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2021)

XX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长期(2019-2021)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入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以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为重点,不断促进医院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开创医院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特制订医院中长期(2019-2021)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意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围绕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关于区域诊疗中心规划总体部署,遵循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内涵标准、技术水平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把医院做精做强”的办院总则,突出“科技兴院、人才立院、质量建院、管理强院”的四大战略重点,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充实完善薄弱环节,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与群众医疗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科学编制、有序展开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卫健委《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按照“规模适度、做精做强、稳健经营、横向协作、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实施“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的“品牌”战略;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注重人才开发培养、加强医院学科建设为重点,整合学科结构,注重内涵建设,保持和发展原有重点专科的特色,推动和建设一批新的重点专科和专病治疗技术,着眼于XX镇25万人口和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力争使本地病人不出镇,逐步拓展服务半径,向周边地区辐射。着力提升医疗、科研、教学水平,强化依法、以德治院,全面提高人才、技术、科研、教学、管理、质量、服务、文化、生态、信息十大品位。力争至此规划末期建成服务规范、技术精湛、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科教研为一体,突出综合性专科特色的二级甲等医院。

三、目标与任务

(一)主要目标

此规划周期内,在卫计委党委的统筹规划下,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争取医院异地搬迁,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科研教学配套、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根据XX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16)51号)文件精神,积极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各项改革。

⑴加强绩效考核,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绩效发放相挂钩。

⑵加强医疗质量,强化医疗安全,积极发挥第三方作用,缓解医患矛盾。

⑶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全科医师培养,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⑷建立多学科综合门诊,完善预约诊疗、逐步实施“最多跑一次”工程、检查结果互认等功能。

⑸逐步完善用药管理,全院药占比控制在40%以下,严格控制高值耗材的不合理使用。

⑹逐步开展二级甲等医院技术项目,完善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使单病种不少于25个,临床路径达到出院病历的30%。

⑺加强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逐步达到医院信息化6级标准。

⑻加强中心区域内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

2、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

⑴合理设置科室,逐步增加二级分科(如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脑外科等),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市卫计委有关区域诊疗中心发展规划,设置临床科室15-20个,医技科室5-8个;建立重点专科2-3个,其中地市级1个,市级1-2个以上。

⑵健全和完善创伤救治、慢性病诊治、微创治疗、泌尿外科、儿科、影像等特色科室,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病人需求作出及时调整、完善、发展。

⑶坚持不懈地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一是重视创新(包括观念、知识、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实施“名医”工程;重视学科带头人建设,有计划选拔、培养、引进一批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及重点学科带头人,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实施提供坚实基础,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加快“名科” 建设;瞄准科技含量高、投入少、收效快、回报高、有特色的新技术、新方法,创建区域内有特色的专科,尽快提高知名度,树立专科品牌。三是不失时机地规划、推进医院的整体搬迁及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强基础管理,重视设备更新,优化服务质量,美化整体环境,按照“二甲”标准,加快“名院” 建设。

⑷综合考虑收治患者的数量、病种、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及科研情况,增加人员配备,使之基本达到“二甲”标准要求。

⑸加强临床医技科室学科建设。医技科室由单纯的技术诊断辅助型逐步向诊断、治疗一体化方向发展。

⑹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根据人才梯队建设和科室设置、建设情况,有计划地每年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5-10名、硕士研究生1-2名;完善住院医师与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做好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制的继续教育;有计划选送有潜力的医务人员进修深造;有计划地安排行政后勤科室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⑺积极创建医学类学校的实习培训点,培养一支教学能力强的骨干队伍,做好医学类学校在我院的临床教学、临床见习、实习等教学工作,在教学带教中提高医院医务人员自身的“三基”能力。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根据人才梯队建设和科室设置、建设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落实“二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每年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5-10名、硕士研究生1-2名;有计划选送有潜力的医务人员进修深造;完善住院医师与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做好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制的继续教育;加快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统筹安排,打造一支老、中、青和高、中、低搭配合理的人才梯队,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积极“引进来”:有选择地引进学科带头人及紧缺高学历、高层次、确有专长的中青年实用性人才,引进退休的知名专家,带动推进学科发展,并努力提供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干事平台。

另一方面努力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职工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培养创新能力,支持广大医务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学习,支持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及进修学习,有计划、有重点的选派中青年骨干力量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和外出进修学习,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和护士长岗位培训;同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加大高学历毕业生招聘力度,充实专业队伍;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联系,争取品牌医疗机构的支持,建立稳固的协作关系,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传帮带;加大对网络工程和医疗器械维修等非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培养力度;加强中层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管理知识的培训,持续优化医院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

