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黄帝王朝》: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
皇皇者华 华夏文明史谈第六部 黄帝王朝
第一章 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
黄饮冰
作为远古族群,黄人的族群标志:一是以黄为崇拜。二是黄人一直保持以黄名物的习俗,对喜欢和崇拜的物体命名为黄,自己的住居地也命名为黄。三是以黄为祥瑞,信仰和喜爱黄色,以黄色为神圣。
根据黄氏族谱记载,现存的黄氏,其先族是黄人,发源于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古代叫做黄水,后繁衍迁徙所居之处,多以黄命名。南迁河北迁安县有黄山、束鹿县有黄丘。进入山东黄县有古黄城,迁河南有内黄、外黄、黄池、黄亭。一支进入山西汾水建立黄国。另一支进入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汾水与潢川黄国,分别被晋、楚所灭,子民成为奴隶散居各地,仍以“黄”为血缘标志命名。如湖北黄陂、黄安、黄石、黄梅、黄冈。安徽黄家墩,浙江横山黄婆桥,福建福州黄巷、莆田涵江黄港、太宁黄家寨、漳浦黄仓。湖南衡州黄洞蛮。广东龙川黄布、惠阳黄埔、饶平黄冈,广西黄家洞,香港九龙黄坊等等,都是黄氏命名的血缘标记。
一、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
1、黄人——佩玉之人
佩玉之人,来自黄氏宗亲网
“黄”,本意是“光”——太阳泛出的金黄光芒。我们说金黄的太阳,就是以黄喻太阳。所以,黄,实际就是某一个人群对太阳的称呼,代表的是“太阳崇拜”。
“黄”是“华”的变体,hua——huang,是尾音发生了变化,含义是一样的,都是太阳崇拜。这种音的变化,一是人群分化所致。开始时是一个族群或者是相连的生活单位,后来一部分人迁移到其他地方,时间久了,就会发生音的变化,同样一个物体的称谓,不同地的人,发生了音转的变化。二是崇拜的对象发生了转移,以前崇拜“华”(太阳和火),后来喜欢太阳的黄光或黄色的火苗,导致“华”有了变化,发展出“黄”,但根源还是在“华”上。
“黄”作为人的称呼,起自“佩玉之人”。佩玉的族群,自称为“黄”,同时代也有很多其他的族群不知道“玉”为何物,还处在石器阶段。所以,佩玉成为黄人族群自傲于其他族群的标志。
“佩玉”是黄人区别于其他远古族群或者说从远古众多族群中分离出来的显著标志。
对黄色有超常之感悟和喜爱,并产生对黄的崇拜,是黄人之种族本性。人们首先使用石器,对玉器也当做石器一样。因为一个族群对黄色的喜爱和超常的感悟,泛黄之石被黄人从大自然中遴选出来,成为黄人喜爱之石。黄人当然也不知道这泛黄之石就是玉,他们又不知道用什么名称来命名玉,就用太阳之“黄”命名玉为“黄”,后来被写作“璜”。
=== 红山文化——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第4号墓玉人—泛黄之玉
== 红山文化-玉鸽---泛黄之玉
兴隆洼——泛黄之玉
兴隆洼是中国最早的玉器发现地,玉器的颜色是淡黄、淡绿、乳白浅白色,这证明了“黄”是跟玉器的关联,远古人遴选出玉,应该是从泛黄色的玉石开始的,且以黄玉为贵。泛黄之玉,一直是玉中的显贵者,谓之“珠璜”。
这个族群是最早的佩玉之人,他们以佩玉唯美,玉器相撞之音,就是“gang”,玉为“璜”,所以这个佩玉的族群,就自称为“黄”。
佩玉之人,即为“黄”,即黄人,对外称黄。
能佩玉,当然就能琢玉,所以黄人是制造玉器的能工巧匠,他们还把自己的图腾雕刻在玉上,玉器也就成为了礼器。东北的红山文化区域,蛇和鸟被大量地雕刻成玉器。太湖的良渚文化区域,玉器已经发展成为礼器。
我经常在讲:红山文化是黄人文化,良渚文化是夷(尼)鸟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昊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前期是青阳文化,后期是九黎文化。
玉文化也是鸟人文化的一个共同点。鸟人以玉为纽带,也可以认定为同一个族群,他们在文化和血缘上,应该是有联系的。他们统属于东部族群。
2、黄人发源地——黄水(西拉木伦河)
