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前,别结婚。
读陈愉的书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个吸引人的标题,读完,我真希望自己的恋爱谈得更久些。
并不是真的如标题那般,给你一个正确的结婚年纪的建议。在这里的三十岁,更像是一个门槛,一个稚嫩走向理智和成熟的门槛。每个人的“三十岁”都可能在不同的年纪,有的人年纪尚小已经有了而立之年的智慧,当然,也有人已过而立之年却依旧琢磨不好婚姻的经营之道。
三十岁,每个人,皆是不同。
常常在后台收到很多姑娘关于恋爱的困扰,有的恋爱好几年,越谈问题越多;有的恋爱时间短暂,又有诸多顾虑;有的关乎家庭其他成员;有的关乎未来前程。
我都推荐大家去买本“三十岁前,别结婚”。
书总是长的,今天在文章里我挑选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来跟大家分享。
1
年轻女性为何缺乏安全感?
韩寒:中国的特殊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在大学还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但等到大学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女儿谈恋爱,而且要结婚,想得很美啊。
和从前不同,作为父母,现在有女儿的父母大多都知道女孩需要在社会上面临的性别歧视,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爱,鼓励他们能在男人成堆的职场站稳脚跟。现在的女生动不动就要念到研究生,出来年纪已然不小,我们努力,我们奋斗,可是一出学校又需要急刹车,怕吓着同龄里还没有足够成熟的男生。
按照过三十就成剩女的大众标准,稍不着急就步入剩女行列,家里催,自己也跟着焦虑,而女人焦虑的远不止是嫁不出去,我们会发现中国的职场中,年轻女性的准备最充分,但也最缺乏自信,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中国女性被排除在领导层之外的人越来越多,机会也越来越渺茫,匆忙地选择婚姻或者别人眼里稳定的生活不是小众人群的现状。
需要雪藏梦想去迎合大众的社会,这在现代中国女性中再普遍不过。你太爱你的工作,你对家庭付出太少,你能给予的陪伴不多,所以即使你的生活充满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女人,也逃不过被人定义“属于谁”的命运。
从前的我们被鼓励去追逐梦想,被鼓励男女平等,但是一出校门,世界就变了,还没有来得及转过弯儿来琢磨清楚,什么才是对的。
2
婚姻不是灵丹妙药
我和陈愉一样,都曾以为结了婚的人,更快乐。因为我们的媒体常常大肆渲染婚姻与快乐的密不可分。但事实上,关于这个的大部分数据来自于喜欢自己的婚姻的人,而忽略了那些一个人也独好或者因为婚姻不快乐而离了婚的人。
德保罗博士的研究令人痛心,结了婚并维持婚姻并不对一个人整体的快乐感有多少影响,但离婚的人就大不同,人们离婚后基本都远不如他们在结婚之前快乐,很多离了婚的人比那些保持独身或者维持婚姻的人寿命要短。
婚姻并不是灵丹妙药,现实生活的压力很可能让一个人快速地选择一份并没有确认的婚姻,有的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融合大众潮流,让自己不被视为异类,以为这样就能至少有份所谓的家和陪伴的快乐,但是真正匆忙步入婚姻,才发现,不对的人带给你的快乐远比不上你从自己身上找寻的快乐。
很多人高估了婚姻,它该是一个让两人都有机会更快乐的事,但这件事是有前提的,是需要智慧的,而不是你走进它之前就抱有的“它能拯救你“的想法。
3
什么是灵魂伴侣?
很早的时候soulmate这个词就十分流行,我们都想在人生里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甚至一度晃神觉得这是唯一,但其实可能你只是遇到或者选择了其中一个。
书里有句话格外真实,陷入爱河很容易,但永浴爱河又是另外一码事。而我们常常在婚姻里看到的失望就是因为所有人都接受不了最初的爱如潮水终不能永远澎湃。
有的恋人总是深情对望,却没有意识到,面对未来,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眼睛要向同一个方向去望,这是恋爱和婚姻微妙的差别。而年轻的我们可能做不到在争执的时候还能想到争执的目标是爱,还是输赢,婚姻是对生活最伟大的操练,操练的结果应该是更好的婚姻,更好的自己。
在恋爱后真实的生活里,灵魂伴侣并不能成为白头偕老的保障,我们曾经眼睛里对的那个人,往往需要更多的爱的技巧,委婉而优美地把生活里的琐碎和不美好变成可以一同面对困难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允许对方可能不是你从前眼睛里的完美伴侣,也要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如我之前所写,学着和一个人的最低处相处,对方身上就满满都是闪光点。
4
女人承担着做父母的成本和风险
现代婚姻中,女人多把男人的事业放在首位,即使有时候女人挣的比男人多,这个现象依然如此。不管是男人本身还是外人,大部分时候仍然把“不管女人多强,都是要顺从家庭”看作是婚姻里正常行走的准则。如果背道而行,男人会被别人看不起, 女人会被别人视作强势。
讽刺的是这又与我们常宣扬的男女平等背道而驰。
做父母和干事业在成本和收益上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一个男人赚钱养家,他们的成就往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女人不同,如果一个全职妈妈把所有的事业都放在了家里,她们往往是不够自信的,母亲这个身份本身,在女性老年的时候,也是贫穷现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慢流失的和丈夫的共同兴趣也是导致很多夫妻后期分道扬镳的原因。
