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笔记||对历史的思考比历史事实更重要
我最近写了一篇《历史教我们学会洞察人心》,讲了这个问题。我们学习历史,不是去机械地记忆历史事实,而是要从中有所感悟,指导我们今天的思想和实践。
古今中外,历史事件数不胜数,没有人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能把所有的时间、地点、人物全部记住。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但是这些事情却能引起我们思考,这才是历史的意义。我们对历史可以做哪些思考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正确理解爱国主义》,读了的朋友可能知道。例如,“五四”时期,中国明明是一战的战胜国,德国侵占的中国山东主权,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劫夺。爱国青年发起了示威游行,大家还号召抵制日货。我们光记住那段历史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思考。例如,当年抵制外国货的做法,今天为什么不能继续搞?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时代是变化的,我们不能机械地套用历史上的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一百年前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没有那么紧密。日本这样的国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非常依赖国外的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我们只要不供给他们资源,不要他们的产品,他们的经济就会崩溃。用这样的方法,当然可以起到抵制的作用。今天不一样,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和外国的经济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盲目地抵制外国货,其实有时候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有的商品,我们认为是外国货,其实也有中国同胞的劳动在里面,我们可能参与了技术研发、零件的生产、部件的装配或者商品的销售等等。你把它当外国货抵制,损害的不还是中国的利益吗?如果说我们抵制外国货是爱国,那这些和外国货有关的中国员工,他们都是卖国贼吗?大国要有大国心态,如果动不动就煽动大家抵制外国货,甚至打砸抢,名为爱国,实为害国。
历史上的有些方法不能在今天继续使用,因为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要随着改变。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其他大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了一个机构,叫独联体。到了新世纪,土库曼斯坦宣布放弃正式成员国资格,后来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也退出了独联体。我们不是要记住独联体什么时候成立,曾经有哪些国家,今天有哪些国家退出。记住那些东西,顶多可以应付历史考试,对我们自己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思考的是,独联体为什么不像原来的苏联那样有凝聚力,还有独联体的继续分裂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些问题。独联体只是加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联系而成立的协调机构,它只是一个国际组织,不是独立国家,当然不会再有凝聚力。而且,为什么独联体没有存在感,还有几个国家要退出呢?原来,独联体刚刚成立时,大家对苏联还有些怀念。可是国际关系不能只依靠情怀,还得互惠互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不景气,自身问题都很多,没有能力给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支援。这些小国只是畏惧俄罗斯比它们强大,惹不起,心底里不愿意继续依附俄罗斯的。只要西方国家给一点小恩小惠,它们当然会倒向西方。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不管是国际关系,还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要依靠感情和利益两个纽带,这两个因素互相作用,关系才能维持下去。独联体刚刚成立时,依靠的是大家对苏联的怀念,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情会淡薄。你不能让那些国家获得实际利益,它们凭什么还要对你一心一意?国际关系就要考虑利益,感情用事是行不通的。不光国家之间是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不也是这样吗?你光用感情去绑架别人,别人跟了你只会吃亏,不会受益,凭什么还和你亲近?
学会从历史中思考,理性地分析问题,指导今天的思想和实践,那比机械地记忆历史知识要有意义得多。
李灿,生于1987年8月。湖北竹山人,祖籍湖北英山。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发表在《演讲与口才》《堵河》《交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