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王春莲:别样年华——由《芳华》想起......(散文)

低调普通毛白菜  超凡脱俗好平台

浩如烟海的文坛,数以万计的公众号,

《毛白菜》凭什么让你驻足流连?

请走进恬静纯美的《毛白菜》文学世界,她会告诉你答案!

近日,战友微信群热闹起来,大家相约:“别忘了,12月15号我们一起看电影去!”奇怪,大家怎么突然对电影感兴趣了?

原来,早在两个月前的某天,微信圈已被“电影《芳华》定档9月30日上映”的海报刷屏,并有篇题为“百万参战老兵动员令:携妻带子‘抢占’各地电影院”的文章在各微信群中争相转发。 紧接着《芳华》被撤档,“文章”也被停止访问,微信圈中是唉叹惋惜声一遍。《芳华》经历了撤档风波后,使影迷们更翘首以待。

现在已确定:《芳华》终于确定档期,将于2017年12月15日全国各地及北美地区同步上映。距离上演还有一周,各电影院的宣传海报已铺天盖地的袭来。《芳华》重归贺岁档,影迷们说:我们终于等来了!

还没上映就闹得如此沸沸扬扬,想必此片一定有吸引人的特殊亮点,为了在电影上映之前探个明白,我将小说《芳华》读了一遍。《芳华》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芳华》之所以如此吸引大众关注,我想主要是因为影片中涉及的战争故事,那是1979年爆发的中越战争……

由于我自身经历过的一段军旅生涯,《芳华》对于我来说就不仅仅是读一本小说或者看一场电影这么简单了。30年前的那段经历、那一群人、那些片段……在我的记忆中本已慢慢变得模糊起来,是《芳华》又将我记忆中的这些画面一个个清晰地勾勒出来。

1987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靖西。我乘坐南宁到靖西的公共汽车,汽车在山路上经过10多个小时的艰难爬行后,终于到达驻扎于靖西的某边防守备师师部报到,并留在了师医院。

师医院坐落在靖西县城东边的一个山坳里,向东背山而建,是为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而组建。在战争期间医院承担接收前方伤员、就地抢救伤员、后方转送伤病员的任务。中越战争结束后,师医院还需为坚守在 152.5公里边境线上的官兵服务,承担当地驻军的医疗及保健工作。到1987年,中越边境线上仍有几份硝烟。我们医院除收治常规的伤病员外,经常还需抢救边境线上送过来的枪击伤、地雷炸伤等各种因素所致的伤员官兵。

我到医院上班不到一个月,那天我在门诊值班。傍晚时分,整个门诊楼异常安静,我和值班护士正在欣赏医院前面的风景。

眼望东方,医院前是一条水流不息的小河,再前行约1KM是一片以山为背景的竹林,和竹林影映中的村庄。医院周边稀罕的带有泥土的几块土地,是老百姓种植的地瓜、玉米、毛豆等。太阳余晖照耀下的竹林、竹林中升起的袅袅炊烟、暮归的老牛和老汉、小河边清洗衣服的姑娘们……画面似人间仙境,一派祥和,已看不到战争留下的任何伤痕。

“嘀、嘀、嘀……”突然传来急促的汽车鸣笛声,打破了门诊部的宁静,紧接着一辆、二辆、三辆……军绿色的救护车和吉普车急驶而来,停在了门诊楼前的广场上。这是我从未曾见过的场面,只感到惊恐而不知所措。但值班护士镇定地说:“快,来伤员了!”并对着卫生员大喊:“快,推个担架过来~”

果真如护士所料,来伤员了。但推一个担架不够,因为来了三个伤员。从吉普车和救护车上跳下来几个鲜血染红了军装的战士,他们再分别从吉普车上抱下来的、救护车上抬下来的三个伤员,更是血肉模糊,其中一个已神志不清。这么多伤员仅凭我们几个值班人员是无法处理的,更何况作为值班医生的我早已紧张得双腿颤抖、惊慌失措,是护士沉着地拉响了紧急报警器。紧接着,医院领导、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护士等约10人的应急抢救分队跑步赶到门诊部,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抢救工作中……

