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巨额资金给孩子补课到底值不值?
花巨额资金给孩子补课到底值不值?
王营
浙江电视台6频道《1818黄金眼》报道:5月份,葛女士花7万多元给女儿报了补习班,可半年下来,她说孩子的数学还是不及格,她觉得补习一点效果都没有。现在孩子考试还是跟原来一样,甚至比原来更差,120分的考试考了57分。
由此我想到前段时间的另外一则报道:河南鹤壁的周女士花了23万,给两个孩子报了辅导班。辅导班校长称:“只要‘粮草充足’,考外国语(省重点中学)没有问题。”可中考成绩出来,孩子才考了200多分,物理更是只考了2分,两个孩子的分数加一起也不够分数线。别说外国语,连学都没得上了。
课外花巨资给孩子补课到底值不值,有用吗?这个问题不能做出简单的肯定和否定的回答,只能说对有的孩子有用,对另外一些孩子而言,补课可能没有一点作用。
家长让孩子上课外补习班的目的,无非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弥补其在学习上的不足和短处,让孩子扬长补短,学业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补课费,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仍然不及格,中考物理只考了2分,说明补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即使不补课,孩子随便蒙几个选择题,也不至于物理只考2分,可以说这样的补课没用。这类事件的持续发生,发人深思,让人警醒,至少暴露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说明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有什么习惯,是否喜欢学习,家长心中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由这个物理只考2分的孩子看,基本上可以断定他对学习毫无兴趣,在校学习期间不听课、不做作业,上了补习班也是刀枪不入。并不一定是孩子头脑笨,但他的兴奋点不一定在学习上,也许他对体育、绘画或者音乐等其它方面感兴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家长应当花费一点精力去了解,只有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容易取得成效。
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并非所有孩子都能适应。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消极、自主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不求上进的孩子,即使家长花再多的钱为其补课也无济于事。由这两起事件看,孩子需要补的可能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物理知识,而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所以,家长要想改变孩子的学习状况,还得从了解自家孩子身上下点功夫、想想办法。至于孩子要不要补课,补什么,怎么补,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选择,切不可盲目跟风,更不能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课外补习上。
二是课外补习机构的乱象亟需清理整顿。短短几个月的文化补习,家长要花费“7万”甚至“23万元”的天价费用,不禁让人疑惑:这是什么高级别的补习机构?是哪级物价部门给它核定的收费价格?俗话说:“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当你给家长做出承诺时,是否想过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口头承诺没有实际效果,说明这样的补习班只是以赚钱为目的,管理混乱,对孩子不管不问,赚的是的黑心钱。
大部分家长认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只要把钱花给了培训机构,就万事大吉,就一定能取得效果,培训机构说什么、信什么,要多少、给多少。在第二起事件中,培训机构的校长就曾打包票说,只要“粮草充足”,上外国语学校没问题,于是家长就不断地将“粮草”奉上,蛮以为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社会上,这种只有承诺、只收银子,而不管质量的培训机构绝不仅此一家、两家,孩子进步了,是他们的功劳,没有效果则埋怨孩子太笨、基础太差,如此花出去的钱就打了“水飘”。很多家长不相信学校,不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家庭作业,而是片面相信培训机构,最后把钱砸上了,孩子也毁了,这是对孩子的极大犯罪。
家长想通过给孩子补课提高成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培训机构也要有担当,不可夸大其词,以虚假的宣传欺骗家长。在一些培训机构中,明显存在着培训时间与中小学上课时间相冲突、教师资格证信息未上墙公示、上课教师与备案教师不符等违规问题,有的教师有教师资格证,但只是挂个名,并不给学生上课,这是在糊弄家长。因此,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些老牌的、口碑较好的培训机构,尤其是教师的教学经验要丰富。不要认为钱交得越多,孩子的分数就能提高得越多,要选择对的,而不是选择贵的。
事实上,培训机构与学校一样,是民办教育机构,家长花钱把孩子交给了你,就应当物有所值,对孩子负责,发挥既教书又育人的功能,在孩子身上多用点心思,多研究孩子,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业取得进步,否则培训机构、补习班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这类培训机构的清查力度,对于哪些只管要钱,没有效果的黑心培训机构,要依法坚决取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