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于“权术”的晚清忠臣:把上司玩弄于股掌之间
太平天国
一场太平天国,使以曾国藩为首的汉臣集团趁势崛起。他们之中,胡林翼去世最早,这使他身后的名气远不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其实,如果假以时日,胡林翼一生的功业建树将不在他们之下。
胡林翼(1812—1861),晚清中兴名臣,和曾国藩是湖南老乡,年龄相仿,步入仕途的时间也相近。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进程中,两人精诚合作,成为亲密战友,共同统帅湘军,为清王朝力挽狂澜。
胡林翼
尽管如此,无论出身、性格,还是作风、为人,胡林翼和曾国藩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曾国藩出身普通农家,胡林翼则是官宦子弟;曾国藩资质平庸,甚至有些笨拙,胡林翼却是天纵英才,聪慧机敏,行事果断。
二人都是大清忠臣,但曾国藩在为国尽忠的同时还存着一点“私心”,最明显的就是对弟弟曾国荃的种种偏向,甚至默许曾国荃在天京城破后大肆抢掠。相比之下,胡林翼做事很少虑及家族和亲人,真正做到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死而后已。因此,后人评价胡林翼比曾国藩还要“忠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纯之人,身上还有另一个标签:“权术” 。
想在晚清官场做一番事业,不精于权谋是不行的。曾国藩一再声称自己不善权术,但也并不乏权术和手腕,比如对王九龄的借刀杀人,对何桂清的落井下石,出手又重又狠。然而多数时候,曾国藩更崇尚“拙诚”,以自己的一片诚心感化别人。
和曾国藩不同,胡林翼对权术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只是,曾国藩用权术除掉异己,他则用权术笼络人心。曾国藩是偶尔用之,胡林翼则一用再用,乃至竟因“善用权术”而遭到非议。
湘军
湘军早期有位名将罗泽南,此人虽是穷秀才出身,打仗却是用兵如神,几乎百战百胜。胡林翼的功名远高于罗泽南,但对罗却是毕恭毕敬,拜为老师。后来,罗泽南战死,接班人是湘军名将李须宾、李续宜兄弟。胡林翼对二人关照备至。李氏兄弟在前线带兵,胡林翼就专门派人将其父母接到自己府中,如同对待亲生父母一样赡养他们,公务再忙,每天早晚都去问安。又写信宽慰二李,让他们不要有后顾之忧。李氏兄弟因此感激涕零,“愿尽死力”。
湘军另一猛将鲍超,出身贫寒,又不识字,是个纯粹的武夫。但胡林翼对他绝无歧视,还与他结为异性兄弟。在胡林翼的培养下,鲍超成为后期湘军第一名将。鲍超贪财好货,胡林翼因此在金钱上对他非常大方。一开始,鲍超的队伍军纪很差,打胜仗之后往往纵兵抢劫。胡林翼得知后并不生气,而是细问鲍超家里需要多少钱,然后就给他家按月寄银子。从此,鲍超的军纪好了许多,对胡林翼更是感恩戴德。
当然,胡林翼对待部下,虽有“权术”之嫌,但也不乏真诚。他为国惜才,对部下尽量以诚相待。然而,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官文,胡林翼却真正把“权术”用到了极致。
官文
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军元气大伤。胡林翼抓住机会,指挥湘军拿下武汉,接着又乘胜追击,几天内就收复了湖北全境。在此之前,他已被朝廷任命为湖北巡抚。
和曾国藩不同,胡林翼在权力面前从不谦退。他打算在湖北大干一场,对湖北进行全面治理整顿,使之成为湘军的大后方。
但是,要想在湖北充分施展,胡林翼必须先搞定一个人,就是湖广总督官文。
官文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内务府,贪婪成性,一身官场陋习。咸丰五年四月,胡林翼刚被任为湖北巡抚,朝廷就把时任荆州将军的官文升为湖广总督,显然是要用旗人亲信来牵制胡林翼。
晚清官场图
对于官文,胡林翼早就了解。他曾在给同僚的信中说:“(官文)忌刻倾险,尽是内务府气习”,专会溜须使坏,嫉贤妒能。他手下的人也多是无耻之辈,心中根本没有国家,整天只想着横征暴敛,与民争利。
所以,两人刚刚上任时,关系十分紧张。虽然那时湖北尚未平定,胡林翼管江南,官文管江北,职权尚未交叉,但已经彼此敌视,势同水火。关系最紧张时,官文主动登门拜访,胡林翼竟拒而不见。
可是眼下,湖北已定,胡林翼要想一展抱负,就必须解开这个朝廷戴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
一个是正人君子,一个是奸邪小人。胡林翼要摆平官文,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把他赶走,二是和他斗争。
可这两条路都走不通。斗争会造成内耗,让官文和属下处处难为自己;就算把官文赶走,朝廷还会再派一个旗人过来当总督,因为这是朝廷的既定政策。而官文在旗人官僚中还不算最坏的,虽然自私贪婪,但毕竟胸无大志,只图荣华富贵,比较好摆平。赶走这一个,还可能来一个更坏的。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胡林翼脑筋急转弯,决定笼络和利用官文,让他成为自己的提线木偶。
