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七期

我们现在已经把货币这个东西,引入因果关系中(causalnexus),这还是创举。货币数量之变动,如何影响经济体系,现在我们也已得瞥。不过,如果我们由此推论,认为货币是一种饮料,可以刺激经济体系,促其活动,则我们必须记得,在此饮料发生作用之前,还有儿童难关。设其他情形不变,则增加货币数量固可减低利率,但设公众之灵活偏好比货币数量增加得更快,则利率不会减低。设其他情形不变,则减低利率固可增加投资量,但设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比利率下降得更快,则投资量不会增加。设其他情形不变,则增加投资量固可增加就业量,但设消费倾向也下降,则就业量未必增加。

最后,若就业量增加,则物价将上涨;其上涨程度,一部分定于生产函数之形状,一部分须看工资单位(以货币计算)是否上涨,产量既增,物价既涨,则又转而影响灵活偏好,故如欲维持一特定利率,则必须再增加货币。

灵活偏好之起于投机动机者,固相当于我“货币论”中所谓“空头状态”(state of bearishness),但二者并非一物。盖彼处所谓“空头状态”,并非利率(或债票价格)与货币数量之间之函数关系,乃是资产及债票二者之价格,与货币数量之间之函数关系。然而那种办法,乃是把两种结果混为一谈:其一是利率变动所产生之后果,其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表变动所产生之后果。我希望这里避免了这种毛病。

贮钱(hoarding)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灵活偏好这个概念之第一接近值。假使我们用“贮钱倾向”(proponsity to hoard)替代“贮钱”,则二者几乎是一物。不过,假使我们所谓“贮钱”,乃指增加现款持有额,则贮钱是一个不完全的观念;假使我们因此以为“贮钱”与“不贮钱”是两种简单选择,则更容易引起误解。盖在决定贮钱与否时,不能不权衡放弃周转灵活性能够得到的好处,故贮钱与否,乃是把各种好处权衡轻重以后之结果,故我们必须得知道,另一面有什么好处。又设所谓“贮钱”,乃指实际持有现款,则贮钱之实际数量,并不因公众之决定而有改变。盖贮钱量必等于货币量,或——须看定义如何——等于货币总量,减去为满足交易动机所需之货币量,而货币数量并不由公众决定。公众之贮钱倾向所能为力者,只是决定一个利率,使得公众愿贮之数恰等于现有现款。利率与贮钱之关系历来向被忽视,这也许是部分解释,为什么利息常被看作是不消费之报酬,而事实上利息却是不贮钱之报酬。

第十四章 经典学派之利率论

什么是经典学派之利率论?我们都是在此中薰陶出来的,而且一直到最近,我们都没有多大保留地接受这个学说。然而我觉得很难把它说得很精确;在现代经典学派之重要著作中,也很难找出对此学说之明白说明。①有一点可以说是很清楚:经典学派向来把利率看作是使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二者趋于均衡之因素。所谓投资, 即对可投资资源(investibleresources)之需求,储蓄即此种资源之供给,利率乃使此种资源之供需趋于相等之价格。商品之价格必定定在一点,使得该商品之供需相等;同样,市场势力也一定使利率定在一点,使得在该利率下之投资量恰等于在该利率下之储蓄量。

在马歇尔《原理》中,找不出以上那样直截了当的说法。然而他的学说似乎就是如此;人家如此教我,我亦如此教人教了好几年。例如《原理》中有以下一段:“利息既为市场上使用资本所付之代价,故利息常趋于一均衡点,使得该市场在该利率下对资本之总需求量,恰等于在该利率下资本之总供给量”。②又如卡赛尔(Cassel)教授在所著《利息之性质与必然性》一书中说,投资构成“等待之需求”,储蓄构成“等待之供给”。言外之意,利息乃是使此二者趋于相等之“价格”;然而这里我也找不出原文来引证。卡佛(Carver)教授于所著《财富之分配》第六章,却清清楚楚把利息看作是使等待之边际负效用与资本之边际生产力二者趋于相等之因素。

