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气象万千的读书人
——《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
黄厚江老师说:“徐飞是个读书人,一个由内而外的读书人。”黄玉峰老师说:“像徐飞老师这样把读书的体验讲得这么有滋有味,而且可以复制的,实在不多见。”读完《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之后,感觉两位前辈给徐飞老师的评价非常贴切,徐飞老师对读书不仅有自己鲜活的体验,而且有独到有效的方法。
徐飞老师家有藏书近万册,门类很广:哲学、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禅学、小说、诗歌、史籍、博物日志……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说文学类、教育类的书籍属于必读书目,那么管理学、社会学、博物日志等书籍就是专业范围以外了。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对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作为语文老师如果仅仅阅读语文教学专业方面的书,视野和思想就难免会狭窄。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老师要读点杂书”。是的,语文老师应进行“跨界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辽阔。
对此,徐飞老师是深有体会的,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所农村初中教书,认为自己这辈子也不会和语文教学以外的书打交道了,于是将自己上学时购买的《朱光潜全集》《宗白华全集》《傅雷译文集》等一大批好书,都卖给了二手书店,这件事至今都是他心头的伤痛。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他发现读教学以外的闲书、杂书很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他将原先卖出去的旧书又买回来了,非但如此,他还大量购书,单2010年,他的购书款就超过了一万元。他又开始了疯狂地读书,仅2012年暑假,他就啃掉了二十多本好书,而且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大量的书润泽了徐飞老师的气质,他儒雅、坦然、沉静,他的课有高度、有厚度。他做人和教学上的成就,就是他读书的作用。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赞赏的是那种为了自我完善的读书取向。让书参与到自己的生命成长中来,这也是徐飞老师最为倡导的。他在讲座中曾展示过四张读书人的脸:林语堂、南怀瑾、杨绛、叶嘉莹。他们的面容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悦和乐,仁慈友善,见之可亲。其实徐飞老师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说:“读书如果不能帮助完善精神、重建生命,这种读书方式并不值得提倡。”他主张读书要打通“任督二脉”,打通读书与生活的通道。读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增长学问、不是为了获得生存的技术,而是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时刻都能吹起一阵清凉的风,以荡涤心灵深处的污垢与尘埃,然后神清若水般地做人。
在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叫《读书要与表述相结合》。在徐飞老师看来,读过的书如果能“表述”出来,就能加深记忆,而且对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何为“表述”呢?写读书小结、札记、内容概述、成篇的读书随笔或评论,都是很好的表述方式。徐飞老师曾和高万祥先生合著过《优秀教师的30本案头书》,他负责评介其中的15本书。他反复研读那些经典好书,并且每本书都要写上五六千字的读书评介。就这样,这15本书至今还留在脑海深处。在《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中,就有他最近几年写的25篇读书随笔。
徐老师读书有做批注的习惯,比如他读《哲学与人生》时做的一处批注:
德尔菲神殿上刻了两行字:一行是“认识你自己”;一行是“凡是勿过度”。
徐批:我们一般只记住并强调了第一行字“认识你自己”,其实第二行字“凡事勿过度”也很重要。前者是对内的态度,后者是对外的态度。也可以这样说,认识你自己,察觉到人的有限,因而才能在行动上“凡事勿过度”。
两句名言如果略读一遍就放手,那只会留下肤浅的认识。徐老师经过深思,发现一句对内,一句对外,而且两者之间有关联。这就是读书的智慧,读书贵有发现。我们在读这本书时,时常会有这样的欣喜。
面对信息爆炸,徐老师主张要形成自己的阅读信仰;读一本书感到索然无味时,徐老师说可以“数书同读”;因时间或精力有限,徐老师主张要精读、细读一些“打底子的书”……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经过徐老师实践过的、可以复制的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谈读书的书籍也不少,但像徐飞老师这样将教师读书的意义、方法讲得这么通俗易懂、入心入骨的,委实不多,他不愧是“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正如书的封面所题“读书,可以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就让我们像徐飞老师那样读书吧,做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作者:北京市楼梓庄中学石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