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总汇>『名医经验』全国名老中医治肝病经验
方和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一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09年7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国家级中医大师。2009年12.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临床擅治多种疑难杂症,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及肝胆系统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现介绍方老治疗肝病的若干经验。
治疗肝病,护肝是重要的一环。方老认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耳赤,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好心情则有利于养肝。现代生活压力使很多人都没有好心情,应该经常去附近的公园转转,视野开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等环境,对身心健康有益。满目的绿色会给人带来舒畅的好心情,对肝脏的养护也有利。
另外,方老在治疗过程中也特别强调要保护胃气。方老认为,肝纤维化是长期由痰湿、气滞、血瘀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脏腑虚弱,气机不畅,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基础。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是治疗的原则。要有长期服药的准备,方能使正气渐复,病邪渐退,疾病转安, 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因此,方老在嘱咐患者服药时,总是有服2天或3天而后休息1天的医嘱,给患者一个很好地一恢复胃气的机会。
方老善用“和法”治病疗疾,提出了“和为扶正、解为散邪”的精辟见解,其独创的“和肝汤”是治疗肝郁血虚、脾不健运的代表方剂。“和肝汤”组成:茯苓12克,当归、白芍、党参、柴胡、香附、白术各10克,薄荷(后下)5克,苏梗、炙甘草各6克,大枣4枚,生姜3片。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和肝汤”是方老积多年临床经验,师《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之法所拟的方子,具有养血柔肝、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解郁之功效,用以治疗肝郁血虚、脾不健运之证。本方的应用范围极广,方老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当然,这些病的病机必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不足、肝气不柔、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或筋脉失养、经络阻滞不畅,除此无效。
与此同时,他还以补气血重在补脾、滋阴阳重在益肾为原则,自拟“滋补汤”,作为补虚扶正的基本方剂。
“滋补汤”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当归、陈皮各9克,官桂、木香、炙甘草各5克,大枣4枚。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滋补汤”方老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补法九方的基础上,自拟作为补虚扶正的基本方剂。在本方中,用四君子汤之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补脾益气,培后天之本;四物汤之当归、熟地、白芍滋阴补肾、养血和肝,固先天之本;另外,佐官桂、陈皮、木香、大枣温补调气、纳气归元,使其既有四君四物之气血双补之功,又有温纳疏利之力,使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补气养血,调和阴阳。“滋补汤”集益肺、养心、健脾、和肝、补肾于一方,所用之药看似平常,实则配伍严谨、立法有度,其专为虚证而设。不管临床表现如何,只要是气血不足、五脏虚损,均可灵活加减使用。
病例一:孙某某,57岁,退休工人,以肝硬化就诊。患者患慢性肝炎30余年,肝硬化多年,近期乏力,气短,食欲差,肝区不适,两胁胀痛,睡眠差,大便软。患者面色晦暗无光泽,腹部散在蜘蛛痣。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气虚血瘀。治以:调和肝脾,益气活血。拟方:和肝汤加酸枣仁l2克,生黄芪、枸杞子、陈皮、麦冬各l0克,石斛6克,焦神曲5克。l4剂,每服3天停服1天。
二诊,药后患者自觉全身舒畅,酸楚乏力明显好转,口干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平缓。上方加北沙参l5克继服l4剂,服法同。三诊,患者病情平稳,体力较前有明显好转,面色虽萎黄但有光泽,二便调,舌苔薄白,脉平缓。前方减焦神曲、沙参,加佩兰10克。l4剂,服法同前。患者3个月后复查,肝功正常。现患者继续服用此方,坚持治疗,病情逐步好转。
病例二:蔡某某,男性,49岁,以肝硬化就诊。现症:面色晦暗,肝掌,胸腹胀满,饮食可,舌苔薄黄,少津,脉缓。B超示:肝硬化,肝脏缩小、形态失常,脾大,胆囊壁厚,门静脉高压。证属气虚血瘀,痰浊凝聚。治以和肝保肝。拟方“滋补汤”加减:党参、茯苓、炒白术、陈皮、水红花子各10克,甘草、焦神曲、莱菔子、木香、佩兰、郁金各6克,砂仁(后下)、枳壳各5克,炒谷芽15克,大枣4个。7剂,服3天停服1天。
二诊,药后全身较舒适,大便可,脉弦缓,舌苔白薄腻。前方加丝瓜络6克继服l4剂,服法同前。三诊,面色有光泽,色黄白,病情平稳,气力有所恢复,脉缓,舌浊腻。上方加生苡米10克,继服l4剂,服法同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