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及时尽孝

“孝”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家庭、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中核心的观念。据考证,“孝”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来看,“孝”字是由“老”和“子”两字相叠加而成的,“老”字在上,“子”字在下。这表明,所谓“孝”,实质上就是子女要善待父母。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曾经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就会产生了。“孝道”不仅是维系家庭关系的规范,也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孝经》就是以孝劝忠,以孝尽忠。从某种意义上讲,百善孝为先。没有孝心,什么忠、仁、义都是虚假的。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尽孝道,拒不承担赡养义务,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将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对行政公务员的个人“孝道”作出具体规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由此可见,讲孝道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为了儿女的平安幸福,父母再苦、再累、再艰难都无怨无悔。父母用自己的血汗养育着儿女,用生命维护着儿女。十月怀胎母亲受尽熬煎,担惊受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行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影响了腹中的胎儿。那些在职的、生活负担重的未来母亲,拖着笨重的身体,还要坚守岗位,为生计辛勤劳作。一朝分娩,母亲走过一道鬼门关,割肉切骨的疼痛,撕心裂肺的叫喊。在医疗条件很差的以前,多少母亲为分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养儿育女,父母呕心沥血。奶水不够,一夜几次爬起来冲奶粉,熬米汁,一口一口吹温喂下。尿湿被褥,母亲用体温暖干。儿女一天天长大,父母教说话,扶走路,怕热着,怕凉着,怕火烧着,怕饭烫着,精心呵护,辛勤育养。为给儿女找个好点的学校,父母托关系,找熟人,省吃俭用交借读费。在困难时期,儿女吃稠的,父母喝稀的,或等儿女吃饱后,母亲才收拾残羹剩饭。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现在,仍有不少年轻母亲秉承传统,把儿女的剩饭倒入自己的碗中。儿女长大成人,无论你是穷是富,为官为民,在父母的心目中,你永远是个孩子。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永远是父母的牵挂。儿女有了子女,父母又义无反顾地成了家里的无偿“保姆”,屎一把、尿一把地带孙子,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父母对儿女有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事,辛劳一生,无怨无悔,直到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当父母卧在病床倍受病魔折磨,他们仍然关心着儿女、子孙。当父母就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仍拉着儿女的手不愿放开。他们不暝的双目,充满了对儿女的眷恋和放心不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但丁说:“母爱胜于万爱。”父母恩比天高,比海深。作为儿女,孝敬父母,回报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有孝心才会有爱心,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真正地爱他人。爱父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伟人毛泽东十分敬爱自己的母亲,侍奉母亲十分真诚。一九一九年,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悲痛万分,写下《祭母文》高度赞美母亲的品格,表达了对母亲孝心未尽的悔恨。其文曰:“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古往今来,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很多很多。凡孝敬父母的人必然得到人们的敬仰、尊重和信任。周朝时,有个叫老莱子的楚国人,因他年高还常做儿戏娱亲取乐,人都称他为老莱子。他虽家徒四壁、一生穷困,但他一生也极孝顺父母,他年七十余岁,父母还双全在堂。他平日说话之中,从不说老,意在若是自己说老、岂不显得父母老了。他年纪虽大,还像小时候一样要讨父母欢喜,时常穿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在父母面前戏耍,有时候手执着拨浪小鼓假意跌倒睡在地下,装作小孩子啼哭的声音而引诱父母的嘻笑。这老莱子虽然不能买山珍海味孝敬父母,但他知道,“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的道理,父母年纪大了,怎当得忧愁、烦恼。人若时常高兴快乐,自然健康长寿,所以老莱子虽然自己也已经是个老人,但他为了取悦父母而做一个“老顽童”,凡父母欢喜的事就尽力而为,实在是难得。所说的:“承欢膝下,片时换千金”就是这个道理。汉时韩伯愈,他母亲最严,但儿子有些小过失,不肯宽恕、必要责打。这伯愈平日每逢母亲责打时,只是好好承受。一日打他,他忽然涕泪悲泣。母亲遂惊讶问他:平日打你,并不曾悲泣,今日为何这般悲苦?伯愈跪答道:母亲平日打我身上觉疼,今日不似往日疼,是母亲气衰了,叫我怎不悲苦?安徽省金椒县马厂镇有一个老人叫王李氏,2002年已100岁,老人家一辈子都想上北京城天安门一走,无奈家境并不富裕,难以成行。而她的已年逾花甲的儿子王守成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不顾自己年高,在2002年8月徒步背着百岁的母亲,千里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北京。人们都被其孝道感动,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破例特意预备了一把椅子给老人坐,升旗结束后,国旗班的战士全体肃立向这两位老人行军礼,并合影留念,此事在京城传为佳话。

