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粥是个大问题:说一说关于粥的那些历史故事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之前一段时间,关于早餐特别是儿童早餐该不该吃粥的话题,以及具体到抗疫期间该不该吃粥,引发了很多社会讨论。关于早餐到底该不该吃粥,大锤觉得首先要听专业营养师的意见,另外在考虑营养充分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不过从这个话题,大锤想起了我国历史上跟粥有关的那些故事,本期大锤就分享给大家。
在正式开启本期故事之前,大锤仍旧要代表我们团队,与跟大锤一样正在复工复产的广大读者听友朋友们共勉,我们一起注意安全,一起共同努力。
言归正传。粥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的非常之早,早到什么程度呢,考古工作者在今天河北武安一带的磁山人遗迹中就找到了当时人种植小米的痕迹。而且从考古来看,距今约8000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实现了粥和饭的分野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那时候的古人已经用不同的炊具来煮粥和做饭了。简单来说当时的人用一种叫做鬲[lì]的炊具来煮粥,又用一种叫做甑[zèng]的炊具来蒸饭。
鬲
除了做饭工艺的差别外,在古人眼里,煮粥和蒸饭最大的区别就是粮食与水的比例,水多粮食少,就是粥。为什么要吃粥呢?起初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粮食的缺乏。清朝著名文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据说就长期全家吃粥,原因就是因为穷,买不起足够家人吃饭的粮食,只能往有限的粮食里多加水,煮粥填饱肚子。
南北朝时期的《录异传》记载过一个传说,说是周代的时候,尹氏家族富贵繁盛,连续几代人都繁衍聚集在一起生活,到后来人数越来越多,吃一顿饭都是上千人一起开动,就是这么大的场面。后来遇到了灾荒之年,粮食严重歉收,尹氏虽然富贵也顶不住了,于是就排列了一长排鼎,这也是古代的一种贵重的炊具,在鼎里面大量熬粥,大家一起改吃粥了。说是因为人口众多,所以上千号人吃粥时呼噜呼噜的吞咽之声,能够传出千里之远。当然这个传说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不过它侧面反映了古代人对吃粥是源于粮食缺乏的这样一种认知。
从文献来考察,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灾荒之年给饥民施舍粥来赈济灾民的案例了。那么为什么不施舍饭给灾民呢?主要就是灾荒导致粮食不够才熬粥,因此全都给饭吃是不可能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这种舍粥行为,还属于官员或者士绅的自发行为。到了汉代以后,这种荒年以粥赈济灾民的做法逐渐有官府介入。
经历宋金之后,到了明代时候,官府舍粥赈济的做法已经固定化了,而且规模也非常大,会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粥厂,形成数十个粥厂的巨大规模,并且沿用了金朝开始的舍粥时段,也就是大致从每年农历十一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农历四月,持续大约四五个月的时间,这是因为必须考虑到从冬天到第二年青黄不接这段时间里太缺乏粮食了,又饥又寒是真的会死人的,所以把供粥的时间囊括了这段时间。这种粥厂既有民间的士绅筹办的,也有官府设置的,还有官府与士绅联合开办的。到了清代,这种灾年舍粥更加细化,管理也更加规范。
但是,这里大锤专门说一下粥的供应量问题,按照清代的规定,理论上,这种粥厂每一天给一个成年人发放的粥量,总共用米不超过400克,也就是现在八两粮食的水平,请注意,不是一顿饭八两米,是这一天一共八两米,而且这一天除了八两粮食之外,是没有别的副食的。作为比较,我们现在一天一个成年人至少需要一斤粮食,而且此外还有补充大量的副食,诸如蔬果肉蛋等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供应水平。另外清代这个放粥还对十六岁以下减半供应,也就是一天只有200多克来熬粥。
而且实际上这个400克或者200克的放粥量,也基本上很难能够充足供应的,在古代的放粥过程中,除了粮食正常的耗损之外,还经常有各种克扣的贪污行为。比如说往粥里面掺石灰,这个从宋代就开始有贪官污吏来这么干了,目的是用石灰来压分量,克扣给灾民的粮食。而且从宋代开始就被人发现了,所以此后历朝历代在赈济灾民的时候都会派人检查,甚至会强制安排粥厂的第一责任人在粥熬好之后必须先吃第一碗。
但是即便如此,古代的那些贪官污吏还是丧心病狂,继续这么干,到了后来除了掺石灰,还发展到往里面掺白土。论起来,掺白土虽然恶劣却也不如掺石灰缺德,因为石灰掺和多了那是要吃死人的。清朝乾隆二十年江苏某县遇大灾,当地组织粥厂赈济,这期间就有不良官商勾结往给灾民的粥里面掺石灰,结果贪心太过,石灰掺多了,发生了灾民吃完粥之后当场死亡的惨剧。所以到了嘉庆年间,吸取类似教训,一些地区开粥厂的时候,不仅要求粥厂第一责任人要吃第一口粥,而且要第一责任人的全家在舍粥期间都得吃这个。
有了这样长期的赈济灾民历史,粥在古人心中的定位就很大程度上被固定了。清朝人黄云鹄在光绪年间写了本书叫做《粥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粥大全,结果这本书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大家很多时候不愿意说自己吃粥这个事情,因为普遍都很忌讳自己吃粥被人视为贫困。粥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就是这样与贫穷和饥饿相伴。
当然,在上千年的吃粥历史中,古人也演化出了关于粥的其他饮食习惯。这就不全是穷困的原因了,比如古代一些生活比较富裕的人们,他们发现粥类比较好消化,所以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流行给年纪大的人提供粥类食品,这就不是因为粮食少不给老人吃了,而是老人年纪大了牙齿松动,粥类相对比较好进食而且好消化,对老人来说是不错的养生产品。
比如《战国策》中大家都很熟悉的“触龙说[shuì]赵太后”的故事,当时赵太后正在气头上,触龙为了缓和气氛,就以两人都是老年人这个话题入手,其中就说到了吃饭问题,赵太后说自己现在只能吃粥了,赵太后肯定不是缺钱没饭吃,她说的就是古代老人吃粥的养生考虑。
当然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几乎与贫困画上等号的白粥,如今也发展出来了各种花色品种,比如肉粥、海鲜粥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粥的发展历史,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间接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