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祝福(有声版)

奶奶的祝福

作者    黄喜可

朗读    远美

竹舟江会龙桥

从出生到现在,我记忆里的奶奶一直是一个佛教或道教的信徒,佛道不分家的特点以及巫水流域苗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当地颇具特色的宗教信仰文化。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是附近的庙会,奶奶几乎都在场,比如说观音菩萨的生日、年度大型祈福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饭后闲暇时,奶奶和街坊同龄的信徒们坐在一起对唱“佛歌”的情景。潺潺的流水、清新的凉风和午后的日光伴随着她们发自内心的幽雅古朴的歌声荡漾在凉亭的四周,心旷神怡的感觉永远寄存在了我的印象中。

绥宁民间土地神祠

一座庙宇的落成是一次信念的加固。奶奶这代人经历过的苦难太多了,“大跃进”、“三年苦日子”、“文革”等一系列的艰难困苦的日子都曾在她们的人生中演绎过。在这湘西南贫困山区中,奶奶这样目不识丁的老人,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一点权力和自由,只能听从于父母、听从于丈夫、听从于的组织,在饥饿和压迫中苦苦支撑着抚养膝下的一群孩子。改革开放后,虽然说脱离了苦难,人身自由了、言论自由了,但是在奶奶身上留下的伤与痛太多太多了,谁也无法弥补,而又无从宣泄。于是她只能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默默的向天祈祷,祝福儿孙们平安幸福。平时奶奶省吃俭用积蓄下来一些钱财都毫不犹豫的捐给庙宇,并且从来不顾自身年迈的体魄而投入到各个庙宇的修建中去。

神坡庵

自从我上学后,奶奶就经常叮嘱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做个让别人瞧得起的人。奶奶常常因讲起从前受苦的日子而情不自禁的痛哭,每次看着老泪纵横的奶奶,我异常的愤懑而又无奈。

爷爷是家中的次子,奶奶自打进了爷爷的家门就没得到过什么,刚嫁给爷爷时,家里连双新筷子都得不到,爷爷又是老实人,只能听从兄长的,奶奶也只能千依百顺。听奶奶常说,在文革期间,因家里太穷,经常断粮,有时好几天都没饭吃,六个儿女饿的瘦骨如柴,所幸的是他们小时候特别懂事,看着别人家有米饭吃,自己只有几个红薯啃也从来不哭不闹。有一次,爷爷不忍心看到家人实在饿得受不了,那晚便挑上箩筐,叫上奶奶,准备去“大食堂”的粮库偷点米回来,奶奶当时就不同意,认为太危险了,而爷爷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着箩筐一个人向走门去,奶奶拼命地拽住爷爷的衣角不放手,说什么也不让爷爷去冒险。第二天,队上传来消息说,昨晚抓到了几个去偷米的贼,后来这几个人被吊起来活活的打死了。奶奶每每讲起这段往事总忍不住要哭起来了,她说,幸好当时拉住了爷爷,不然我们这一家人就没了。

竹舟江街道

记得2007年,我参加高考的前夕,奶奶独自张罗了好些天,准备了许多祭品,一个人来来回回好几次,把这些祭品搬到了一个离家不远的庙宇里。奶奶在庙里烧香点灯,虔诚地跪拜在观音菩萨面前,默默地祈求子子孙孙平安幸福,并且在菩萨的神像面前为我许下了一个愿,希望菩萨保佑我能金榜题名。奶奶还承诺,愿望达成后,每年都会带上丰富的祭品来参拜庙里的所有神灵,直到她走不动为止。当然,奶奶为我所做的一切我并不知情,当时我正在离家里很远的学校为高考作最后冲刺。

2007年农历腊月二十八的黎明,光芒缓缓地清扫着最后的阴霾,冬日的阳光慢慢地温暖了苗乡每一寸大地。奶奶一大早就来到了我家,说让我陪她去庙宇,告诉了我她在菩萨面前许愿的事情,要求我在所有神灵雕像前作揖致敬,她还严肃的叮嘱我,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记得跟着她去庙里祭拜还愿。奶奶喜滋滋地准备了许多的祭神用品,我双手提着沉甸甸的两只竹筛子,奶奶手提一只大公鸡步履蹒跚的走在前面。看着奶奶摇摇晃晃地走在去往庙宇的泥土路上,我感觉到手中的竹筛异常沉重,压的我快喘不过气来,仿佛手中提着奶奶的愿望及整个家族的未来。一到庙宇中,奶奶就一个劲的忙碌着,拜神的仪式我不太懂,所以只能在一旁看着奶奶来回走动,并且嘴里不停的在轻诉着祈求的话语,希望各路神仙保佑全家二十多人都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最让我感动的是,奶奶这位目不识丁的老人却在神灵面前把家中每个人的姓名、所在的地方、所从事的工作都一一念叨了出来,并且在每位神像面前都要默默地重复祈求一遍。最后,奶奶拉着我走到了观音菩萨的神像前,一起跪拜下来。奶奶断断续续的念了一阵感恩词,接着让我给菩萨恭敬的磕了几个头。此时,我仿佛感觉神灵真的存在了,它们脸上流露着慈悲的笑容,隐隐约约地浮现于云端之上,眼神时刻省察着人间百态,不求回报的消驱世事疾苦。从此,在奶奶在生前腿脚方便时,我几乎每年腊月二十八左右都要跟奶奶去庙里祭拜一次。

 竹舟江境内巫水河

每次回到家乡,漫步在巫水河畔,我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奶奶在庙宇中祈祷的情景。奶奶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年轻时为了自己的儿女诚诚恳恳的埋头劳累,年老后依然在为子孙们操心,虽然如今的她永远离开了我们,不能再为子孙们躬身劳累了,但是她那种心灵深处最真诚的祝福光环却永远盘旋在儿孙们的头上。奶奶的祝福时刻浸润着我的心,让我时刻保持着面对任何困难的斗志,愿天国的奶奶永远没有忧愁。‍

本文作者

黄喜可,苗族,绥宁县原竹舟江苗族乡竹舟江村人,邵阳市资江学校老师。梦想:恍瘦影于春花秋月之间,泛灵海于沧海桑田之中。

朗读者:远美,梦想远而美!首先是一位英语老师,从事英语教学十年有余,孩子们眼中的英语大王,宁可一日食无肉,不可一日无英语,立志做一个温暖睿智的教育践行者;其次,朋友们眼中的80后文艺青年,爱文字,喜诗歌,好旅行,同时提倡亲子阅读和亲子书写,平时喜欢带着孩子们“舞文弄墨”,希望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本公众号平台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