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美)M·斯科特·派克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807023777

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需要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第一部分:自律

问题和痛苦

人生苦难重重。

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

我们总是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

替代品带来的痛苦,甚至比逃避的痛苦更为强烈.神经官能症由此成了更棘手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维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父母的过错

爱,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有必要了解爱的实质,以及爱同自律的关系。

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感受到的重视程度。就越是强烈。

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自律的核心,就是学习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这是走向自立的关键。

要让他们养成自律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解决问题的时机

许多人都没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知识、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

问题没有消失,它们仍继续存在。它们是妨碍心灵成长的永远的障碍。

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

问题降临,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体验。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推迟满足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会得到回报。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越是难以应付,甚至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承担责任

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几乎人人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官能症或人格失调症。

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评估责任归属,必然让我们感觉痛苦.从而产生回避倾向。

从内心出发,做出权衡,当事人须自我反省,其中的痛苦和折磨,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人人都需要多年经验,让心智不断成熟,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

逃避自由

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

希尔德·布鲁茨博士在她的《心理学研究》“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病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

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第三种原则。

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

我们由儿童成长为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付出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人生观、世界观的地图,

抱残守缺,与现实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漠然置之,是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这种情形,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

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尽管这会带来痛苦,但远比我们的个人利益和暂时的舒适更为重要。

我们必须淡化暂时的不适之感,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并愿意承受所有的痛苦。

迎接挑战

献身真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要自我反省。

客观地观察外在世界,却不能以缜密的眼光观察自我。

献身真理,意味着敢于接受其他制图者——外界的质疑和挑战,由此确定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

故步自封,逃避挑战,可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

发展第二天性。

诚实可能带来痛苦。

为了规避,人们会选取各种捷径。

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隐瞒真相

谎言通常分为两种:白色谎言和黑色谎言。所谓黑色谎言,就是彻头彻尾地撒谎,叙述的情况与现实完全不符;所谓白色谎言,其本身或许能反映事实,却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

那么怎样做,才不致违背尊重事实的原则呢?

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

其次,要牢牢记住:一般说来,不说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于说谎;非得保留部分真相,郡一定是情非得已,且是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

第三,不可因令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力欲、刻意争取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等,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

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可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

第六,评估他人对事实的需要,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

自我封闭显然容易得多,殊不知尊重真理和事实.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代价。

保持平衡

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约束”,称之为“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种原则。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我们还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

要使心智成熟,就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机遇,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

放弃固有的人格、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或意识形态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或早或晚,都要经历需要放弃的重大时刻。

抑郁的价值

对那些有勇气承认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选择放弃.是获得成功必经的一步。

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常常要经受多次的放弃,其经受的重大改变,甚至多于一般入一生的改变。他们须在短时间内,放弃同等比例的“过去的自我”。

放弃某种心爱的事物——至少是自身熟悉的事物,肯定让人痛苦,但适当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

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只有放弃遭到某种力量的干涉,才是不自然、不健康的现象。

放弃的过程无法进行,抑郁的心态就会延续,直到心灵找到出路。

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曾列举出人生八种危机。这些危机是我们在迈向成熟的人生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

放弃与新生

人类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生命的意义恰在于“死亡”这一现实,这是哲学和宗教的核心。

放弃自我,是耗时长久、逐步适应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

为了减少痛苦,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持平衡的心理技巧,我称之为“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的前提,在于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

关于平衡和放弃的本质,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

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第二部分:爱

爱的定义

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自律的原动力—爱。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首先,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

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

陷入情网

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寂。

坠人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

坠人情网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

坠人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

坠入情网,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发生暂时性的崩溃。

坠人情网,惟一的好处就是消除寂寞。

把伴侣当作独立个体,能够面对对方的问题,彻底找到问题的症结,使婚姻和家庭迈向成熟。

自我界限

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联。

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

性和爱不是一回事,却可能润时发生。

恋爱或性交的“自我界限”暂时消失,可以使我们对对方做出承诺,而真正的爱可能由此产生。

依赖性

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间应当有分工:情感健全的配偶,可以适当更换彼此的角色:

