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忒不将人为念——梁山招安之谜(之二)

上回我们说到,鲁智深在菊花会上对招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于是,宋江就借着鲁智深的话题,同众头领说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那么,梁山众头领听了宋江的这番解释之后,又是作何反应的呢?

小说写道,梁山众头领听了宋江的这番解释之后,“众皆称谢不已”,并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至于众头领为什么“当日饮酒,终不畅怀”,那也只是因为李逵在酒席间的这一闹,影响了众人喝酒的情绪。而与反招安的说法,完全是搭不上边的。

那李逵在菊花会上的言行,也根本不是为了反招安。

李逵之所以会这样做,只是与宋江两人合演了一场双簧而已。目的就是为了立威,明纪律,以便步调一致地“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

可见,在梁山的菊花会上,并不存在着反招安的斗争。

(二)李师师家。这是在小说第七十二回。

宋江以看元宵灯会为名,潜入东京,寻求招安门路。于是,就有了宋江夜探李师师这一节故事。

小说写道,宋江在李师师家喝了几杯酒后,就乘着酒兴,写了一首乐府词,递给李师师看。

词里写道:“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可是,李师师将乐府词反复看了几遍,却不晓其意。宋江正要把“心腹衷曲之事”告诉李师师的时候,不期道君皇帝却从地道里过来了。

于是,宋江就与柴进、燕青三个人躲在暗处,商量是否就此向道君皇帝告一道招安赦书。

正在这个关键节点,那李逵却闹了起来。

小说写道,只见杨太尉揭起帘幕,推开扇门,从外面走了进来。见了李逵,杨太尉就喝问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

那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就望着杨太尉劈脸打来。

接着,李逵又扯下一幅画来,就蜡烛上点着,一面放火,一面把李师师家的香桌椅凳,全都打得粉碎。惊得道君皇帝是一道烟地走了。

李逵还不解气,褪下半截衣裳,从李师师家一路打出小御街来,闹了东京城。

于是,就有论者说道,李逵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反对宋江的招安之举。

真不知这样的话,是从何说起的。

细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李逵这样闹的原因,只是因为看见宋江、柴进与李师师喝酒,而让他和戴宗站在门外看门,心里不平衡的缘故罢了。

小说写道:“却说李逵见了宋江、柴进和那美色妇人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正没发付处。”于是,那个从外面推门而入的杨太尉,就莫名其妙地成了个冤大头。

可见,这李逵哪里是要反招安,他其实只是想喝酒罢了。

所以,在李师师家里,也不存在着反招安的斗争。

(三)朝廷的第一次招安。这是在小说第七十五回。

朝廷为了抵御辽国入侵,就想招安梁山军马。于是,就派了殿前太尉陈宗善,擎着丹诏御酒,前来梁山招安。

可是,阮小七倒船偷御酒,李逵扯诏骂钦差,让朝廷的这次招安变成了泡影。

于是,这阮小七与李逵,就又成了有些论者眼里反招安的英雄。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对朝廷的这次招安,梁山众头领中并没人反对。

小说写道,宋江在忠义堂上得知了朝廷前来招安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不但厚赏了那个济州府的报信人,而且还与众头领说道:“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今日方成正果!”

说实话对朝廷的这次招安,吴用、林冲、关胜、徐宁他们还是有议论的。不过,吴用他们的议论要么是给宋江提建议,要么是分析这次招安的具体情况,却唯独没有要反对招安的意思。

所以,宋江听了吴用他们的言语之后,就说道:“你们都休要疑心,且只顾安排接诏。”

然后,宋江就安排了一系列的接诏事宜:一是让宋清、曹正准备筵席,让柴进都管提调,一定要准备得十分齐整。二是铺设太尉幕次,列五色绢缎,堂上堂下,搭彩悬花。三是派裴宣、萧让、吕方、郭盛四人提前下山,在二十里外伏道迎接朝廷钦差。四是让水军头领准备大船,傍岸接应朝廷钦差上梁山。

宋江这样的安排不可谓不仔细,也不可谓不隆重。那些梁山众头领见了,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至于吴用所说的“论吴某的意,这番必然招安不成”的意思,也只是建议宋江如果随随便便地接受了招安,那么就会被朝廷看得轻如“草芥”。只有把朝廷大军“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了,那时候再接受招安,“才有些气度”。

可见,吴用说这番话的出发点,并不是要反对招安,而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招安。

即便后来招安流了产,陈太尉一行逃离了梁山,吴用还安慰宋江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朝廷忒不将人为念!”

吴用一句“招安须自有日”,一句“朝廷忒不将人为念”,就点出了此次招安流产的实质。

而且,吴用还建议宋江要提前做好迎战准备:“早晚必有大军前来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那时却再商量。”

吴用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招安须自有日”,如果现在接受朝廷的招安,时机还不够成熟。只有等杀得朝廷“梦着也怕”了,“那时却再商量”招安的事情,那才较为妥当。

可见,吴用前后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在吴用看来,招安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看时机。如果时机不到,那招安肯定不会成功。

吴用的话是有道理的。后来招安的进程,就充分印证了吴用判断的准确。

那么,梁山众头领听了吴用的这番建议之后,又是什么态度呢?

小说写道,众头领全都赞同道:“军师言之极当。”并没一个人反对,

其次,此次朝廷招安之所以会流产,错不在梁山而在朝廷。

朝廷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错了诏书,二是用错了人。

先说朝廷写错了诏书。

各位看官应该知道,宋江他们受招安的目的很简单,只是要“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平虏保民安国”。

可是,朝廷所写的招安诏书,既没有让宋江他们成了国家臣子,报效朝廷,也没有给宋江他们加官进爵,光宗耀祖。通篇有的,只是对梁山居高临下的斥责和恐吓。

所以,当梁山众头领听了诏书所写的“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这样的话语后,宋江以下是“皆有怒色”。

还是李逵骂陈太尉时所说的那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

一个“正不知”,一个“倒要做大”,就说出了梁山众头领“皆有怒色”的真正原因。

原来,梁山众头领这一怒,不是怒在招安这件事情上,而是怒在朝廷的诏书太不尊重梁山,太不把梁山当回事了。

所以,李逵的意图很简单,他之所以要将那诏书扯得粉碎,并不是为了反皇帝,也不是为了反招安,而只是想“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免得“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

只如此而已。

再说朝廷用错了人。

作为朝廷身负招安重任的钦差大臣,陈太尉理应“一为国家干事,二为百姓分忧,军民除患”,认真履行好招安使命。可是,这个陈太尉又在做什么呢?

这个陈太尉不但没有用心担负起朝廷招安钦差的职责,相反却对蔡京、高俅这两个“奸佞之臣”惟命是从。

那么,蔡京和高俅这两个“奸佞之臣”对招安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蔡京对陈太尉说道:“到那里不要失了朝廷纲纪,乱了国家法度。”这蔡京言语之间对梁山的态度,已是不言自明了。

而高俅则不象蔡京这样文绉绉的,而是说得直截了当。高俅说道:“若还此贼仍昧良心,怠慢圣旨,太尉早早回京,不才奏过天子,整点大军,亲身到彼,剪草除根,是吾之愿。”

而且更为荒唐的是,这个陈太尉还擅自把蔡京府里的张干办和高俅府里的李虞候,都当作了此次招安梁山的得力干将,带在了自己身边。

于是,济州太守张叔夜就从中看出了问题。

那么,张太守到底看出了些什么问题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