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散文】蚕豆香时忆外婆

目录
⊙ 蚕豆香时忆外婆
 作者简介
大家文学网微信投稿通告
蚕豆香时忆外婆
作者:阳光静静
春天,与朋友相约去踏青。田埂边紫色的蚕豆花儿、白色的豌豆花儿、地里油菜花,和野菜、小草绽开的各种色彩的花儿,如女孩儿媲美般,赛着看谁漂亮。植物特有的草香气沁人心脾。走近蚕豆地,看花瓣上那亦真亦幻玄妙黑色,延伸至远处,愰若外婆慈祥的笑脸在花丛深处显现,我记忆的闸门慢慢打开……
小时候,每逢蚕豆上市,饭桌上便有用蚕豆烹调的各种菜肴。外婆还将蚕豆穿成串,蒸熟了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如一串碧玉项链。孩子们围成一圈安静地坐着,那软软的豆皮,沙沙糯糯的味道太诱人了;嘴上、鼻子上糊满豆沙,吃得不亦乐乎。
外婆生于19世纪末,是典型的江南女子,个子不高,见人笑咪咪的并不多话。每天晨起用松木刨花泡的水,将齐耳短发梳得光光的,再在耳后夹根发卡;衣服的后背永远有一条折痕,一双小脚,穿着自已做的绣花鞋,走起路来仿佛步步踩在莲花上。她的脚心有一个深深的大裂纹,那是裹小脚时硬生生将脚骨折断后形成的,脚尖如剑鞘般的尖,脚趾缠在一起,巴掌长短,四季套着棉袜,睡觉时才脱下来透个气,只有我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在开明外婆的纵容下,我母亲的脚终于没裹成外婆那样,成了解放足。
外婆做得最多的是女红,绣花、钩针、做衣服、鞋子,样样精通。据说跑鬼子反的时候在湖南茶洞,拿着畜牧专业文凭的外公找不到工作,就是靠外婆用钩针钩出各种小饰品和绣花的制品,兑给小贩去卖,加上母亲教书的钱,才将家庭生活维持了下来。母亲结婚后生了我们,穿戴全部由外婆打理。过去有句话叫: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裢裢小的穿。凭票供应的年代,想穿件新衣服要算计半天布票。每年腊月不到,母亲和外婆就盘算着为孩子们做衣服的事,从剪裁到缝制,外婆一个人完成,每完成一件衣服,都要展开来看半天,哪里不合适再改,那细密的针脚,让邻居赞叹不已。我们家的孩子能很光鲜地出门,倾注了长辈们的多少心血。
外婆上过私塾,常给我讲她在学校的趣事:踢毽子总是第一,跳绳会跳很长时间,不知道那三寸金莲如何能跳得起蹦得高呢;她说最不喜欢画画课,总是让别人代她画,她帮别人做手工作业;我对绘画没有天赋,估计是她的遗传。午饭后,她坐在棚床沿上,一只手拿着一个带柄的放大镜,一手捧着书,她看书是抑扬顿挫地读,这是在私塾里养成的习惯,我们家有一扇窗子对着小巷,常常有人引颈观看,读得口干舌燥才休息一会,一部《石头记》她要读半年,贾母是她的偶像,她常常与我们聊贾母的生活。
外婆手非常巧,闲暇时就用钩针编织笔套子,围巾、等小玩艺送人,文革中将母亲所有的旗袍改成适合我们穿的衣服。她做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小脚鞋子,那是在外面买不到的,她经常说,现在多做点,等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没鞋子穿怎么办哪,是的,我们谁也没想过她没鞋子穿的时候什么样。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天我休息和外婆两人在家,突然感觉天地晃动,院里的人大呼小叫地往外跑,我也拉着外婆出门,忽然她挣脱我的手,回身到床边紧紧抓着一包鞋子,才拐着小脚跟我跑,有惊无险的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每逢拜亲访友,外婆都穿上她最好的衣裳,夏天是丝绸小纺,或者浅色缎子暗花褂子,冬天是灰鼠皮袄子或者丝棉袄。戴上耳环、手镯、戒指,上次戴过的绝对不能重复。大襟褂子腋窝下夹着一条白手绢,那条手绢可能如今天的别针一样起点缀作用;外婆出门不外乎去几个亲戚家,小脚女人出门是困难的事,在巷口叫上黄包车,由车夫扶着上车,有的时候也带上我,在家就定下了规矩:在亲戚家,坐在小板凳上是不能乱动的,给的糕点也不能当场就吃,所以大人说话时,我就盯着那糕点咽口水,出亲戚家门,美味便到了我的肚子。外婆进家就把做客的衣服换下,用热毛巾抹了,晾干,折叠起来。她的衣服是不常洗的,说掉了色了就不好看了。这天饭桌上的新闻就是哪家女儿嫁了,哪家孩子考学了,哪个媳妇做了件好衣服,外婆的人生,就在平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度过。
外婆是极重视养生的,只要天晴,就去马路边大树下吸氧气。买东西也认牌子,烟是东海牌、茶叶是六安瓜片,糕点则换着品尝。邻里老人们见面聊起来,都说老太有福气,她只点头笑笑走她的路。她经常说,祸从口出,但她穿金戴银的,让母亲在文革受了不小的罪,加之母亲的“历史”问题,导致妈妈老年得了痴呆症,外婆却永远不会知道了。
外婆一生大度,从不与人龃龉,教会我许多生活技巧。工作后,逢加班她都要等我回来,跟我说几句话再睡,在我婚后几个月,因为邻居吵架,她躲让不及,摔了一跤,半个月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与我相伴二十多年的外婆,曾经高兴地为我腹中的孩子祝福,可惜未能见到孩子出世。
正逢蚕豆上市时,看蚕豆挂满枝头,往事也涌上了心头,外婆,天堂快乐。
作者简介
吴志平,笔名阳光静静,中国通俗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评论家协会会员。
大家文学网-微信
投稿通告
大家文学论坛微信公众号:dajiawenxuewang
期待您的订阅,欢迎您投稿
A、投稿方式:
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好后,发到这里“微信投稿”版块
微信投稿版块网址:http://www.dajiawenxu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2&page=1
B、投稿要求:
个人简介+若干作品+作者相片(随意)或者与作品相关的图片。 
 C、投稿准则:
内容健康。不合时宜的文字,本微信平台拒绝发布。
感谢大家加入文学艺术__大家论坛 。
大家文学网—遥祝您创作笔丰!期待您更多的精彩!
(0)