消极性依赖心理的特征之一,是缺乏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和自律性相辅相成。父母缺乏自律性,且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爱,更不知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

精神贯注

不关心心智的成熟,爱就不能带来任何滋养以及任何形式的“精神贯注”,

爱的对象不仅是人,也可能是无生命的事物或者活动。

培养某种特殊嗜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

张弛有度,而不是永远处在繁忙状态。

要拥有健全、完善的婚姻,要养育健康、成熟的子女,要实现整个人类心灵的进步,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自我牺牲”

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

受虐待狂者把忍受虐待视为真正的爱,只是他们寻求报复快感的前提。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

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惟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入,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

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一样,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在心理治疗或婚姻关系中,拥有健康情感的人,也可能产生精神贯注。两个彼此真爱的人,即便有了稳定的婚姻关系,仍会产生精神贯注,但其间更多的却是爱。

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把真正的爱与爱的感觉混为一谈,只能是自欺欺人。

关注的艺术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

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孩子讲话

首先,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

第三,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孩子的确说出了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死亡的风险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

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

独立的风险

人生就是一种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

人生最大幅度的跳跃,大都出现在青春期时代,但实际上,这种跳跃可以在任何年龄进行。

将自我延伸到新的领域

首先,敢于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

其次,心智的成熟,除了自我完善的意愿,还需要强烈的安全感。

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承诺的风险

做出承诺,是真正的爱的基石之一。

做出承诺,可以给一个人带来安全感。

聆听子女的心声,满足他们的需要,有助于家长实现自身完善,而不是盲目坚守权威.颐指气使。

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

冲突的风险

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以谦逊的态度行使权利,这种行为最普遍的结果就是爱的冲突。

勤于自省,才能走出这种境地。

自我反省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父母爱他们的子女,必须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且要采取谨慎、积极的态度。

爱的自律

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

人不应被情感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压抑得荡然无存。

“爱”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必须适当地约束。

广博、自由的爱是一种理想,很少有入能够真正实现这种理想。

把爱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才能体验到快乐的极致。

爱与独立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帮助你自我完善。

不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别人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最极端的体现,恐怕就是“自恋”了。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在情感关系中,双方如何保持独立性?

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登山,对后方营地婚姻)却缺少经营。

女人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

夫妻双方只有更加独立,而不是“合而为一”,才能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才能使婚姻生活更为美满。

诗人纪伯伦曾这样谈到婚姻中“寂寞的智慧”: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橡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爱与心理治疗

一个人坚持不懈,跋涉于心智成熟之路,爱的能力就会不断增长。

爱的神秘性

真正的爱,其对象一定是人,只有人的心灵才具有成长的能力,可是,我们又如何解释其他形式的美。

为什么面对美,我们会奇怪地产生哀愁乃至欲哭的冲动呢?为什么几小节的音乐旋律,会让我们魂牵梦绕、唏嘘不已呢?

关于爱,有许多至今难以了解的方面。

普通心理学提供的关于自我界限的知识,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

宗教与世界观

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着天壤之别。

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属于我们的宗教范畴。我们对于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己的宗教。

一个人的宗教信仰或世界观,只有局部属于意识思维层面。

形成宗教思维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的家庭,父母是我们信仰的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他们的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

我们的宗教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宗教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

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宗教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科学的宗教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

本书的主旨之一,就是探讨增加认知、扩大视野的意义。

爱的本质,其实是自我完善,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入未知的领域。

科学的宗教,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历史的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世界观。

最有活力、最适合我们的宗教,理应从我们对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中产生。经由质疑、挑战、检验的宗教,才是属于我们的宗教,正如神学家艾伦·琼斯所说:我们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几乎很少有人有独一无二的人生。

科学是复杂的世界观,科学本身也是一种宗教。

宇宙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观察,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宇宙的运行遵循若干规律,而且是可以预测的;

