【水土】,原不相离,而「土随水源」之说,亦为有理。四行有一生,独【土】长生於【寅】、又生於【申】,一物而有两生,以坤艮土之方位,坤属西南,土至此而得朋,故曰利亨。
观点3:(土长生于寅,又长生于申)
《壶中子》曰:『坤之厚重,积土成功。』土生於此者、然也。
复言【戊土】生【寅】、寄禄於【巳】者,随母得家之义也。是以土无正位,生物多方,又何疑矣。
观点4:(分辰戌丑未,从属于本五行,与《五行大义》辰戌丑未同)
蔡氏曰:『东方【寅卯】木、【辰土】生於【亥】,南方【巳午】火、【未土】生於【寅】,西方【申酉】金、【戌土】生於【巳】,北方【亥子】水、【丑土】生於【申】。』
到清朝康熙乾隆盛世,两代帝王出于对阴阳五行象数学标准化规范化的高度,命人编撰了《御定星历考原》和《钦定协纪辩方书》,提要说:“神煞之说自汉代已盛行矣。夫鬼神本乎二气,二气化为五行,以相生相克为用。得其相生之气则其神吉,得其相克之气则其神凶,此亦自然之理。所谓某神某神,不过假以记其方位,别其性情而已,不必以词害意也。历代方技之家,所传不一,辗转附益,其说愈繁,要以不悖於阴阳五行之理者近是。是书简汰诸家,删其鄙倍,而括其纲要。於顺天之道,宜民之用,大圣人之於百姓,事事欲其趋利而远害,无微之不至矣。”
内容来源:明灯易学网,(明灯国学)古易学实践人 徽号:(易学明灯 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