4、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

(2)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落实护士配备标准,加强临床一线护士人力配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①.提高护理队伍总量和护士配备。全院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0.6:1,病区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0.4:1,ICU护士总数与床位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比达到3: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95% ;建立护士机动库,机动库人数占全院护士总人数10% ;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优化护理队伍结构。增加大专及以上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全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80% 。
    (3)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整体水平。继续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各科室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系,逐步落实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

(4)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努力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

①.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工作需要,分批有计划地选送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专科护理技能。

②.院内实施专业护理知识培训,重点加强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手术室、供应室等特殊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提高护理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③.根据临床工作需要,成立相关专科护理小组,明确职责,定期培训,逐步完善护理会诊制度,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的专科护理队伍,为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

(5)加强后勤支持工作,成立临床支持系统。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时间留给病人。

5、加快推进医院整体规划与落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⑴积极规划医院整体搬迁。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另选新址建新院,初步意向医院新址建在环城东路,可用地面积符合医院发展规划并交通便利;规划占地面积50-70亩。一期工程设计有综合病房大楼、门诊楼、医技楼、后勤楼等功能用房。设计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400张。二期工程设计有内科系统病房楼,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200张。全部工程完成后,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总开放床位600张。使医院规模与布局更适应现代化区域诊疗中心的需要,做到流程方便、功能到位、布局合理,并预留发展空间。

⑵引进高、新、尖医疗设备,购置数字化选择性血管造影仪(DSA)、磁共振、32排螺旋CT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6、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院信息中心建设,全面建设数字化医院。将医院目前以HIS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尽快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条码技术、电子病历、移动查房、PACS系统、LIS系统和OA系统等为核心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推进,努力扩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规范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门诊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门诊预约、门诊流量实时检测系统、门诊输液系统等信息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信息化医院,为“最多跑一次”工程的实施打下基础),促进减员增效和管理可视化,全面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加速智能化医院管理步伐,努力将医院规划、建设成基本数字化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同时加强医院内、外网交流平台建设,提升医院网站建设水平。

7、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等管理模式,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增收节支,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8-2.2亿元。

(1)财务管理要通过合理安排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控制成本与费用,实现医院的正常运转和价值增值。着力做好营运资本管理、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估。高度重视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的研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要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努力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开展以财务科为核算中心,各科室(单元)为责任中心,实行院科两级核算和院科两级考核的绩效分配制度。

(2)强化节支增效,降低运行成本,创建节约型医院。扎扎实实做好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监控等成本管理工作。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计算、分配、控制,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的成本费用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成本对象的成本变化情况,促使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费用。更新医院运行管理理念,为医院投资运行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增强员工的成本费用意识,节能降耗,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效益,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强化增收节支措施,积极寻找经济增长点,在此规划期末力争业务收入达到1.8-2.2亿元。

(4)把握投资方向,避免投资失误。医院领导要廉洁自律、严格把关,大型医疗设备和重大项目投资前,相关科室要切实做好效益分析论证,提交党总支及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必要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要切实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实用性、完好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8、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健康和谐医院

(1)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员工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是要抓好精神文化,弘扬医院精神,牢记服务宗旨、共同愿景、个人愿景,端正服务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树立服务理念、质量理念、生存理念、管理理念、竞争理念、人才理念和品牌理念。二是要抓好制度文化,建立、健全和落实规章制度,保证医疗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三是要抓好物质文化,争取在环境设施、建筑设计、医疗装备、院容院貌、仪容仪表等方面,构筑起新的风格,树立起新的形象。

(2)正确处理好医院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基础质量与技术创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职能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员工之间关系,临床、医技、后勤之间的关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之间的关系,小家与大家的关系,我院与外界及兄弟单位的关系,推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3)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计划地开展党、政、工、团、妇的工作,健全组织生活制度、院务公开、院务监督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医院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9、大力推进老年康复中心、职业病及健康体检中心的规划建设,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1)设立相对独立的体检区域,提升信息化、人性化的体检服务水平,科学配置体检设备,合理设置体检套餐,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和高等级的健康体检中心。

(2)逐步规划老年康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老年康复中心的良好社会影响力和区域优势,加大优势项目的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慢性病防治康复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3)根据区域内的现实需求,与具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开展职业病健康体检协作,探索灵活有效、多种形式的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体检中心和老年康复中心加快发展,形成区域品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