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读05期:今年最火的5G,彭兰大佬是这么看的!

本期精读主题:万物皆媒的5G时代
论文题目:万物皆媒的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
刊登期刊:探索与争鸣杂志》
Part 1:详阅读
本文摘要
5G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移动化与智能化这两大媒体发展的趋向,并使得两者交织、融合,这不仅会带来今天的传播手段与形态的升级,更有可能会塑造出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更新我们对媒介与传播的认识。而在5G推动的传播变革中,“物”所扮演的角色将尤为突出。
正文部分
一、今年最热的5G是什么?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今年的名词解释中很可能会考一波!)
5G的特点之一是连接数密度大。据技术方面的预测,连接数密度可以达到100万个/平方公里,这意味着,物联网应用将在5G技术推动下实现突破,万物可被数据化、被监测,物与物之间可以实现智能互联,物与人也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互联。从传播角度看,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将到来。(将5G技术和新闻传播学联系起来)
二、5G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重重重点!
梅洛维茨认为,传播媒介有三种方向,作为渠道的媒介、作为语言的媒介和作为环境的媒介。(这样的经典传播学名言,用在答题中无疑会大大加分哦!)这三种方向也是当今媒介研究的主流视角。渠道视角重点关注媒介如何跨越地域将符号和信息从发送者传输给接收者,语言视角重点关注媒介如何形塑信息并建构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之间传播关系的方式,环境视角则关注媒介系统和机构如何促进和组织人类交流与传播。
5G时代的万物皆媒,同样体现在这三个层面,各类智能化、联网的物体,不仅在渠道层面建构了新媒介,也在建构着新的信息形式以及新的传播关系,进而可能带来与今天以人为主体的传播所构建的媒介化环境完全不同的新媒介化环境,这些都会意味着今天已经在发生动摇的大众传播会受到进一步冲击。
而如果超越大众传播的视角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一切物体本来都是媒介。物体以不同的方式承载着信息,有些信息是以文本的方式(文字、音视频等)传递,也有些信息是以其他方式(如物体的物质形态与属性、生物的DNA等)呈现。而5G时代的智能化万物,不仅会促进文本形式信息及传播的发展,也会使其他形式的传播的意义逐步凸显。
三、“万物皆媒”进一步改写大众传播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形成了冲击,使一些传播要素发生了变化。5G时代万物皆媒的实现,会进一步改写大众传播要素及模式。
1“物”成为新的公共信息“传播者”
在今天的大众传播中,当我们说到传播者时,都是指向人。而5G时代,无人机、各种环境中的摄像头、传感器等可以超越人的时空局限与感官局限进行信息采集,其中的一些具有公共价值的信息可能经智能系统自动加工后直接发送给用户。物成为另一种类型的公共信息的传播者。(物成为了补充人的有力工具,大家可以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衍生”来理解)
但物采集与发布的信息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完全客观、完整、全面地反映现实世界?以往媒体的“拟态信息”环境,主要是由人的选择建构的,而未来当物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生产者时,它们被安置的位置、工作状态、系统设置等,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因此,“物”可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一种拟态环境。(如果问到“拟态环境”理论在新环境下的发展,也完全可以使用哦)进一步,如有国外学者指出,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有可能成为具有自主性的“物”的力量,参与媒介化的现实建构。对传感器、智能物体及其数据的控制,也会成为传媒业及媒介化环境建构中的新权力。(再深一点,大家可以联想到媒介的不均衡)
2.新终端营造“升维空间”与“自定义现场”
在5G环境下,基于VR/AR/MR技术的新终端可以使媒体信息升维到“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基于AR等技术形成的现实三维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叠加),人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更重要的是,空间的升维带来了人与“现场”的全新关系。在传统的电视直播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人们所观看的现场,仍是被安排、被调度与被导演的。而5G带来的实时、高清VR直播的应用,会重新定义“现场”。不在现场的人获得的信息、感受,与在场的人会越来越接近,观看者由此真正获得“在场感”,并且可以“自定义”现场,即自己设定在现场中的位置、关注对象,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与解读现场。
升维的空间与新的现场感,也会为人际传播带来新的形式与体验,多维空间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智能设备构建新传播网络
以往的大众传播,是基于媒体的单向传播渠道,不同渠道间是平行的关系。但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交网络成为了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并且这是一种纵横交织、相互连通的传播网络,每个新媒体用户成为了公共传播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在5G技术、物联网以及其他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智能化物体(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联网汽车等)也会加入传播网络中,带来无所不在的传播。(这两年,考研也喜欢考智能家居,大家可以画一下重点!)
这种传播网络会强化物的传播者角色。传感器等物在自动采集到一些重要信息后,可以通过自主的渠道面对特定对象进行信息发布。2019年6月,在四川宜宾等地区发生地震时,在震区的一些传感器监测到地震波后,向成都等地区的居民自动推送了相关的地震预警信息。(重要案例!)
类似的,在未来,监测空气和环境质量、车流状况、人群密度甚至人群健康状况的传感器,都有可能直接与用户的各类终端相连,并且自主发布信息。这使得媒体在这些信息发布方面的作用被削弱,甚至在某些类别的信息发布中,媒体的“传播者”角色有可能消失。
而令人担忧的是,新的终端与传播网络的出现,也会使得隐私泄露风险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4.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物体推动场景化传播
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物体的推广应用将推动场景化传播。从理想状态来看,构成移动场景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时空与情境、用户状态与需求、社交氛围等,再进一步细分的话,场景还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与个性化场景两个不同层面。(在“分众化”“小众化”趋势下,传播的具体场景越来越重要)
受到技术与思维的影响,今天的传播者对场景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虑的是共性化的时空与情境因素,很难对个性化的用户状态及实时需求进行分析5G技术广泛应用后,可穿戴设备或环境中的传感器等,可以解决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分析的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对用户视线的分析来理解用户的关注点与需求,以便为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与服务。因此,未来内容的智能分发,不会仅仅是集中于某一平台的算法分发,而有可能以个人管家的方式,通过个人化的场景适配实现。场景化数据分析也会促进内容生产的个性化与精确化
Part 2:查重点
第一部分:今年最热的5G是什么
这一部分就是要重点掌握5G的定义!
再次提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第二部分:5G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
物联网应用将在5G技术推动下实现突破,万物可被数据化、被监测,物与物之间可以实现智能互联,物与人也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互联。从传播角度看,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将到来。同学们这一部分一定要重点记忆,今年考研有很大可能会考察。
第三部分:“万物皆媒”进一步改写大众传播
5G对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可总结为,1“物”成为新的公共信息“传播者”、2.新终端营造“升维空间”与“自定义现场”、3.智能设备构建新传播网络、4.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物体推动场景化传播

(注:今年考5G的概率很大哦)

Part3:模拟题
  • 今年5G蓬勃发展,有人说它会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改变传播的形式,你怎么看呢?【留言区互动答题】

  • 试结合案例谈谈你对5G发展前景的看法。

【留 言 区 互 动 答 题】
【论文精读】栏目互动答题:看完本篇推送,请在留言区尝试写出模拟题第一题的答案(答题框架也可),可获得一对一点评哦!
Ps:以上2道题均能在本篇论文中找到答案。但如何匹配和组织知识点,就看你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咯!
截止时间为11月6日23:00。欢迎参与!
编辑 |安安学姐
策划 |安安学姐
主编 | Duty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