鲁迅先生说:“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由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淡化,善待和孝敬父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的父母有儿无人养,有病无钱看,生活在饥寒病痛之中;有的老人虽不愁吃穿,但精神孤寂,终日郁郁寡欢。曾有报道,一位母亲中年丧夫,在寡居中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儿子养大成人。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生活富足,住着气派的二层小楼,母亲却住在羊圈里,靠别人接济过日子。原因是三个儿子在养老问题上都怕吃亏,推来推去,谁也不愿意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还有报道,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养有二女三男。五个人只争老人的一套祖房,却对养老的责任谁也不愿承担。村委会协调商定每个儿子养老人一个月,二月二十九天,大儿子说二月已过完,三月该二儿子养,二儿子说大儿子没养够三十天。母亲去找三儿子,三儿子说还没轮到自己养。无奈老人家只好坐在街上痛哭。还有儿女为推卸养老责任打架的,无人赡养的老人将儿女告上法院的事情,使人感叹、痛恨。这些不孝的人,忘记了是谁生了自己,忘记了是谁把自己拉扯长大成人,忘记了是谁省吃俭用供自己上学,为自己娶妻。父母为儿女吃饱吃好,自己可吃糠咽菜,忍饥挨饿;父母为儿女穿暖,自己可破絮裹身挨冻受寒;父母为儿女娶妻成长,自己可日夜劳作,挣断腰板;父母为儿女治病上学,自己可求人借贷,卖肾卖血。儿女长大成人,不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反而连一张床、一顿饭都不给父母享用。不知这样的儿女还有何脸生活在人世上。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尚能如此,不孝敬父母的人连禽兽都不如啊!有的人父母的饥饱不闻不问,却整天去求神拜佛,乞求神灵保佑自己平安幸福,岂不知父母就是活佛,敬父母胜似敬佛祖。

不尽孝的人往往有许多借口和理由。有人说无钱。其实,老人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要求吃热点,吃软点,吃可口点就行了。父母养儿女时并没有说无钱就不养,自己养自己的儿女也是尽其全力满足儿女的要求。富家富养,穷家穷养。哪怕是粗茶淡饭,一口热汤,双手捧在父母面前,老人也会感到温暖。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个十分孝顺的人。他家里非常贫穷,每天吃的只有玉米、红薯这样的粗粮。他为了让父母吃得好一点,就常将粗粮背到百里之外的市场上去换大米。虽然他因此只能吃更少的粗粮,但因为能给父母提供更好的食物,所以他心里乐意。父母去世后,他离开家乡,去南方游历。楚王因为敬慕他的才识和人品,就聘请他留在楚国为官。这时候,他虽然已拥有了尊贵的地位,过着极为富裕的生活,然而在他心里,却很想念他去世的父母,怀念以前孝敬父母的日子。他经常感慨地说:“我现在虽然富贵了,但是还很怀念以前的艰苦生活,还很想像以前那样吃黍、薯一样的食物,到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父母。可是现在父母都不在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侍奉他们了。”