相关推荐

  • 梁美琳:【母亲】

    母    亲 ◎梁美琳 [作者]:梁美琳,1977年9月出生.江西省九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无党派人士.有散文.诗歌若干散见于省内外报刊. 一个休息日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来母亲家里,母亲没在家.时 ...

  • 【远方】山西《怀念母亲(下)》作者•任我行 主播•山丫

    作者:任我行 主播:山丫 编辑:小鹿 怀念母亲(下) 秋天,丰收的季节.一向勤俭的母亲总要拉上我们姐弟三个到邻村的地里捡地里拉下的玉茭棒子.我们弓着腰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翻着玉米秸秆仔细地寻找.太阳快要 ...

  • 拷问原生家庭:贫穷就是原罪吗?

    不知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自己身上那些曾想遮掩的伤痛会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撕开,再示人. 那些难以启齿的话语,那些性格的缺陷以及那些无以言表的情感,如同洋葱一般被一层一层剥开.只是最后我 ...

  • 有颜值不如有情趣

    有颜值不如有情趣 作者:徐俊霞 物质丰盈时代,见过太多心浮气躁的女子,在功名利禄中迷失了自己.于是,越来越喜欢那些内心安宁的女子. 外婆是我见过最有情趣的女子,生在封建时代,别的女子都是一双三寸金莲, ...

  • 忆往昔之新衣服

    作者:竹鸿初   在我二十九年的记忆里,"新衣服"是一个醒目的关键词,贯穿我的一生.新衣服曾是我快乐的源泉,填满了我平淡的童年.它不仅穿在过去的那个我身上,还穿在以后的那个我身上. ...

  • 我爱吃蚕豆

    我爱吃蚕豆 ☐吴波 晚上到家,母亲正带小二子在门口玩,我进门后看到桌上有一碗嫩蚕豆瓣子,再看看垃圾桶里,有蚕豆壳子,就明白了,这是母亲买给我吃的蚕豆,她知道我喜欢吃蚕豆.我随即捏起几瓣嫩蚕豆,进嘴,嚼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忆外婆/程勇

    又逢清明时,最忆是亲人.晃眼之间,外婆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但外婆的音容笑貌依稀还留存在脑海中.在我的印象中,外婆清瘦而又干练,她与诸多老人一样,对儿孙一辈无时无刻不是满满的的关心和关爱,尤其对我们 ...

  • 浩雨||【散文】《时和清明悼外婆》

    时和清明悼外婆 文/浩雨 外婆走了,接到舅的电话,我真的不敢相信! 就在两天前,外婆捎信说包谷熟了,让我去掰些,趁时节,吃个鲜. 怎么会这样呢?说走也没一点征兆,外婆就悄然离去了.我有些恍惚,外婆在我 ...

  • 许仲文:犹忆当年麦香时

    犹忆当年麦香时 作者:许仲文 沉甸甸的麦穗,清淡淡的幽香,是父辈满眼的欣喜,是农民弯弯的腰背,是一年到头的希望. --题记 "六月忙,绣房姑娘请下房."这是母亲经常念叨的话,也是我 ...

  • 散文||又到五月粽香时

    又到五月粽香时 唐锦禄||江苏 "柳叶青,梅子黄,家家户户过端阳."今年公历6月7日是端午节.提到端午节,就不能不提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吃的粽子. 关于粽子的由来,向来说法不一,多说是 ...

  • 散文随笔:最忆儿时故乡炒米香

    最忆儿时故乡炒米香 文/梁征 自从我记事起,每年的腊月,故乡的空气中就会陆陆续续飘起炒米香.虽然离开故乡快三十年了,每年腊月仍然会"飘来"故乡的炒米香,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乡愁. 汪曾 ...

  • 余雪平:犹忆儿时蚕豆香

    儿时,妈妈缝做的棉布衣服,有两个大口袋,装起东西来,可抵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布袋子.逢年过节,妈妈烘炒好了蚕豆.花生.红薯条,还没等凉透,我们姐弟妹仨,便大把大把塞进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心情好的恰似这喷 ...

  • 【西南作家•散文】刘宏伟/忆童年时第一次卖菜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童 年 时 第 一 次 卖 菜 刘宏伟(安康) 四十余年前,我上小学二.三年级,记得我爷爷还在世.暑假期间,有一天突然母亲不知何 ...

  • 【三秦文学】宁小红:【忆外婆】(散文)

    春天来了,关注我们吧!!       忆外婆 作者:宁小红 外婆真的走了,丢下了孤独的我,从此再也没有温暖慈祥的笑可以抚慰我受伤的心,也没有了温厚踏实的臂弯,任我自由哭泣.我最亲近的人,就这么突然地在 ...

  • 【“端午的阳光”散文有奖征文】端午艾香幽幽忆母亲/董岳峰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又到了.或许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