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涛
中国气象报记者 崔国辉
在那杂草丛生的地方,在那闷热艰苦的地方,在那雷暴多发的地方,总有一群“捉雷人”,静静守候,等待火箭发射的一刹那,等待引雷成功的一刹那,等待壮观雷击的一刹那,等待数据成功获取的一刹那。他们便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的雷电科研团队,而团队的“领头羊”便是吕伟涛博士。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伟涛
不畏艰苦,多年坚持野外试验
1977年出生的吕伟涛是博士生导师,研究员,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气科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气科院大气探测与科学试验中心主任,雷电科研团队首席。
在雷电研究领域,野外观测是重要的研究手段,是获得第一手研究数据的唯一途径。从事这项工作十余年,野外试验早已成为吕伟涛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2001年博士研究生开始,到现在培养自己的博士生,每年他都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开展观测试验。
每年4到8月,气科院的野外雷电试验在广东开展,试验主要内容之一是人工引雷,必须选择远离城市和人群的野外,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同时,单调的生活环境对人也是一种考验。“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这是吕伟涛对多年野外试验的经验总结。
十多年来,他一直忙碌在野外试验的第一线,从一名技术骨干成长为试验的组织者、领头人。他曾向每一位新来的职工和学生解释外场试验对于雷电研究的重要性,身先士卒带领科研团队投入到每年的野外试验中。“不管是职工还是学生,进入雷电科研团队,汛期就不要考虑周末和假期了。”这是他对团队成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近两年,行政工作任务加重后,他为了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参加野外试验,更是加班加点。在他的带领下,新人更快地适应了野外雷电试验的环境。
一丝不苟,科学试验严谨求真
认真严谨是科研工作最重要、也是最难长期坚持的工作态度和原则,但吕伟涛在工作中一直践行这一原则。“这里需要调整一下”“这样改进一下会更好”,这是他的同事、学生最怕听到的话,但这也是他经常说的话,他经常自嘲“这是强迫症吧”。
雷电外场试验是与电压非常高、电流非常大、电磁辐射非常强的观测对象打交道,试验人员的安全始终被他放在首位。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要正确获取观测数据,每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为保证同事的安全和设备的安装质量,吕伟涛曾独自爬上十几米高的通信塔架设仪器。“为了获得准确、科学的数据,这是值得的。”他说。从观测点选址、试验场建设到观测方案设计,每个细节他都反复斟酌。仪器放置、供电规划、线缆铺设,甚至插座布置,他都在现场仔细考虑,杜绝任何安全隐患。
野外试验的科学性 、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一直是吕伟涛最重视的。每次试验前,他都反复检查所有的观测设备,确保观测系统工作正常,采集到可靠的观测资料。十余年间,他秉承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不仅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负责,更是源自于他对雷电研究的热爱。
锐意创新,团队合作成果丰硕
除了组织开展人工引雷试验,吕伟涛还瞄准雷电起始和发展物理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率先提出和组织实施了我国高建筑物雷电物理过程的观测研究。
为了能更智能、更科学、更高效地获得闪电观测数据,他研发了全视野闪电通道成像仪、集成研发了雷电光电同步自动观测系统,设计并实现了闪电双站光学观测方案,建立了基于双站光学资料重建闪电三维通道的方法等,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吕伟涛还非常注重科研和业务的结合。他负责完成了雷电临近预警系统整体架构设计,该系统曾在奥运会、世博会和国庆气象保障服务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领了国内雷电预警方法的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开展,获得了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二等奖。
十多年外场试验的持续开展和持之以恒的潜心研究,给吕伟涛的回报是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取了丰富的高质量外场数据,包括100多次人工触发闪电和300多次高建筑物自然雷电过程的声、光、电、磁多参量同步观测资料;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发明专利10项);培养了多名访问学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