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比如,你八岁的孩子说:“我不想上学。”当你赶时间、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时,你很容易脱口说出:“你必须去,就这样!”但如果你说:“你真的不想现在去上学,是吗?”孩子比较容易听进去。这样说可以启动亲子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随着孩子日益成熟,大脑更趋向逻辑思考,这并不是说孩子会因此变得非常理性,人类永远是感性导向的,但孩子可以学会运用图片、绘画、语言来表达他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开始学会掌控情绪,而不是任凭情绪摆布。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说,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麻痹痛苦,或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及调整它。
当你试图阻挡负面的感受时,也同时阻挡了正面的感受。诚如治疗师杰瑞·海德(Jerry Hyde)所言:“情绪不是混音台,它们只有主音量。你无法淡化悲伤和痛苦,并强化幸福和快乐。你只要把一种情绪调低,所有的情绪都会一并调低。”
· 不要干扰全神贯注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想和你一起玩时,陪他一起启动游戏。等他沉浸在游戏中、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抽离了。·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你看到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不需要替他规划娱乐形式。孩子感到无聊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有趣的活动。无聊可能是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
在影响孩子行为的所有要素中,家长的行为影响最大。我们以为自己是一个个体,但每个人都会相互影响。我们都是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为自己塑造的角色,是因应他人在我们周遭扮演的角色。所以,无论孩子表现如何或你表现如何,那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你周围的人与文化共同塑造出来的。
孩子不见得总是很乖巧,因为在懂得运用言语沟通之前,行为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即使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后,这种情况仍会持续好几年。这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才知道自己的感受,并以语言表达出来,接着才根据那些语言去寻求我们需要的东西。
人尤其是孩子之所以会以不得体、惹麻烦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其他更有效、更方便的方式来表达感受与需求。
孩子不会永远处于发脾气的状态,所以你的第一个任务是记下你们在何处、何时、跟谁、为了什么事情而争吵,以发现触发点是什么。
你找出触发点之后,下一个任务是观察你在孩子发脾气的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其他成年人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不在场,例如孩子在学校的时候)。你是不是反应不够灵活?当孩子用行为跟我们沟通时,我们往往误以为应该对他更严格一点,纠正他的“坏”行为,却没有考虑到他行为背后的含义——那只是因为他无法清楚表达感受。
压制孩子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开明地对待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看他们的需求和欲望,才是最好的方法。讲大道理通常不是让孩子跟你合作或让他停止哭泣的方法,因为幼儿还听不懂道理。你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往往能够让孩子配合。父母生孩子的气时,很少自我检讨,他们只觉得孩子在找麻烦,“行为恶劣”。但你和孩子之间的任何情况,都和你们的亲子关系有关,那是你们一起创造出来的。当我们这样想时,就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
设定界限的经验法则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例如,孩子放音乐的声音很大,打扰了你。孩子沉浸在音乐中,不亦乐乎,你却开始烦躁起来,怒气冲冲。换句话说,你正在接近你的极限。这时你可以界定自己,描述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你可以说:“我觉得音乐太大声了,我想请你调小声一点。”而不是说:“你的音乐太吵了,把音量调小一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