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挈青——曾努力变成理想妻子,老舍却出轨,几十年她不曾原谅
胡挈青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妻子,前半生搞文学,后半生沉迷于绘画,聪慧如她,两方面都有所成就。尤其是绘画,她年近五旬才拜师齐白石开始学习,最后竟成为一级美术师,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
可是这样一个聪慧、文艺的女子,在婚姻上却是不幸的。
1930年春天,胡挈青还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由于热爱文学,和几位女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文学团体叫“真社”。
得知老舍刚从英国回国,真社成员想邀请他来学校座谈文学,便推举胡挈青去拜访邀请老舍。
彼时老舍住在朋友白涤洲家。胡挈青穿过西城长长的烟筒胡同,来到白家,第一次见到了老舍。这年她25岁,老舍31岁。
两人见过几次面后,对对方还是互有好感的。老舍欣赏胡挈青的才气和对文学的喜爱,胡挈青更是对老舍的学问充满了敬佩。
朋友们看出了老舍的心思,想着他也30多了,早该结婚了,便想着法撮合两人,每次请吃饭都喊他们来。
索性后来两人也不麻烦朋友撮合了,开始互通书信。
在不断的交流中,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浓。热恋期中,老舍给胡挈青写了一百多封信,一天收不到胡的回信就着急。
(老舍夫妇和女儿)
两人开始商量着结婚了。老舍对以后的妻子有很多期望。他在信上和她约法三章:
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
他还提前告诉妻子他不会做西洋人给妻子打伞的行为,但也不会打老婆。
我没有欧洲人的习惯,出去时,夫人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打伞,我不干。如果心里有气,回家就打太太我也不干。我愿建立一个互相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
胡挈青心灵手巧,在家喜欢给自己做些新衣服穿,老舍看她每次穿的衣服都不同,便有点不放心,也提前给她说:
——我可没钱供你,看来,你跟我好,就得牺牲这衣裳。
简朴、和气、不矫情都是一些好的品质,但老舍先生的语气倒显得两人有点生分,不像平等的恋爱关系,胡挈青似乎在经受婚前大改造,变成老舍心中理想的妻子。
1931年的夏天,两人终于在灯市口一栋三层的小旅馆结婚了。胡挈青看着一身新衣的老舍,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期待。
婚后,胡挈青成为了老舍理想的贤妻良母,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从不争吵、默默地支撑着丈夫的事业,婚姻生活十分平静。
老舍如他自己说的一样不懂浪漫,也不会向妻子发脾气,胡挈青有时也许会感觉枯燥,但却没有怀疑他们之间的爱情,只认为老舍脾性就是如此,感情都藏在心里。
直到赵清阁的出现才打破胡挈青的天真。胡挈青33岁时,老舍39岁,两人已跨过七年的平淡婚姻,暂时分隔两地。而赵清阁此时不过24岁,胡挈青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儿女,赵清阁的文学事业却正在顶峰。外向开朗的赵清阁和老舍成为了在文协的同事。
富有朝气的赵清阁唤起了老舍心中的爱情,而在爱情面前是没有理性和规则的,两人顶着世俗的眼光同居了。
(赵清阁)
得知这一消息的胡挈青刚开始也许是不相信的,那个为婚姻生活立那么多正经规则的丈夫,那个面对感情有些木讷的丈夫,怎么会为一个女人如此?其实她心中有答案,就是不愿意相信。
胡挈青一定是有怨恨的,自己放弃了爱好,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去做一个好妻子,却抵不过一个什么都没有做的女人。所以她赶到重庆,告诉老舍自己又有了身孕,摆明了让老舍在赵清阁和家庭之间选一个。
老舍犹豫不决,赵清阁却也是心高气傲的女子,看老舍如此态度,当即留书与他诀别,独自离开了。
赵清阁离开后,老舍回到了胡挈青的身边。看似又回到以前圆满的家庭,但其实两人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那条裂痕怎么也修补不上。
老舍始终忘不了赵清阁,曾经几次还想联络其私奔,都被赵清阁拒绝,她要的是名分,不是老舍懦弱的逃避。
胡挈青也看透了丈夫的心思,接受了他不爱自己的事实,慢慢开始寻找自己最初的爱好,希望做回自己,所以她跟着齐白石等名家学画,把情感寄托于颜料中。
其实她从来不曾原谅老舍,所以后来以婚内出轨的罪名揭发老舍,老舍也最终以跳湖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初胡同里初见时两个羞涩的青年,最终还是成为了仇人,狼狈地结束了一生的缘分。
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在结婚时都没有弄懂爱情。其实早在老舍提出婚前各种要求,胡挈青自愿改变自己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真正的爱从来都是美好的、轻松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你本来的面目,那只能说明他内心深处并不爱你。胡挈青不懂这一点,放弃了真实的自己,自己活得不开心,也换不来对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