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ellhll李华丽: 原来你是潮州人。我20多年前,做企业的时候,去过潮汕的潮阳镇做生意。当年...

回复@ellhll李华丽: 原来你是潮州人。我20多年前,做企业的时候,去过潮汕的潮阳镇做生意。当年在潮汕的老板家里吃饭,发现只有男人才能上桌。女人们要做好饭,给男人吃。要等男人们都吃完了,才能坐上桌吃剩饭。男人们喝茶,聊天,玩,啥事不干。很多事情都是女人再干的。生意上,女生做的事情也不少,收货,理货,发货啥的。男人们似乎只管喝茶,交朋友。但实际上的事情,做得很少。地位似乎是皇帝一样,天生的。但潮州的男人们都很自豪,说潮州的女人最好。当然,这些老板如果没有做生意,闯出一片天地,也会被人瞧不起,我知道的潮州老板还是外出到处拼搏的。老乡也很团结。
你家的故事,非常的典型。现在很多父母,爱儿女就跟你们家宠儿子一样,把孩子全宠变废物了。其实,真爱孩子,就是要对她狠一点。你父母无意中做到了我的新教育要求。现在的家长,就要学当后母后爸,才能把孩子培养出来。把孩子当爷,将来培养出来的,就都是你弟弟一样的人了。不怪你弟弟天生就不成器,实在是父母和家人,从小把他宠坏了,让他变得无能的。//@ellhll李华丽:回复@清一山长:谢谢山长分享。
看了心里唏嘘不已。虽然是河北,但和我出生地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氛围很像,和我的成长经历很像。

潮汕地处粤东,有很强的地方色彩,代代相传的地方习俗和节日,让重男轻女的观念始终保留不动摇。祭神、婚嫁、丧葬、宴请、扫墓、族谱,这些是每家每年甚至每月都在反复参与的事情,全部是以男为贵,甚至部分女子不得参与。在家乡,没有儿子,就是矮人半截,因为没有后继男丁可以参与这些需要男士参与的活动。

爷爷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年轻时在家乡是有名望的人;爷爷的六个子女全部要生到有儿子为止,包括我的父母。我一直记得妈妈说的场景:爸爸看到二妹出生时,坐在门口抱头痛哭。二妹已经是这样,更别说,我还有三妹四妹。

我看到爸妈的不易,也和爸妈承担起这样的不易。4岁会烧柴火煮饭,几个妹妹由我带大,我的童年没有玩乐,只有责任,没有周末假期,十岁不到就开始做手工赚钱补贴家用。最开心的是奶奶偶尔心情大好,能松绑了我背着妹妹的肩带让我歇一歇,最害怕的是和伙伴在外面玩晚回家妈妈的板子,最无奈的是冬天里三餐一家人的碗筷锅铲。

很小很小,我就在心里下决心,我要出去,一定要出去,所以很用心读书。初中时候,我的窗口5点多就有灯光,那是在学英语,邻居赶早市卖菜的叔叔说,我比他起得还早。我是拼了命地学习的,哪里需要爸妈监督,哪里需要老师激励,学会了书本的还担心掌握不好,课外练习做了一本又一本;自己对哪科成绩一般,想破脑袋地去找科任老师的优点,看怎么能喜欢上这个老师,然后学好这一科。

后来我终于如愿地考上了理想的学校,离开了家乡;三个妹妹,也都一样,虽然她们责任没有老大的多,但重男轻女的氛围,农村人的闭塞,姐姐的示范,让她们也竭尽所能读好书,然后离开。最终,我们都做到了。

最小是弟弟,从小集四个姐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宠爱于一身,想什么有什么,别人有的他一定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尽量去给他,就是觉得,我们小时候没能有的东西,让他有了,就好像是对我们自己童年的补偿一样。

结果如何?我们几姐妹学业都好、事业有成、家庭不错,弟弟初中都没读完,实在读不会。出到社会,让社会教育吧,什么结果?当然很多问题,最后都是找了爸妈给他兜底,爸妈兜不了的,就来找我们几姐妹。

四个女儿自懂事就在回报爸妈,弟弟一直到现在都在索取。爸爸一谈及弟弟就生气,妈妈一谈及弟弟就掉眼泪。我和妹妹都曾问爸爸:“现在对比我们和弟弟,还会想一定要生儿子吗?”爸爸说:“哎,就算是这样,也是要儿子的,你不懂,这是周围的实际,必须要的。”

这样现实,还是这样的观念,可想整个环境的情况。

爸妈重男轻女,在我很小的时候把过多的东西让我承担,我没有童年的自由,不管对不对,弟妹挨打我一定有份,弟妹受伤跌疼哭了我也要受罚,就更别说分到一些爸妈温情的疼爱,前几年和妹妹说起小时候爸妈的一些做法,还会难过。所以,以前我跟爸妈是不亲的,有怨,有评判。上了慧心课,在刘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疗愈自己,也疗愈了和爸妈的关系。

现在想起爸妈,是爱和感谢。没有这些经历,我就不是现在的我:有学问,有能力,财务自由,更重要的是心的自由。所以,就像这篇文章写的一样【在命运这条线上,开局不利的女性们,以不同的方式找回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环境,就像淤泥,让女儿长成美丽的莲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