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各穴治症185法
第十二章、针灸各穴治症185法(精华)
1.溺水急救:用三寸针会阴穴对着心脏方向下针,水会喷出来。
2.壮阳穴:常灸关元。
3.膀胱问题:中极
4.所以肠胃病:中脘、足三里。
5.降气化痰:天突穴
6.打通任督二脉:水沟穴(人中),无凹陷没儿子。
7.便秘穴位:支沟、照海、天枢
8.痔疮:长强,对准身体里斜刺,一寸左右。孔最、秩边,可灸可针。
9.退烧穴:大椎放血或艾灸。
10.扁桃体发炎:商阳、少商放血。
11.中风急救:针人中,手足十宣、百会、涌泉放血。
12.乳房肿块:初期天应灸,很大红肿:针肩井,对侧足三里。
13.人中:水沟是平的代表没有儿子,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中风,下针。
14.久咳气喘、甲状腺肿块:中府透云门,灸膻中穴。
15.流鼻血:天府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没有止住,下侠白,加强效果。
16.咳中带血:咳血代表有炎症,很热,舌苔黄,口渴,下孔最。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
17.喉咙痛:列缺,阴茎痛
18.心律不齐、肺虚、久咳:太渊
19.乳痈(肿块):鱼际
20.手有三个动作,第一手不能平抬起来,大肠经问题;第二手不能梳头,三焦经;第三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西医说五十肩,就在大肠合谷、三焦、小肠经上治,虚实看病多久,在改经的子穴、母穴上下针即可。
21.风湿关节痛:三间透劳宫,手不能握。
22.青春痘:艾灸合谷、曲池
23.上牙痛针合谷(牙痛合谷);下牙痛针内庭,近取穴颊车。
24.手扭伤、腰扭伤、落枕:手三里
25.长久肩痛:曲池、臂臑。
26.狐臭:肩髃透极泉
27.鼻炎、鼻窦炎、鼻塞:迎香透内迎香,通天、灸上星。
28. 甲状腺亢进:远取穴取少海,近取穴用人迎、照海、列缺、天突,是治疗甲状腺大脖子用的穴道。
30. 脖子很硬时,坐立不安,远取穴用后溪、申脉,没好再用近取穴膀胱经的天柱、大抒穴,治疗很强的两个穴道。
31.中风八大穴:百会、肩髃、曲池、风府、人中、涌泉等,合谷透后溪,可以使手张开,舌强不语针风府。
32.面部中风:脸部中风、口歪眼斜、失语等,地仓透颊车。合谷、瞳子髎,人中、承浆定位。
33.长高三穴道:身柱,灸完太乙、滑肉门,胃口大开,再灸身柱,会长的人高马大。
34.偏头痛:太阳透率谷。
35.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时,鹤顶、两个膝眼、呈八字形,胆经阳陵泉透脾经阴陵泉,用三寸针,五穴四针可治疗所有膝盖问题,风湿痛、扭伤、肿胀等。
36.水肿、腹水:水分、水道、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穴)。
37.膝盖冰冷:阴市穴。
38.止痛消炎:梁丘穴,膝盖受伤、摔破、红肿、青春痘、腹泻、胃痛。
39.阑尾炎:足三里下约一寸,阑尾穴。
40.糖尿病、五十肩针灸:条口透承山,也专治五十肩,肩膀抬不起来,肩周炎。条口治脚麻(病人踩在地摊上都不知道)。灸消渴穴,确诊穴。消渴嗜饮:行间。糖尿病也可阳池透到大陵,是很有名的穴道。
41.丰胸、导痰:丰隆穴
42.急性结膜炎:陷谷透涌泉。
43.胃经头痛好几年:对侧解溪下针,虚症在母穴上治疗。
44.早上脸肿:陷谷穴。
45.动脉血管阻塞:针厉兑,井主心下满。
46.预防中风、手指麻:长灸足三里。
47.失眠:灸三毛穴(血虚)、安眠穴,泻神门,补复溜,心俞、巨阙。
48.脾虚生虫:大都、百虫窝(奇穴),血海下一寸,有压痛里面有虫,下针疼痛就好了。
49.胃心胸疾病:公孙、内关治疗任何胃病、心脏病、肺病、胸部的问题,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都可以下针治疗,立竿见影。
