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体育公开课评课稿模板
本文由体育教师大本营筱筱老师整理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听课评课中,往往只从教师一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这样很难准确、科学、全面地对一堂体育课进行衡量。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既可能影响听课评课的效果,还可能对多数教师产生误导,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体育课的听课评课过程中,首先就应明确体育课,到底应该听评什么,也就是说,听课评课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依小编所见,具体说来,一堂体育课的听课评课必须综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看课堂上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课时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体育课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达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娱乐学生身心的目的。但要使学生按受知识、积极思考、自觉练习教学中所传递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堂好的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基础知识必须是先进的,科学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的搭配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组织的好的教材内容,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学起来也容易理解、掌握和应用。
许多听课评课在这方面更是不够重视,或者根本就忽略了这方面。诚然,不少学校场地器材已基本完善,但是也有大量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不能达到要求,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听课和课后评课,更应视这方面的分析评价,主要应看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运用现有场地器材的能力,以最大的可能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学生分组轮换,器材分配是否合理,还要看教师使用器材替代物的情况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教师想方设法在场地器材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搞好体育教学。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要科学地听好、评好一堂体育课,既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看课的内容安排是否适度,课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充分运用场地与器材,以及一堂课运动密度、运动量大小等方面。以引导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去发现一堂课的成败得失,使教师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三篇评课稿,记得点赞和收藏哦!
作为年轻教师,这节课虽然还有几点不足之处,但亮点比较明显,教学过程设计流畅,组织教法合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得到比较好的体现,达到了预期效果。课前准备充分,对课堂的组织驾驭能力比较强。但教材细节的处理、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
本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以合作学习为目标,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练习,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到知识,发展体能,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锻练。
通过两人合作,内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课堂中合作,延伸合作精神到课外,来完成教学目标,教材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民间传统项目来处理合作教学内容,比较合理、科学。
根据新理念,运用新教法,其中一些很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教师以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积极参加到学生游戏练习当中,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产生了很好的教与学互动。
这节课的内容是拓展练习,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衔接有序,使观者清楚的明了设计者的教学主题,尤其是三个方面更为突出:
体育教学课堂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特殊课堂,教学环境的多边性与学生技术的不稳定性使我们的教学课堂充满着许多能预设但未知的可变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会干扰我们的教学程序,也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降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蒋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处理得非常细致和周到。在引入课堂活动时,蒋老师用了青海玉树地震中官兵们齐心协力救助被埋人员的事件,启发学生要团结和齐心,才能获得成功。在做活动示范时,蒋老师组织合理,示范到位,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和强调重难点,通过和几个学生的配合,把四个活动展示得非常清楚,营造了一个令人放心并使人跃跃欲试的课堂氛围,还体育课堂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队列调动是体育课堂的一大特色,多变的队列变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是考验师生配合的一大难题。蒋老师的这堂课中依次出现了:四路体操队形做韵律操热身,四路横队集合讲解、小组分散完成活动等队型变换,令人目不暇接。但蒋老师在每一个队型变化之间只用了几个简洁却准确的指示性口令和动作就快速地调动了队伍,整个场面井然有序、收放自如。由此可见,蒋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非常强,值得我们学习。
现今的教学机制一直提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行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通过合作性的学习提高同伴间的交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这种教学方式如果操作不当,对于心理年龄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很容易成为一种无组织的散漫行为。可是,蒋老师在学生的活动前先指定组长,并清楚的告诉每位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并身体力行,在活动过程当中指引学生解决出现的难题,给出合理的处理方式。
纵观这堂课,学生的学习节奏紧凑,技术难度较高,练习密度偏高,但是个别环节的危险系数较高,如果不是自己一直带上来的班级,将无法实现这样的教学强度,所以其他老师在模仿时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节课当中,我留意到了每个小组里都存在个别被忽略的学生,或许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不够强,但是如果老师在活动之前渗透组内要照顾弱势成员这种观念,效果会更好,他们也能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这是本课的一个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