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华: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七)
2019年第15期||总第278期
·
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七)
——对“文史互生”现象的历史考察
王长华
·
历史学家缺席的地方,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就粉墨登场了。
——题记
“文史不分家”历来是中国文学(史学)的优良传统。一部(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真实的历史记录;反之,一部真实可靠的史传作品,也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传记……这其中,用文学的手法书写历史,使历史脱离了抽象和枯燥;以历史的严谨规范文学,使文学避免了随意和臆造。文学和历史的“双人舞”,使双方相得益彰,各臻其美,相互生发,相互印证,构成了中国文学史和史学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更使文学与历史,达到了“水乳交融”,难分彼此的程度。
资中筠先生
张鸣先生
王曾瑜先生
戏说:文学对于历史的穿凿
曾几何时,影视剧中的“戏说历史”成了一时风尚。在这些剧作家(影视剧)笔下,残酷暴虐的专制暴君成了温情脉脉的有情人,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被演绎成一个个荒诞的情爱剧……更有甚者,有的影视剧则以“重新认识”、“重新发现”、“新价值观”为名义,随意颠覆历史、“戏说历史”……
其实,这种“戏说历史”的所谓“风尚”并不新鲜,它其实是对中国优秀文学传统中“文史”良好关系的反动。
资中筠先生对于目前影视剧中的“戏说”成风颇有微词:
看了一个关于纪晓岚的电视剧。本来,对这类号称历史性的电视剧不必认真对待,因为“戏说”已经成风,明知许多都是胡编乱造。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从雍正到乾隆是文字狱大兴之时,不但当时造成无数冤狱,而且流毒深远。却很少有历史剧提到这一点,有的甚至为之辩护。对“戏说”这样认真似乎有点煞风景,或者不值。但是这不是孤立的,而是代表了时下一种相当流行的倾向:把宫廷生活描写得那么美妙,似乎“皇妃”是少女值得向往的身份,“格格”就更加幸福无比;金榜题名外加与皇家结亲是男儿可以谋求到的最高尊荣富贵。
资中筠先生指出,具体人物情节的虚构不妨碍历史的真实,这才是大手笔。如《红楼梦》里的元春省亲。那极尽荣华富贵的场景之中何尝有半点欢乐气氛?让人感到的是亲情的压抑,人性的扭曲,还有元春“忍悲强笑”的一句话:“当日既送我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
古往今来的文学名著还很少有把帝王后宫生活写得那么活泼、自由,无忧无虑,同皇帝平等谈恋爱,嬉戏打闹,幸福无比的,这也可算是当代的“创造”。
尤其是一个可以称得起智勇双全,豪气满怀,与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势不两立的奇女子,最后被“招安”,直到上了“龙床”,生出“龙子”,得到太后欢心,心满意足地坐在皇帝身边,这究竟是“高升”,还是堕落?
资中筠先生对此感到十分忧虑:影视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其冲击力和无形、有形的影响要比看小说大得多。因此我才感到这种“戏说”所散发的价值观、历史观值得忧虑,特别是已经形成一种倾向,并非个别现象。我一向不主张赋予文艺作品太多的教化责任。但是同类倾向的作品数量达到“充斥”某个领域的程度,其客观上“教化”或反教化的影响决不可低估(资中筠《一定要“团圆”到皇帝身边吗?》)。
王曾瑜先生对当期史学界“将历史视为自己有权随便编造”的学风,给予了尖锐批评。
其实,这不仅针对史学界,也适用于文学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风,一般是不愿了解历史,看不起治史者。世风一变,由于各种因素,如今许多人都想了解,甚至业余研究历史。大约在本世纪初,中央电视台找我拍岳飞电视片。我请编导特别注意,传世的“还我河山”题辞,依张政烺先生的精确考证,还是民国时的作伪,当时固然出于爱国之心,但电视片决不能用。我还特别带他们到历史研究所的图书馆,找出《文物》1061年第8期影印《凤墅帖》上岳飞三封书简真迹,教他们使用。他们当时也认真作了录像。不料电视片播放时,特别编造说,岳飞年轻时,立志报国,写下此四字墨迹云云,而《凤墅帖》的岳飞真实墨迹,反而不向观众展示。接着又出现我一段与此不相干的说话的镜头。我气得立即关上电视,马上打电话给当时还健在的师母傅学霖先生,向他说明原委。否则,她看了此片,岂不引起误会?似乎我根本不尊重老师的辛苦研究。
目前治史者争相在电视片中亮相,已成时髦。自此事后,方知此类编导者的水平和意向,我尽可能拒绝上电视,以免被此类编导们摆布和剪裁,成为摆饰而出丑。
接触过一些作家,他们的特长和嗜好就是虚构故事,然后将此种特长施展于历史,就值得考虑了(王曾瑜《对当前中国大陆史学发展的若干看法》,《文史知识》2018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今天“戏说历史”风靡一时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中国大学的教授中,学历史的,治宋史的不知道唐史,学清史的不了解明史。如果让他们弄弄文,则更谈不上。不仅谈不上,如果有圈内的人写点随笔散文,大家还会嘲笑他不务正业。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学作品只好让文学家包办,结果办的无论什么东西都像戏说。我们弄文学的教授,多数既不会作诗(律诗),也不会填词,甚至连日本、韩国的同行都不如,更不用说跟台湾的同行比了(张鸣《没有文化的中国大学教授》)。
王长华,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静悟斋听晨雨声
题签:王永钊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