①夫禄克斯(Sir Alfred Flux)(《经济原理》第95 页)说“⋯⋯储蓄与利用资本之机会,必会自动调整⋯⋯只要净利率大于零⋯⋯储蓄不会没有用处”。陶希格(Taussig)教授(《原理》,第二卷,第20 页)先说:“利率会定于一点,使得资本之边际生产力适足引起储蓄之边际增量”;然后(第29 页)画一条储蓄之供给曲线,又画一条需求曲线,后者表示,当资本之数量增加时,资本之边际生产力渐减。②华尔拉斯(Walras)在彼《纯经济学》附录I.(III)中,讨论“储蓄与新资本之交换”时,明白表示:在每一个可能利率之下,各人愿意储蓄之数加在一起,得一总数,又把各人愿意投资——投资于新资本资产——之数加在一起,得一总数,二者趋于相等;利率者,即使此二者恰恰相等之变数也。故均衡利率必然定于一点,使得储蓄量——即新资本之供给——等于储蓄之需求量。华尔拉斯氏之说,完全未出经典学派传统。的确,普通人——银行家,公务员或政治家——之受过经典学派理论之薰染者,以及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都有一种观念,认为每当个人有一储蓄行为时,利率自会下降;利率既降,自会刺激资本之生产。利率所须下降之程度,乃在使资本之增产量,适等于储蓄之增加量。而且,这种调整过程是自动的,不必由金融机关来干涉或当心。同样,时至今日,仍有一个更普遍的信念:即投资每增加一次,则除非储蓄意愿起了变化,与之抵消,否则利率一定会提高。

① 此处所讨论者,即我在《货币论》中所谓两种看法以及“多头空头”(bullbear)者是也。

② 也许有人以为:根据同样理由,设有人相信投资之未来收益较市场所预期者 为低,则彼亦有充分理由愿

意持有现款。但实则不然。他固然有充分理由愿意持有现金或债票,而下愿持有股票,但除非他相信未来

利率会比现在市场所想象者为高,否则持有债票又比持有现金为有利。

① 几能找到者,我都节录下来,放在本章附录中。

② 在以下附录第一节中,我们还要讨论这一段。

(0)

相关推荐

  • 读书笔记: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第一种.是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这个理论是由马歇尔首倡,庞巴.维克塞尔.费雪等人呢,将其发展为完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利率是一种价格,这一价格取决于资本供求的均衡关系.资本的供给,是来源于储蓄.储蓄 ...

  • 悦读I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十七期

    第二十章 就业函数 Ⅰ 在第三章第一节中,我们对总供给函数Z=φ(N)已经下了定义:所谓总 供给函数者,乃就业量N 与其相应产量之总供给价格之关系.就业函数 (employment function) ...

  • 悦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四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三章 Ⅲ 总需求函数可置勿论,--这是李嘉图经济学之基本观念.百余年以来,我们所领教的经济学,都是以此观念为基础.李嘉图认为有效需求不会不足,马尔萨斯虽曾强烈反对,但是没有用,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七期

    第二十四章 结语 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 Ⅰ 我们生存其中的经济社会,其显著缺点,乃在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财富与所得之分配有欠公平合理.上述理论,对于第一种缺点之关系,很显而易见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六期

    第二十三章 Ⅶ(接上一期) 问题是:设生产增加,而地主及资本家之不生产的消费不成适当比例,以致资本停滞,随后又引起劳力之需求停滞,我们能够说,这种情形对于国家无害吗?假使地主及资本家之不生产的消费,自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三期

    Ⅶ 早期研究商业循环者,尤其是翟文思(Jevons),想从起于天时之农业 变动中,而不从工业现象中找出商业循环之解释.从以上理论看来,从这条路线来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异常合理.即在今日,农产品存量之多寡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三十期

    Ⅶ 以上就短时期立论,主要是讨论在短时期以内,货币数量之改变对于物价之影响.在长时期中,关系是否要简单些呢? 这个问题,最好让历史下断语,不要用纯理论讨论.设在长时期中,活偏好状态相当有规则,则就悲观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十六期

    第五编--货币工资与物价 即使皮古教授否认有我所谓不自愿失业这种东西之可能性,我们还是难于明了,他的分析如何可以应用.他没有讨论何者决定x 与y(工资品工业中之就业量与非工资品工业中之就业量)之间之关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十期

    第十七章 利息与货币之特性 Ⅰ 从上面看来,似乎货币利率在限制就业水准这一点上地位很特殊,因为货币利率定了一个标准,要有新资本资产之生产,则其边际效率必须达到这个标准.骤看起来,这点真使人大惑不解.故 ...

  • 悦读l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九期

    Ⅱ 以下引文,录自李嘉图<经济学原理>第 511 页,乃其利率论之要旨:"规定利率者,不是英格兰银行之放款利息,不论是 5 厘.3厘或 2 厘,而是使用资本能够得到的利润率: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