太平天国作战图
于是,在咸丰六年拿下武汉后,二人的关系突然有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史料记载,湖北平定后,胡林翼去见官文,当着他的面向下属宣布:以前我和总督大人有矛盾,现在两人见了面,从此冰释前嫌,如果谁再敢对我说总督大人的坏话,我就要治他的罪!官文听了非常高兴。
紧接着,胡林翼每月从盐税中抽取三千两银子,作为总督府的“公费”,稍后又将荆州的竹木税盈余划归官文。见财眼开的官文自然满心欢喜,主动和胡林翼“约为兄弟”。
为了笼络官文,除了送银子,胡林翼还采取了“夫人路线”。官文是个草包,大小事务都由其小妾和家丁管理。所以胡林翼千方百计讨好官文的小妾,让自己的母亲认官文的小妾为义女,家人往来十分热络。这位小妾也很明事理,经常对官文吹枕边风:“你懂得啥呀,你的才具见识,怎么能和我们胡大哥相比?不如都照他的意思办吧。”而官文也就乖乖照办。
除此之外,胡林翼在湖北凡有功劳,都会让官文沾光。湖北的大小战事,官文的江北官军基本没出什么力,但胡林翼每次向朝廷报捷,都会首先表奏官文的“战功”。以至于官文后来竟因此封侯拜爵,可谓“躺赢”。
送银子,让功劳,吹枕边风…..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官文怎么招架得住?于是,官文和胡林翼“团结如一人”,而胡林翼名义是巡抚,实际却可以行使总督的权力,湖北的军政大计均由胡林翼决断,官文只是签字盖章而已。
在胡林翼的治理下,湖北局面焕然一新,成为湘军可靠的大后方,为全国战事提供了有力支持。
曾国藩
此外,由于胡林翼是汉人,有些话不好对皇帝直说,就找官文为他代言。在这种事上,官文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由于咸丰一直不放心曾国藩,虽然命他练兵平乱,却迟迟不给他督抚实权,只让他当救火队长。他名义上是二品侍郎,在地方官场却处处受气,湘军往往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还要在各省之间来回奔波。
幸好有胡林翼替他苦心筹划。咸丰九年秋,石达开进军四川。胡林翼感觉这是给曾国藩谋取督抚职位的大好机会,就写信劝说官文一起上奏,建议朝廷任曾国藩为四川总督,带兵援蜀。
咸丰帝
为了说服皇帝,胡林翼要求官文这封奏折必须用心撰写,务必为曾国藩争取到总督职位。而官文也十分听话,果然精心措辞,写了一封奏折,将授予曾国藩总督的理由说得十分充分。
然而,固执的咸丰连亲信的话也听不进去,仍不想让曾国藩当总督。这样一来,曾国藩入川之后,又会重演过去被地方官员排挤的经历。何况胡林翼和曾国藩都知道,石达开这次入川,表面声势浩大,实际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于是胡林翼转而怂恿官文再次上奏:不让曾国藩入蜀,而是留下来与胡林翼合军一处,收复安徽。
官文还真是和胡林翼“团结如一人”,马上又老老实实按胡林翼的口径写了一封奏折,说服咸丰取消了让曾国藩入蜀的计划,而让他与胡林翼合攻安徽。曾国藩终于摆脱了西上四川、客军受气之苦。
曾国藩议事图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无论笼络部下还是操纵官文,胡林翼的目标都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资源,尽快平定天下,解民倒悬。他和曾国藩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都以天下为己任,只是在具体的手段上有所差异。用他的话说,就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他的“权术”,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高超的交际手腕,用于协调湘军内部、湘军与朝廷以及满洲权贵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曾国藩是“湘军之父”,那么胡林翼可以称为“湘军之母”。没有胡林翼的苦心调护,湘军可能早就四分五裂,要么被太平军消灭,要么被腐败不堪的绿营军吞并,整个历史也将改写。
曾国藩对胡林翼评价极高。他知道胡林翼的“权术”是出于公心,在人品和修养上却是“着诚去伪”的君子。两人“事事相顾,彼此一家”,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和知己,天下滔滔之际,共同成为湘军和朝廷的中流砥柱,在污浊的晚清政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可惜,太平天国还未完全平定,胡林翼就因积劳成疾去世了。尽管只活了五十岁,去世时却如八九十岁的老翁。他死时的身份只是巡抚,却和林则徐、李鸿章一样,获得了“文忠”的谥号,这是清廷对他功绩的肯定。可以想见,如果天假以年,胡林翼定将在历史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参考资料:《清史稿》、《湘军记》、《胡林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