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富足的父母,都这样和孩子“谈钱”
前不久,一个开跑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被踢出了家长群。
老师和有的家长认为,开跑车接送孩子不太好,而有的家长直接说:
会引起孩子们的攀比心理。
这样不利于教育。
再有钱也要低调一些啊。
不就送个孩子嘛,普通的车也行啊。
反正你们也不差钱。
这个开跑车的家长则直接怼回去:
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
如果开跑车就攀比,那是不是你们的孩子太脆弱了?
我凭什么要再买一辆“普通”的车来为你们服务呢?
结果,这个家长被踢出了群。
这件事情有些荒谬,但背后却隐藏着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
孩子真的有攀比心吗?
而这个攀比心跟物质条件可以划等号吗?
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怎么引导?
01
真正的攀比之心,来自哪里?
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如果给孩子优厚的物质条件,很容易让孩子习惯于奢侈的生活,而且容易互相攀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是,我们正进入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裕的年代,同时,贫富差距也客观存在着。
在有的家庭里,父母日常出国,孩子从小就奢侈品加身,车子房子换了又换,这就是他们认为正常的生活方式。
但有的家庭,可能相对没那么富足,只能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尽量给孩子最好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后者可能认为前者太过奢侈,但单纯去用物质生活的丰厚程度,去评判可能引发孩子的“攀比”之心,是不是有失偏颇?
真正的攀比之心从哪里来?
一是人过度地将物质生活,与个人成就和幸福感划等号,以为拥有丰厚的物质生活就代表了成功、幸福;
二是内心的匮乏感,让他们以为可以依靠外物填充来获取幸福。
三是从众焦虑。别人有的希望自己也有,分不清“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差别,随波逐流。
所以就很容易理解,攀比跟物质的丰厚程度并没有直接联系。
就拿开头的这条新闻来说,对普通家庭遥不可及的跑车,也只是这位家长生活中的一种平常的选择。
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刻意去突出跑车价格,与别人的差距等等,在孩子眼中,跑车和其他的车,也许并没有差别。
是父母,让孩子明白了跑车代表的各种不同意义:经济能力、品位、社会地位,等等。
02
对孩子最好的金钱观教育
也许,相比于指责别人的生活方式,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有着更大的意义。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谈钱:
妈妈,我们家为什么要租房子住?
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车?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是穷人吗?
父母的回答,很重要,因为这代表了你能给孩子什么样的金钱观念。钱重要吗?钱代表幸福吗?也许,你可以这样教育孩子:
“你值得拥有最美好的事物”——消除匮乏感
我有个朋友,家境非常不错,但是,负责养育她的外婆一直信奉“节俭之道”。
为了让自己的她继承这一美德,外婆一直让她穿家族里堂姐的旧衣服,严格控制她的零食,她提出的很多需求都被拒绝。
以至于这位朋友从小觉得家里肯定是“没钱的”。她长大之后,形成了什么消费模式呢?
只要是有机会买,绝不放过,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拿来吃喝。别人买了新手机,她马上就想买一部,别人朋友圈晒了一个新口红,她也经常冲动购买,买来又只是闲置而已。
节俭是优良传统,但过度了就会造成孩子内心的匮乏感。
如果你经常把“没钱”、“赚钱是不易的”、“你要那么好的东西干嘛?”输入孩子的信念系统中,孩子在长大后和钱的关系就会不顺,会觉得自己“不配得”。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父母最好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让其内心充盈,感受生活的美好。既不过分地去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也不刻意克扣孩子,忽视TA内心的需求。
一定要告诉孩子,TA值得拥有最美好的事物。
“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用钱往往买不到”——培养“识货”能力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曾经提到:
“因为我知道给人带来伤害最快捷的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
我不能用财富埋葬我心爱的孩子,愚蠢地让你们成为不思进取,只知依赖父母劳动成果的无能者。”
就此,他将比金钱更宝贵的自立自强、诚恳、善良、勇气等品质一一强化给孩子。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行为有意识地灌输自立,个人奋斗等价值观念。在家里,拍苍蝇、打老鼠、拔草、擦皮鞋等等家务活儿,都明码实价,鼓励孩子们做家务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立精神。
我们的社会很容易把优厚的物质生活同一个人的成功、幸福感进行捆绑,但需要引导孩子看到的是,这世界上真正珍贵的东西往往并不与物质一一对应。
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内心的承受力往往与幸福的关联度更高。适度的物质追求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欲望,却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识货能力”,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闪闪发光的真金。
在人生的很多重要关口,孩子才不会因为“我虽然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但别人买我也买”、“我虽然不是很喜欢他,但他有钱”等等原因,做出不智慧的选择。
“适合我的就好,价格不是关键”——降低从众需求
进入学校或者其他社会领域之后,孩子会看到别的同伴拥有的东西,就会很想要,这个时候,有的父母会因为觉得不能跟风而粗暴拒绝。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弄清楚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如果理解他,条件尚且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可以有一些其他替代性选择。对于年纪尚幼的孩子,对价格是并不敏感的,他的好坏观念基本都是受大人影响。
对于年纪稍长的孩子,已经明白了物品价格和品质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这个时候可能更多地要通过父母的行为去引导。——“有能力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价格不是唯一的因素。”
如果父母言行一致,不会出于爱慕虚荣,而一会儿满足孩子不合理需求,一会儿又克扣孩子,孩子渐渐会明白家庭之间贫富差距本来就存在。
父母不用回避,也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尽力满足他们,就不会有亏欠。
写在最后:
孩子是否出现“攀比心”,与物质本身的丰厚程度关系并不大,但却与父母内心丰盈程度、行为示范关联度大。
无论是否富裕,重要的是父母正视物质差距,不把这些与人的幸福感、成功标准牢牢挂靠在一起,坦然地和孩子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者:茗荷
茗荷,心理咨询师,一个脑洞大开、对生命热爱和好奇的存在。作者公众号:茗荷心理在线(ID:mingheonline)。新书《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正在当当网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