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得翔丨秋后的田野
秋后的田野
收完庄稼后,秋后的田野是空旷而寂寥的,田间除了星星点点收拾田边地头零活的农人,只有萧瑟的秋风携着团团。
金色的落叶,踏着片片新绿,披着桔红色的婚纱,尽情享受着无比浪漫的“金婚”幸福。
刚出世的,稚嫩的麦苗,像一群淘气的碎脑娃娃,歪着小脑瓜在这对“老恋人”后头嬉戏着,祝福着。它们是大地孕育出的“精 灵”,是太阳的”轿子",是农人的“宠儿”,给这个万木凋零的季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夕阳下,一个个孤零零的村庄,凸现在天地间,像是一位位身穿棉袍的老人,悠闲地蹲在田里听秋风,看秋景,望天空云卷云舒。又像是一对对“老相好”在暗送秋波。只有在这个卸去浓妆的季节他们才能看清彼此的“尊容“。热情的秋风为他们传递着写在落叶上的思念———
远处那一带连绵起伏的大山,像一群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手拉手,肩并肩聚拢在一起,在夕阳下慢慢伸展着由于辛勤劳作累弯的腰。听,他们在窃窃私语,他们在欢庆丰收!他们那巨大身影被秋风扯得老长老长……
太阳吝啬地收敛了最后一丝余晖,大地不情愿地披上了一件合体的黑氅,田间那些零星耕作的农人倦鸟归巢一般,三三两两肩扛农具,口里哼着“西河大鼓”,悠哉悠哉地向村内走去。
小河边几个垂钓者也意犹未尽地收起鱼竿,拎起沉甸甸的鱼篓上了岸。游荡在田边沟底的牛羊在主人的围拢下“哞哞”叫着,撒着欢儿奔向了各自的围栏。
此时村里不时飘出女人们那拉着长腔呼喊娇儿回家吃饭的声音,夹杂着几声百无聊赖的狗叫,不知谁家那好凑热闹的鸡此时也来跟着起哄。一时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温馨而闲适的嘈杂之中。
这时,从村四周慢慢升起一条乳白色的带子,似水,如云,又像纱。薄薄的,淡淡的,和村子上空淡蓝的袅袅炊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朦胧飘逸的梦幻世界。暮色笼罩下的田野、耕人和村庄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三维”水墨《田园暮归图》。
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想起毛主席那首《登庐山》的最后一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我想此时陶令到此也不会再返回仙境了吧?这不比他那理想中的“桃花源”更美丽更安逸更令人陶醉吗?
更美的还不光是这些迷人的景致,还有各家院里成堆成片金灿灿的玉米、黄澄澄的大豆、红艳艳的高粱……每家院里就是一个金光万丈的“聚宝盆”。
一位老汉双手捧着几个大大的玉米,颤巍巍地说:“——我活了八十多,从没听说过还有种地不纳粮的年头……真……真变了世道啦!”
作 者 简 介
时得翔,男,1964年11月11日出生,河北省保定人。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考入大连陆军学院,现在内蒙古满洲里创办晨阳水漆专卖店。爱好广泛,诗,书,画。最喜欢写毛主席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