人类易受偏见和迷信的误导,在解释宇宙时易犯错误;

人类要形成世界观,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由此总结出观察宇宙的经验。

除非经过亲身体验,否则,我们就不可以自以为无所不知。

科学方法的提炼,虽然来自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可相信单纯的经验,惟有多次重复实验而获得的经验,才是值得信任的“知识”

只有在相同情况下,其他人通过类似的经验,也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这才是可靠的经验。

对塑造世界观而言,科学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其他任何宗教都更为进步。

凯茜的故事

一种禁锢心灵的非理性观念。

马西娅的故事

为使治疗取得成功,心理学家是否必须主动挑战病人的无神论、不可知论,甚至有意识地引导病人信仰宗教呢。

婴儿与洗澡水

心理治疗者面对病人的信仰,能够采取更成熟、更稳妥的态度,而不是不屑一顾或敬而远之,甚至如遇水火。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健康的奇迹

越来越多的医学家认为,所有病症都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即心理上首先出现问题,导致身体自卫系统失效。

在思考同步性之前,先了解一下潜意识思维或许对我们更有帮助。

潜意识的奇迹

对于潜意识这一神秘的领域,梦,是其存在的最好证据。

心理疾病并非潜意识所致,它属于特殊的意识现象,或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关联出现了问题。

在我们身体当中,存在着比意识思维更“聪明”的部分,我们把它称为“潜意识的智慧”。

好运的奇迹

所谓“心灵感应”极可能和潜意识有关。

进化的奇迹

心智的成熟,就是一个人特殊的进化模式。

生物进化过程就是最大的奇迹。

依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自然地从有规律的状态流向无规律的状态:从高度分化状态流向低度分化状态,宇宙处于逐渐分解的过程。

能量自然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进入熵的状态,称为“熵的力量”。

说进化过程是奇迹,是因为它显然违反自然规律,组织性和分化性越来越突出。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力量对抗。

人性的爱,违反熵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熵与原罪

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

懒惰是爱的对立面。心智的成熟,需要付出,必要的努力。

懒惰,是人生的一种可怕而消极的力量。

在本质上,所有人都是懒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抵抗现实的动机,固然源于恐惧,但恐惧的基础却是懒惰。

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与懒惰对抗是永恒的战争,你永远不要放弃,你要与懒惰斗争到底。

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病态的,一个是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

在每一个人的身体中,都拥有向往神性的本能,都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欲望;而在每一个人的身体中,同样都有懒惰的原罪。

邪恶的本质

懒惰就是原罪,懒惰常常通过心理疾病而得以呈现。

爱是懒惰的对立面。一般意义上的懒惰,无非是消极地失去爱的能力。

熵是一种庞大的力量,是人性极恶的体现。

意识的进化

心智成熟的入,却能深刻地意识到懒惰的存在。

心智的成熟,也可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是“意识的进化”。

潜意识知道的事情,永远比意识多得多。

意识获得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熟知的一切,此时意识与潜意识逐渐融合

我们的意识,具有一种罕见的强大力量。它掌管生命的一切行动,负责做出决定,并把决定付诸实施。

力量的本质

力量是在意识基础上做出决定的力量,也即我们的意识思维的力量。

我们凭借足够的耐心,付出充分的努力,沿着心智成熟之路前进,点滴的认知和经验,就会慢慢汇集起来。

在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我们终将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说什么、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一言以蔽之,我们必将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力量。

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行动,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而在其他情况下,不采取行动,却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所谓心灵的力量,不单是要意识到各种可能的情况。随着认知范围的扩大,我们还要具备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的能力。

心灵的力量不断积聚,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孤独感。

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为了生活得更好,必须尽可能地少有人走的路了解世界的本质,但真正的了解无法一蹴而就。要洞悉世界的本质,认清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可能经受各种痛苦,而惟有经受痛苦,才能够最终走向真理。