50.肚子鼓胀:公孙,腹泻泻之,鼓则补之(下针后向上提)。
51.膝盖内侧痛:新痛商丘,久痛大都。
52.月经痛:灸或针三阴交、血海、关元。
53.月经不止:针隐白
54.老年性皮肤瘙痒:血海穴(妇科大穴: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
55.手拿不起东西,不能握拳、急性腰、颈、胸、背扭伤:大包穴
56.心脏虚症(脸色苍白):补少海(心经母穴),心实(脸颊泛红、壮热):外关透内关,泻神门(心经子穴)
57.心脏病急救大穴,心脏停止跳动:下关元、巨阙、少府(手解穴)
58.督脉的久痛:小肠经的母穴后溪,肩膀,肩、项、肘臂长期的问题。
59.不出汗:腕骨(小肠经原穴),开四关:合谷、太冲、曲池,会流汗利尿,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
60.不能扭毛巾(主妇手):养老透间使,养老穴主治视物不明,眼睛问题。
61.止利穴:肠关(腹痛、肠绞痛)
62.手臂没有力气,皮肤生疣,扁平疣:支正。
63.身上长疣:小海穴,小肠经的实症
64.痛在臑俞三天,就下小海,痛三个月就下后溪。
65.肩膀酸痛的近取穴,项强(脖子痛,太阳病项强,高血压项强,瓣膜闭锁不全项强):肩外俞。
66.耳鸣、耳脓、中耳炎:耳门(三焦经)、听宫(小肠经)、听会(胆经),翳风(牙关痛、白内障、偏头痛)。
67.角膜炎、眼红肿:攒竹、眉尾、瞳子髎(太阳穴)、耳尖,四穴放血。
68.近视眼科:光明、养老穴。
69.后项强痛,脖子酸:天柱
70.骨折:骨会大杼、胃经郄穴梁丘。
71.背发脓痈:灸风门。脖子强硬,褥疮灸也可以。
72.红斑性狼疮:心俞、肺俞、肝俞。
73.血癌:督俞,第六椎压痛。
74.贫血、瘀血:血会膈俞,活血化瘀的穴位。病人口渴,但不想喝水,身体里有瘀血。
75.胆结石、肺痨:胆俞、日月,第十椎压痛。
76.胆绞痛:中渎。胆石穴有压痛。
77.消渴穴:第八椎下,确诊糖尿病的穴道。
78.肺结核:膈俞、肝俞上灸,吃杏仁。
79.风湿、关节炎:脾俞
80.胃病问题,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胃痉挛(点刺放血):胃的背俞穴,第十二椎下外开一寸半,可以俞募治疗,募穴中脘,再扎胃俞。会郗治疗也可以,胃的会血中脘、胃经郄穴梁丘。俞募加会郗,最后足三里,治一切胃病。
81.腰痛、阴部治症、赤白带、大肠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八髎穴。
82、上髎穴:助孕穴;阴茎痛:次髎;助孕、白带:中髎;高血压、大便下血:下髎
83.膏肓痛:膏肓穴放血。灸上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嘴巴燥渴、干裂、胸腔气很旺,再灸关元,将气往下导,再灸足三里,导入脚底,脚热不会得癌症、心脏病、中风,起死回生妙穴。
84.肿瘤、肿块的根:痞根穴,也是诊断肿瘤治好没有的穴位,将根除掉。
85.痔疮有名穴:秩边,可下长强、孔最(肺经郄穴)、温溜(大肠经郄穴)、承扶。
86.放血去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委中(膀胱经的合穴,也是母穴,补井当补合)
87.淋巴肿大(腋下肿大):委阳
88.带状疱疹:首尾灸。
89.脚无力、扭伤、腿抽筋:承山透针到骨边。
90.尾椎骨受伤:新伤在承山穴的青筋放血
91.脚不能走路、跑步、无力:飞扬
92.项强背痛、后跟痛、腰腿痛:昆仑(孕妇下针会落胎)
93.白天发癫病:灸申脉;夜间发癫痫:灸照海
94.不能久站:金门
95.胎位不正:足窍阴
96.顽固头痛(头顶痛、中风):涌泉
97.脑震荡:然谷放血
98.肾结石诊断:太溪穴一带有压痛。
99.脚后跟痛:左脚后跟痛扎右脚水泉,六味地黄丸
100.肾虚:复溜、肾俞、京门
101.一切的喉病:照海、列缺(喉咙痛、扁桃体发炎、甲状腺肿大、咽炎),天突,天应放血。