三位伤员都是被地雷炸伤,指导员伤势最重,将他从救护车上抬下来时,他已全身血肉模糊,处于休克状态,左下肢被炸断、还有头部面部受伤,创面出血不止。两位小战士,其中一位右下肢炸伤,另一位炸伤了双眼。

门诊楼和住院部通宵灯火通明,手术室里抢救工作在紧张地进行中。经清创、止血、手术、输血……两位小战士,一位截去了右下肢,一位双眼失明,但都保住了生命,而那位大学毕业才两个月的连队指导员,却再也没有醒来。

指导员失血太多,创面出血不止,更要命的是:配不到相配的血型。深更半夜,山坳里吹响了紧急集合号,全院医护及后勤人员、卫训队学员和新兵连战士100多人紧急集合为指导员配血,可惜最终未能找到配对的血型。

指导员牺牲了,他不是牺牲在战争年代,但是由战争时期埋下的地雷炸死的。战争已结束,而在边境线上埋下的地雷还未来得及清除。这次是因为边境线上一名老百姓上山砍柴,不小心陷入雷区,指导员带两名战士去营救老百姓,结果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指导员走了,最后是我们的护士痛哭着给他化了装,整理好军装……我们再陪同他悲痛欲绝的父母将他送进了靖西烈士陵园。

随着我到医院工作时间延长,目睹的不幸事件随之增加。

又有一天,从另一个边防连队送来两个伤员,还是地雷炸伤。真让人痛心啊!事故的过程竟然是:边境哨所旁战壕外有一串野生香蕉熟了,一位入伍不久的北方小战士没吃过香蕉,他好奇去采摘香蕉,不料进入了雷区,踩响了地雷,副连长为了抢救那个战士,过雷区,又踩响了地雷……副连长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副连长牺牲了,他是为抢救无知的小战士而牺牲,也是因为战争遗留下的地雷而献出的生命。这是一位新婚后归连队不到半个月的新郎啊!来到部队为副连长送行的新婚妻子痛不欲生,又是在医生护士的搀扶下将副连长送进了烈士陵园。

靖西烈士陵园,就在绕过医院后面山坡的那个山坳里,这里是1116名20岁左右的小伙子的长眠之地。他们是1979年2、3月期间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军人,还有个别是战争结束后因战争遗留问题所牺牲的战士,他们中最年轻的只有18岁。大部队早已撤退,而这些花季少年在这里一睡就快40年。快40年了,大家仍在惦记着他们!

其中的江恒游烈士,生前为侦察队队长,84年他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壮烈牺牲。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未婚妻仍撰文祭英雄——《三十二年祭》,催人泪下!

1992年边防守备师医院解散时,本以为所有人都急切想离开这偏僻的小镇,但一位护士却选择了离靖西最近的地方安置工作。她的理由很简单,她的哥哥在1979年3月的战争中长眠于此,她不忍心将哥哥一个人留在此地,她希望能经常来拜祭哥哥。

现在每年的清明节,无数的妻儿、兄妹、战友们想念他们,不远千里来到烈士陵园拜祭我们的烈士,再唱《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风采》.......

靖西,目前已是山川秀美,素有“小桂林”之称的旅游胜地。而对于曾经战斗、生活在这里的战友们,靖西的意义远胜于此,这里不只是旅游胜地,还藏存着他们别样的情怀!

历史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芳华》勾起了大家对快过去40年的那场战争的回忆,也勾起了我对30年前那段“别样年华”的回忆……

【作者简介】王春莲,女,60后,籍贯湖南益阳南县。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职业医生,业余作者。现居广州。

延伸悦读

大观园‖王春莲:天河公园(散文)

再回首‖王春莲:回乡散记(散文)

再回首‖王春莲:靖西,魂牵梦萦的地方

再回首‖王春莲:灵魂深处是吾乡(一)

再回首‖王春莲:灵魂深处是吾乡(二)

再回首‖王春莲:灵魂深处是吾乡(三)

再回首‖王春莲:灵魂深处是吾乡(四)

再回首‖王春莲:灵魂深处是吾乡(五)

再回首‖王春莲:灵魂深处是吾乡(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