“意识的防卫机制”有意限制个人的认知范围和认知能力,阻碍自己的认知过程,心灵就会与现实脱节,言语和行为也会变得不切实际。

曾经无比复杂的问题,变成了一种难得的机遇;令人痛恨的障碍,变成了值得期待的挑战;头脑中可怕的杂念,变成了有益的心灵启示:令人恐惧的内心感受,变成了活力与希望的来源;沉重的精神负担,变成了来自上帝的美妙恩赐。

抗拒潜意识的暗示

爱,就是为了心智的成熟而自我完善的意愿,真正拥有爱的人,心灵自然会不断成长。

不期而遇的好运和收获不是天赋的才能,而是后天习得的本领。

拥有这样的本领,我们就可以理解意识领域之外的潜意识.并妥善地加以运用。拥有这样的本领,就可以确保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始终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智慧,指引着我们走向新生。

释迦牟尼、耶稣、老子,以及其他古代圣贤,都以不同方式阐述过类似观点。

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行。

任何训诫,都不能免除心灵旅行者必经的痛苦。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界。

(0)

相关推荐

  • 《少有人走的路》:通往心智成熟的旅程……世界出版史的奇迹,带你走出心灵困境!

    逃避痛苦和问题 是人类患上心理疾病的根源 这是一本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的书.40年前这本书第一次出版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他能创下世界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被翻译成23种语言在全世界出 ...

  • 书单|找到真北,助你发现人生使命的10本书

    美国使命专家蒂姆·凯利曾说过'知晓使命的人,明白他们要去哪里,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使命是一种吸引你走向未来的目标,它可以将你的信念.价值观.行为以及你的自我认知提炼成为一 ...

  • 《少有人走的路》经典语录90条

    [1]懒惰与恐惧 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

  • [读书笔记] 《大话设计模式》

    作者:程杰 前言 成为 诗人 后 可能 不需要 刻意 地 按照 某种 模式 去 创作, 但 成为 诗人 前 他们 一定 是 认真 地 研究 过 成百上千 的 唐诗 宋词. 古今 名句. 第 1 章 代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十八)の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 定义 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通常我们可以让一个全局变量使得一个对象被访问,但它不能防止你实例化多个对象.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类自身负责保存它的唯一实例.这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十七)の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定义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什么时候用? 当你需要访问一个聚集对象,而且不管这些对象是什么都需要遍历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用迭代器模式.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十三)の状态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上班的日子,上午状态好,中午想睡觉,下午渐恢复,加班苦煎熬.根据时间的不同体现不同的工作状态. 简单实现 Work /** * 工作类 * Created by callmeDev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七)の原型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要求有一个简历类,必须要有姓名,可以设置性别和年龄,可以设置工作经历,最终需要三份简历. 简单实现 简历类 /** * 简历类 * Created by callmeDevil o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六)の工厂方法模式

    栗子回顾 简单工厂模式: https://www.cnblogs.com/call-me-devil/p/10926633.html 运算类使用工厂方法模式实现 UML图 代码实现 工厂接口 /**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五)の代理模式

    举个栗子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小伙子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妹子,但是又不认识,也害羞不好意思主动去说话,于是拜托了同样在这个班的一个朋友去传递自己想要送的礼物... 代码实现 该模式就不上什么简单实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四)の装饰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可以给人搭配嘻哈服或白领装的程序. 简单实现 代码 /** * 人类 * Created by callmeDevil on 2019/6/23. */ public class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二)の策略模式

    举个栗子 问题描述 商场收银软件,营业员根据客户所购买的商品单价和数量,向客户收费. 简单实现 /** * 普通实现 * Created by callmeDevil on 2019/6/1. */ ...

  • 大话设计模式笔记(一)の简单工厂模式

    概要 一个好的程序猿/媛敲出来的代码应该是可维护.可复用.可扩展的,也就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还没敲代码之前,需要事先考虑通过何种方式能够使自己的程序的耦合度降低,最基本的便是面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