102.大便不出、水肿、腹胀:灸关元、复溜(肾经母穴补)
103.肚脐以下消炎、解毒、镇痛穴:筑宾;肚脐以上消炎:曲池
104.皮肤病、全身皮肤痒:合谷、曲池、筑宾、血海、三阴交。
105.水肿病:肾脏病下半身水肿,小便滴滴答答,水分、天枢、水道;
106.腿、脚水肿: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107.脸肿:承泣、四白、巨髎
108.心脏止痛:郄门(心包经郄穴)
109.专治手麻:间使(心包经母穴)
110.止吐催吐:内关(心包经络穴)
111.脚后跟痛:对侧大陵(原穴)透压痛点下针。
112.通生死桥:14岁以下小儿高热大热,外关透内关,单刺不留针。
113.小儿受到惊吓:揉耳轮(眉宇间有青筋);眼珠往上吊,揉耳轮时往下拉拉,反之向下拉拉;眼珠在右边,揉耳轮时往右侧拉拉。
114.三种背痛:痛在督脉,扎后溪;痛在膀胱经上,虚症委中,实症束骨;背痛在十四椎以下,带脉位置;上胸肋痛在阳维脉,针外关,配合临泣穴。
115.手臂不能举,不能梳头,不能吃到嘴里:清冷渊
116.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肿块:臑会、肩髎,远取穴取少海,近取穴用人迎、照海、列缺、天突,多吃海带海藻。
117.脖子强硬:也可远取穴用后溪、申脉,没好再用近取穴膀胱经的天柱、大抒穴,治疗很强的两个穴道,胆经的风池,督脉风府。
118.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东西:先对侧合谷,再下关、颊车、翳风。
119.胃痛:两眉之间,印堂痛:中脘、眉菱点(阴陵泉下一寸)。
120.偏头痛:太阳透率谷,先针合谷。
121.眼睛近视,视物不明或眼痛,白内障:阳白透鱼腰
122.风一吹流眼泪:头临泣、目窗
123.风寒、项强、脖子僵硬、鼻子不通:风池、风府
124.解胸中瘀血:肩井下半分,对侧足三里,将胸腔瘀血导下去
125.一般肩项强硬、脖子酸:后溪、申脉,还有一点痛,再肩井、足三里
126.胆结石,胆汁不通:扎背后胆俞,正面日月。
127.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腰酸、耳鸣、水肿:扎肾俞、再扎京门,一寸左右,配合命门穴。
128.督脉外开五分处痛,腰痛的一种,上下痛是华佗夹背,腰痛一圈:足三里+足临泣。
129.带脉的病,眼科的病、妇人乳房硬块、按时间发病:足临泣(胆经本穴、子穴)
130.中风、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肩髃、环跳,骨生病环跳痛,骨之始。
131.脚膝盖麻木不仁、膝盖无力、中风瘫痪:风市三寸针、阴市
132.全身的筋、中风、抽筋、膝盖不能屈伸、脚抽筋:膝五针,阳陵泉透阳陵泉效果最好。
133.胆结石痛:胆石点有压痛,下针,配合日月、胆俞。
134.发狂奔走、抽筋、脚痛:阳关
135.狂犬病:在咬伤处隔姜灸,同时灸外丘,被蛇、黑蜘蛛、猫咬伤同治。
136.骨髓、筋骨病、腰扭伤、白细胞减少症:绝骨透三阴交,脑为髓之海。
137.脚踝裸扭伤:商丘透丘墟,专治脚扭伤,两条大筋下穿过。
138.急性脚扭伤:解穴
139.脚皮特别干:地五会,对乳房硬块有效。
140.偏头痛很久:对侧侠溪(母穴),虚症为补。
141.睾丸下坠、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疝气:大敦(井穴、本穴,子宫下垂掉下来,睾丸旋转,月经过多)
142.肝痛、急性肝炎、胸肋痛:行间(子穴,实症泻之,肝有积、胸肋痛、人发黄)
143.开四关确定疼痛点:全身痛时,合谷(气脉)、太冲(俞穴、原穴,血脉,妇人漏下、恶露不止、血崩、滴漏不止、月经不停、睾丸痛、阴茎痛、阴道问题)来确诊。
144.肝实阳挺,肝虚症皮肤痒,有淤积、积块、腹满积块:蠡沟
145.肝经皮肤痒、阴挺不下,小便困难,阴痒:曲泉
146.肝硬化、肝癌、全身黄疸:肝一、肝二、肝三,痛点下针,一寸半
