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资深班主任给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议:高一最难是9月,坚持
高中哪个阶段最重要?当了10多年高中老师的朋友脱口而出:
高一第一个月。
通过多年观察,他发现,进入高一快速适应的,可以顺利进入快车道;适应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学而无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这个差别通过考试表现得很明显: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显现,老师也会基本把握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第一次段考,脱颖而出的几率已经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试,三年的学习成绩区间分布基本确定,再想转变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松动的缝隙借机而上了。
大多数学生认为高一刚刚开始,距离高考还远,似乎不那么紧迫,也不必操之过急。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以高一数学为例,中考140分的学生也会存在高一数学刚刚及格的现象!初中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们会学的”。谁知道高中老师却说“这些方法初中应该都学过了,做个练习来看看掌握情况”。
关于运算,初中要求数字计算清晰明了就行,高一则变成了代数式运算,看好几遍题目才知道要求什么!此外能否掌握好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是高中数学能否学好的关键所在!
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实每个同学的气质不同,有些同学适应性强一些,会迅速恢复状态,迎难而上;有些同学适应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有些同学搞不清楚状况,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可不就眼睁睁看着同学一个个蹿到前面去了。
如果说高中是一次长跑比赛的话,高一的第一个月就是起跑,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适合自己的方法的获得,会让之后的领先顺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经无限延长了孩子的学习时间无限压缩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孩子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去追赶,进入匀速状态后再想打破定局变得很难,他们只能保持之前的惯性和队列,继续奔跑下去。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关键高一的重要,早在刚刚中考完,就有不少家长在后台留言,担心孩子高中阶段的适应问题。方法君咨询了多位老师后,总结出了下面几点:
1.做好吃苦的准备。
中考之后,许多初三学生都会彻底放松下来,觉得学习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在初中抓得越紧重复越多的学生想喘口气的想法越明显,有些学校有些班级有些老师只灌知识不教正能量,这样的孩子进高一越容易松懈。
然而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它是选拔精英的教育。知识不可能简单了:家长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砺的准备吧。”
所谓“磨”至少有三重含义。第一重:需要不停的重复;第二重:过程肯定不会舒服;第三重:结果会让你成长。
初中的东西以记忆为主,有部分浅显的理解内容;高中的科目特别是理科,重点考察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理解的东西抽象难懂,技巧和方法的运用灵活多变。这一切不都是简单的听课看书做点练习就可以达到的。
即使是学霸,也是经过大量练习才有了那出神入化的解题能力。网上流传一张图片,衡水中学的女生把她在高中三年读书时的试卷保留下来,堆起来有两米四高。可见,所谓学霸不过是比你更认真更大量练习后的产物。
(衡中2011年毕业生,保留了高一到高三的全部试卷)
作为家长,在孩子高中阶段能做的其实很有限,最应该做的是学会逐渐放手、适当隐退,留出机会让孩子接受磨砺,过程虽然时常令人心疼,但成长后的孩子会令人骄傲和自豪。
(给孩子最好的学习工具:高效学习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