有人说工作忙。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是事实,但再忙,也不是不能照顾父母的理由。忠孝不能两全,只是借口和自我安慰。其实,“忠”、“孝”是紧密相连的,“忠”是“孝”的升华,“孝”是“忠”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能真正忠于国家,在事业需要的时候能勇于牺牲。因为不孝的人首先是个非常自私的人。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很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常在身边问寒问暖,照顾起居,关心身体健康,陪老人多拉拉家常。在外地工作的,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谈谈工作,听母亲唠叨一番,刷刷筷子洗洗碗,或接父母到身边小住,陪父母旅游观光。确实太远太忙,常打电话问问健康,报报平安。尽孝全在一个“心”字,心存孝义,必有孝行。无论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少几场应酬,少打会儿麻将,少睡会儿懒觉,少几次游玩。抽出空闲,挤出时间,给老人多几句安慰,多送点温暖。

有人嫌太烦。人老话多,唠唠叨叨。前面说话后面忘,一句话一天能说好几遍。人老邋遢,鼻涕口水,尿湿裤子,弄脏衣服,衣服要常换常洗。人老事多,年纪大了,抵抗力差了,头痛发烧,感冒咳嗽常有发生。儿女们照顾老人的任务加重。特别是老人患重病,卧床不起,儿女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自然心力疲惫。有的儿女对待老人无爱心,照顾老人无耐心,或语言顶撞,或态度淡漠,或照顾不周。你是否想过,父母在养育自己的时候,擦屎擦尿,一口口喂饭,一句句教说话,一步步扶走路,一天天接送上学,何曾烦过?军嫂王敏,公婆双瘫痪。为照顾公婆,她三年没出过村子,三年睡觉没脱过衣服,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婆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精神愉快。这样的好媳妇谁不佩服,谁不称赞?

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自己孝敬父母,儿女也必然孝敬你。自己不孝敬父母,想要儿孙出孝子,只怕也难。民间有扔竹筐的故事很有意义。有一对夫妇不孝敬父母,老母卧病在床,经常吃不上饭。日子久了,他们嫌麻烦,就用了一个竹筐将老母抬出扔在后山。这事被年幼的儿子发现了,儿子对他们说,这个竹筐不要扔,留着我以后扔你们。天地间自有公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今天我们还年轻,明天我们也会老。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孝敬老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孝敬父母,要养其生,慰其心,知其年。养其生,就是要保障父母生活的物质需要。尽自己的能力,使父母的生活质量更高一些。这一点对现在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女成年之后,就要自立自强,自食其力,并承担起奉养父母的责任。即使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来源,儿女的孝心和责任也是要尽的。但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些相反的情况。有的子女早已成家,但仍然完全依靠父母供养。房子、车子要父母买,孩子上学也要父母出钱。父母有钱倒也罢了,有的父母经济并不宽余,也只好东拼西凑,从自己的身上挤,嘴里扣。曾有父母卖了肥猪又卖血,为二十多岁儿子买电脑的事情,实在使人可恨。

慰其心,就是为人子女要让父母心安,不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父母爱儿女是全方位的,儿女孝敬父母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父母希望儿女健康,儿女就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无故身临险境,不要使自己生病,以免父母担忧。朱熹说:“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父母盼望儿女出人头地,儿女就要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做出一番成绩,让父母分享成功的喜悦。父母愿望儿女平平安安,儿女就要遵纪守法,让父母心顺心安。一位因受贿而落马的高官,在他的悔罪书中写道:“我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是她老人家把我养大,供我上学,支持我进步。而在她风烛残年,需要我照顾的时候,我却犯了罪,失去了自由。每当想到这件事对年迈人的打击,我就心如刀割。”父母希望家庭和睦,儿女就要做到兄爱弟、弟敬兄,夫妻互敬,为父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精神愉快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也就健康长寿了。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慰其心,比养其生更重要。