147.肝腹水:肝三关、肝关、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水分、水道
148.助孕:灸三阴交、关元、中极,阴廉隔姜灸。
149.绝孕:灸石门、阴交、绝孕穴,针也可以。
150.肚子肿大、痈肿、腹积水、奔豚、鼓胀:章门(脏会章门、脾之募穴)
151.肝病(胸胁苦满、肋下痛、肝脏痛、呕酸、吐酸、伤寒热入血室):期门(肝之募穴)、肝俞,章门补土。
152.治痞(脂肪瘤、黑痣、化脓、良性痞块平滑):
烧针:燔针的时机,脂肪瘤、化脓。三针法:上、两侧下针,28号麻油烧三次进针。
报刺法(飞针引气法):针下到底部捻捻针,提到皮层,连续向八个方向下针。
153.强烈的疼痛:实症泻之,运气法阴数6,逆气为泻,泻法做完,对着痛点留针20分钟。
154.四种痛症:第一层级就是痛,实症要泻;第二,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第三、痛少酸多,先补后泻;第四就是酸、麻,这个阶段最不好治,尤其是麻,纯补的手法,要多扎几次针。
155.胃痛同时牙也痛:针足三里,弹一弹是补,摇一摇是泻。
156.五俞穴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157.主客治疗也称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的经,客是表或里经,在主经上取原穴,客上取络穴。
158.俞募治疗专门治疗所以内科病,都在背后和胸前,所以的经及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159.会郗治疗一般是内脏痛,止痛时用的穴道,八会穴与郄穴。
160.咳了很久,肺部痛,咳嗽带血,支气管咳破了,没有肺癌:肺是内脏,脏会章门,再下肺的郄穴孔最。
161.脑萎缩、老年痴呆、脑部长东西:脑萎缩、痴呆是虚症,绝谷穴有压痛点;长东西是实症,第十四椎下命门、痞根有压痛。
162.脑瘤:脑瘤不一定痛,症状为全身抖动、颤抖、眼睛往上吊,处方用全蝎、蜈蚣等量,烤干打粉放在胶囊里,息风止痉。下针百会、涌泉,一导一引,将病气导出体外。
163.气喘:公孙、内关,气会膻中,治肺先治肝,期门、肺俞、云门都可以。奇穴大椎外开五分,定喘穴,针或灸都可以。
164.梦游:魂不守,肝虚,肝俞、期门,强水
165.脱臼:大抒、绝骨、肾俞、京门、天应
166.脊椎骨痛:大杼、灵台、督俞。
167.尾椎痛:天应有青筋放血,腿肚有压痛下针
168.止血:担法与截法,天应上一寸针
169.筋骨凸起:报刺法、川穹粉外敷
170.眼睛保健:远眺远方的绿色,搓合谷,热敷眼睛。
171.肩项强痛:后溪(纹头上下针),申脉
172.胸部肿胀:大陵透到劳宫
173.疏通奶水:上巨虚,水道,水肿的话地机。
174.三焦逼毒法:发“嘻”的声音,舌头顶着牙齿,双手往前伸,发到无声时,提谷道把最后一声嘻发出去。
175.突发心脏病: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第十椎下
176.皮肤病、皮肤癣:委中放血
177.麻痹:梅花针放血,委中放血。
178.一般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合谷
179.阴阳分离、搭生死桥:外关透内关
180.消去眼袋:艾灸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眼皮润动,土不能制水,利水
181.灸的补泻:快火为泻,慢火为补,不要喝茶、酒
182.丰胸:关元、肝俞、膺窗
183.下利不止:灸大肠俞,腰俞,中极、关元、水道、水分
184.手脚出汗:如果手掌汗流很多的,手上的「止汗点」,背后的第五椎外开五分的地方「华佗夹脊」,直针下针可以止汗。
185.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所以痛经都可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