在中国,往往离婚之后的男士财富会增加,而大多数女人则相反。同是父母,女人在婚姻里的成本和风险是更大的,而这一点多希望被更多的男士看到,有的付出可以有很多收获,而有的付出是实难有保障的,如果都能明白这一点,婚姻里应该会有更多的体贴和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5
你更快乐,别人会更爱你
书里很多关于作者和她先生的故事,甚是有趣。她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优秀女性,在她的故事里,做更好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往往能收获更爱你的人。面对真实,吸引真正爱自己的人不是易事。
生活里,大部分的人都会带着面具生活,即使是在最最熟悉和亲近的人面前,也要学着掩盖情绪,这样大家才能更和气。但是婚姻里,这样的和气并不是长久之计,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过自己的生活实在是一种专制,完全自我不顾及伴侣也难以长久维持,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真实的自我又能拥有爱的技巧是门学问。
真实面对自己的你,对于好男人—那种想要得到真正伴侣的、配得上你、让你骄傲的男人来说,是真正性感的尤物。反之,如果需要你去彻底改变、不断的妥协,撑不下去这漫长的人生。
当然,这一点,男女都适用。
6
不到40岁,不要过分忧虑你的事业
我曾是个在工作上很容易陷入焦虑的人,离开学校的时候已经27岁,我看着身边很多同龄人已经有了很多的工作经验,或者是有了相对稳定的事业,我就会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审视自己,对自己诸多不满。
可能在订阅者的眼里,我是个自信的人。但是生活里,我甚至是个极容易陷入自卑的人。当然,这种自卑与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年纪、事业状态、未来方向中的某些恐惧和迷茫带给我的不安和焦虑。
我常想,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个稳定的住所,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个让我有些许安全感的小金库,我都快三十了,要是让我养个孩子我还得算好奶粉钱和补课费,这些不安和焦虑不知不觉把我推到了事业的忧虑期。有的人会理解你,但也有的人会觉得喘不过气。
这个曾经做了洛杉矶市长的女人,笔下对二十多岁女性的建议里,文字如此轻松温柔,瞬间有些清风拂面的感受。
二十多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这个年纪更多的是学习工作技巧和与人相处,利用这个敏感的年纪去观察、去摸索,为未来做好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实际上二十几岁唯一可能会犯错的严重、让你一生从此改变的错误是婚姻的决定,相比之下,职业选择真的不算什么。
而大部分人轻重颠倒了些,我们在需要十分谨慎的时候过于匆忙,需要风轻云淡的时候过于焦虑。经过一年多的打磨,现在的我常常会回想起刚工作的时候,常常连饭都不好好吃,觉得去散个步都浪费着自己的时间,吃个饭手机总是放不下。
后来认识了些更优秀的人,我最喜欢一种人,那种按时下班,好好吃个饭,手机放在碰不到的地方,聊天不聊工作,遛个狗都成了大事的人。生活,没有了生活,怎么是生活。
7
好男人都跑哪儿去了
中国男人真有福气,小时候有妈妈照顾,长大了有老婆照顾,在家不用操心家务、看孩子,在公司多又占据大部分的领导职位。
看起来做中国男人很容易,但其实他们也有难处。这个社会往往对于成功男士的定义是“能赚钱养家”,反之,就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他们证明自己的路也不易,做男人往往需要冷漠、无情、全副武装,不然为什么大家总是觉得上海男人会做饭是不够爷们儿的表现。
那女性可以找一个赚钱比自己少的男人吗?当然可以,只是这需要更好的爱的技巧。书中有个例子十分有趣,全球精英猎头是个要求苛刻的工作,赚钱多但是出差也多,所以公司里大多数有孩子的高级女性雇员都有个家庭主夫的老公,他们享受退休生活,花钱请更多的帮手照顾家里,赚钱的女人并不会因此不悦,大家对这样的分工都很满意,并不是谁留在家里谁没面子了,没地位了,非得要累死累活来证明价值。
谁开心谁赚钱,就算在家也可以更内心自在地生活,并不是说不赚钱就要在家看孩子,互相抱怨我太累,你太忙,毫无生趣,婚姻不该这样。
我们常问,好男人都去哪了,陈愉给了用猎头的方法猎男人的建议。看男人呢你可以备好三桶水的标准。
第一桶水:知识、技能、资格
第二桶水:领导力
第三桶水:个性
同时她也提到,区别于职场,我们看男人可以更注重第二桶水和第三桶水,因为这两条决定了彼此的价值观,在婚姻里的成熟度和导向力。我们不要去期待完美先生,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先生。你找的不是王子,不是父亲,也不是拯救者,是伴侣。
有魅力的自我的男人往往更加有趣,但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女人更在意的还是“值得信赖”和“真的爱我”。要在有趣和真实之间去权衡,也不是易事。更好的经营是我们有了自己的标准,但也同时接受可能没有达到完美的标准的对方,我们要学的是更好的爱的技巧去让自己和对方都变成更好的自己和伴侣,而这件事,需要彼此都更成熟的努力。
8
别指望改变一个男人
我更想说的是,不要指望改变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常常会想,他很好,要是再好一点就完美了,有点小缺点也没关系,结婚之后慢慢来,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我们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你想改变的往往最后会断送你曾拥有的。你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这一点,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会少很多悲剧。真正需要我们做的是做好准确的评估,这个人是不是能做伴侣,如果不能,那就不再考虑,如果可以,那就接受。接受他的优点,也接受他的不足,就像他接受你的一切一样。没有在中间的犹豫和可能,没有那种东西,太多幻想和可能,只会让你在婚后变成那个面目越来越丑陋的人,变得你自己都不认识你自己,逼迫他人改变,更多的是带给你自己无穷尽的痛苦。