知其年,就是要不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父母年龄大了,自己尽孝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世界上最大的遗憾就是孝还没有尽到,父母就不在人世了。许多人在父母在世的时候,不知及时行孝,忙工作,忙事务,忙孩子,顾不上孝敬父母。岂不知孝敬父母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一旦耽误了,就永远没有了补偿的机会。有的人为弥补不孝的过失,对父母的丧事大操大办,请客大吃大喝,乐队鼓乐喧天,又烧纸汽车、纸楼房,有什么用呢?父母一去,行孝的大门就永远关上了。所有的排场都是给外人看的,与逝者一点关系都没有。

父母健在的人是幸福的,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我们有机会行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毕淑敏语)

及时尽孝吧!别留下终生的遗憾和悔恨!

附:《百孝篇》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有吃穿。

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

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子不分女共男。

男儿尽孝须和悦,妇女尽孝须耐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能孝就是好儿男。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岳父母前能尽孝,这孝仁德美名传。

和睦兄弟就为孝,这孝叫做顺气丸。

和睦妯娌就是孝,这孝家中大小欢。

和睦连襟就是孝,这孝双重亲俱欢。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源。

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孝字传家孝是宝,孝字门高孝路宽。

能孝何在贫和富,量力尽心孝不难。

富孝鼎烹能致养,贫孝菽水可承欢。

富孝孝中有乐趣,贫孝孝中有吉缘。

富孝瑞气满潭府,贫孝祥光透青天。

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心不容一时宽。

赶紧孝来赶紧孝,亲山我孝寿山天。

亲在当孝不知孝,亲殁知孝实难全。

生前尽孝亲心悦,死后尽孝子心酸。

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

贤孝子孙钱难买,着孝买来不用钱。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

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才亲心欢。

戒杀放生都是孝,能积亲寿孝通天。

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积亲福孝非凡。

真心为善是真孝,万善都在孝里边。

孝子行事吉神护,为人不孝祸无边。

孝子在世声价重,孝子去世万古传。

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难周全。

念得十遍千个孝,消灾免难百孝篇。

作 者 简 介

焦爱民,笔名艾子,河南灵宝市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教师、公务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成熟做人 相约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忆录。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道道处世。




(0)

相关推荐

  • 《明心宝鉴》孝行篇

    孝行篇 第四 凡十九条 <诗> 云: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欲报深恩, 昊天罔极." <诗经> 说: "父亲生育我, ...

  • 午后黄昏

    [编者按]:读来作者有温度的文字,内心也是一阵阵的感动,且不说父母在后来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丰裕的物质,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就是我们对他们永远也答谢不完的恩情!作者的语言温暖,字里行间是亲情的关怀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五

    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进门的时候掀门帘,要缓缓掀起,不要弄出很大声音.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但许多人 ...

  • 焦爱民丨花开半时妍

    近日读得李密庵的<半半歌>,玩味再三,颇有心得.抄录如下,与诸君共享.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 ...

  • 焦爱民丨人这几十年

    朋友发来一个段子很有意思:二十岁的人回家不回家一个样:三十岁的人晚上和白天一个样:四十岁的人干好和干差一个样:五十岁的人好看难看一个样:六十岁的人官大官小一个样:七十岁的人钱多钱少一个样:八十岁的人男 ...

  • 焦爱民丨与优秀的人交朋友

    诸葛亮<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老百姓说,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因此,我们应该结交优秀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因为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三

    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 ...

  • 焦爱民丨成长在水利工地

    成长在水利工地 人说的青春岁月,大概就是指十八岁前后这个阶段吧.这正是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时候.这时的人啊,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忧愁!就像山谷中的野草,只要给一点雨露,就长得那样翠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六

    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斜僻事,绝勿问.]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遇事不要慌忙,慌慌张张易出错.遇到事情不要有畏难情绪,但也不要不把它当 ...

  • 焦爱民丨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种习惯一旦形成,甚至可以陪伴终生. 习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支配着人的行为,使人无法抗拒,甚至不愿意抗拒.有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