对方可以全身闪着光,这不是取决于对方,而是取决于你看他的眼光。
9
猎头需要多操练
关于第十三章,作者提出希望女性能在做出人生决定之前接触更多男性来确认自己的诉求,我知道大部分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甚至可能会觉得,这样是不是太放荡了。
作为结过婚的人,我想,我是赞同的。我身边有个姑娘,结婚前她老公问她,你会爱我一辈子吗,只爱我一个人一辈子吗?我的朋友回答得很淡定:“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我对你也不奢求一辈子,我只能尽力,但是人生很长,有很多诱惑,决定相伴一生的时候我们都能肯定当下是够爱的,但是相伴一生需要更多努力,我们尽人事,听天命”。
陈愉说,第一阶段你需要和不同的人约会,去寻找更多的意外和可能,去了解你自己,了解那个可能你自己都不了解的自己。第二阶段,只和一个人约会,这个人你要竭尽全力,你要尽情享受,但凡有一丝丝的犹豫,就要坚定地说“不”,这就是心里真实的声音。
这是相对科学的方式,也是看起来近乎疯狂但是真正理智的方式,比起匆忙选择而万劫不复,不如历经万苦找到唯一。我们的人生很短,应该更在意的是最后相伴一生的人,而不是那些匆匆过客,当然,感激经过的人,是他们,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你更知道你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你更需要什么样子的人。
对于这漫长的人生,中间坎坷的一节路,真的不算什么。很多人会在这条短暂的路上迷失,匆忙作出人生的选择,等到再成熟些,回头看看,不是大事。
10
作出自己生命的决定
倒数第二章,作出自己生命的决定。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能时常感受到自己的不成熟,不仅是你,你的男朋友也是。生活经验的缺乏是成功婚姻上的头号障碍,很多年轻的小夫妻其实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停留在自我寻找自我理解的路上,对理性看待对方这件事上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选择爆发或者逃避,大部分时候完全不像个成年人,静下心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摊开来说,不带情绪地去解决问题。
这个时代,随便到什么程度呢,太多的分开和决定可以通过微信的文字表达,连面对面说话的必要和勇气都不再有,人生啊,关乎生命的决定什么时候连对话都可以不再有。那么简单吗?有那么简单吗?
二十多岁的小夫妻大多对婚姻都抱有浪漫和热切的幻想,也常败给这些幻想。年龄稍大的婚姻关系相对更佳稳定和亲密,不是因为没有选择,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和彼此的判断和相处的技巧更加成熟。
推迟婚姻是件好事,大大提高了婚姻的质量。所以不要输给年纪,没有那么可怕。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说女朋友不接受未来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是不孝顺吗?评论里有段话印象深刻,太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婚姻,婚姻是两个人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拥有全新的身份和责任,会有自己的小孩和未来。往往和原生家庭关系过于复杂亲密的小家庭矛盾更多,而这一点是中国当代婚姻不小的问题。
纠缠在原生家庭和新家庭的矛盾里去消耗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是最最蠢笨的,孝顺和伴侣至上看起来是没办法两全的,但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切记不要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更不要觉得伴侣应该理解自己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孝顺,两个人以爱为目标,坐下来商讨一个首先有利于小家庭同时又能照顾到父母情绪的方式,二者实在不能两全,不要牺牲伴侣,父母也做过子女,他们也该知道适时的退让才是真正为孩子好的爱,如若真的做不到,那为了这样的事去伤害另一半是更加愚蠢的事。
生命很短,纠缠在别人的事情和教条里,只会淹没你自己的内心,顾虑太多别人、别人会说、别人觉得、别人怎么怎么样,毫无意义。是你自己,你的内心和视觉,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和谁在一起,都只是你,有那么多时间去摸索清楚关于生活里的每一个道理不如踏出勇敢的一步,按照自己内心最简单的方式生活。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还很多,我真的推荐大家买来看看,不管是恋爱或者婚姻里的小夫妻,还是被年纪困扰着的单身女性,这本书都能给你更好的建议,也许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方向,不管结婚与否,都希望你选择的路给你的快乐尽可能更多,婚姻从不是解救你生活的灵丹妙药,学会更好地经营方式和爱的技巧再去步入婚姻,让婚姻带给你的快乐比你独身的时候更多,让你成为更好的你,才是婚姻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