中国最早的玉器,发现于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000年)。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总面积3.5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
兴隆洼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燕山西北的西拉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石制工具多是打制的,石器种类包括有肩锄、斧、锛、磨盘、磨棒等。陶器较厚重,烧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以装饰压印的网格纹和“之”字形纹为特征,多罐、钵类陶器。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在兴隆洼发现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环绕聚落有一条防御用的沟壕。从该文化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还有的墓用两头整猪随葬。
玉和猪,是华夏文明的基本构成元素。
西拉木伦河,本名黄河(黄水)。后因中原地区的黄河兴起,故改成“潢河”。《热河志》卷七十一潢河:“《新唐书》始作潢字,辽金史因之。《清一统志》原本谓别于西黄河,故曰潢。”,就是西拉木伦河是黄河的证据。
为什么西拉木伦河要称黄水呢?因为西拉木伦河,正是远古时期黄人的原始住地。黄人是一个独特的族群,她生活过的地方,她喜爱的东西,都被命名为“黄”,很多带黄的地名,都是黄人最早生活过的地方。黄人的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如湖北的黄安、黄梅县,都是最早是黄氏开发的地方。东北的黄水(西拉木仑河),是黄人最早的生活地,被黄人命名为黄水。
在蒙古人生活于黄水时,称之为“拉木伦”。 “拉木仑”是蒙古语,意思是“黄色的河流”。蒙古人为什么称西拉木伦河为“黄色的河流”呢?因为拉木仑河本名就叫“黄水”,蒙古人占领黄水流域后,就依据汉语的本名,称黄水为“拉木仑”,依旧是黄水的意思。
黄水,是黄人的发源地。也是黄人作为一个远古族群存在的根据。
黄人,是由多个姓氏组成的族群,黄是他们族群认同的标志。远古黄人,是一个多姓氏的联合体。
黄人之帝,就是黄帝。黄帝的历史,起源阶段在黄水流域,成熟阶段在中原地区,轩辕黄帝建立了中原地域的黄帝王朝。
3、玉器文化与黄人的定位
(1)兴隆洼文化是黄人文化的发端,红山文化就是黄人文化
在兴隆洼(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000年)出土的玉器,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种类,玉玦是饰物,玉斧、玉锛是生产工具,说明在兴隆洼时期,玉是作为佩戴器物和生产工具用的,玉器上没有图腾的痕迹。处于玉石并用阶段。
我认为,有玉器制作的生产工具,并不能说明古人就认识了玉,只能说明古人依然把玉当做石器来用,玉并没有被区别开来。只有出现玉制的饰物,才能说明古人认识到了玉和石的不同。
黄人与其他族群区分的标志是“佩玉”,即玉被制成饰物佩戴在人的身上,说明黄人已经认识到玉和石的不同,并喜爱上玉,而且玉从石头中被分离出来了。
佩玉之人为“黄”。因为兴隆洼遗址有佩玉——玉玦的存在,兴隆洼遗址也处在黄水流域(西拉木伦河),而黄水正是远古黄人的原始住居地,黄水是因为黄人生活于此而得名。
黄人的发源地,当然是兴隆洼文化区域。兴隆洼的原始居民,就是黄人——因为佩玉显著的族群。
====红山文化蛇形器
红山文化玉猪龙
==红山文化勾云玉器-是鸟的正面刻画—相当于现代人对着鸟头为鸟摄像,所以,勾云玉器,是鸟而不是云。
作为兴隆洼文化的继承者,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一个中心区域,就是西拉木沦河。西拉木伦河,正是黄人的祖居地,说明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黄人就一直居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一直持续到红山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年到3000年)。
红山文化的玉器有大量的鸟,鸟与玉器相结合,说明玉器与图腾相结合了。红山文化的玉器也有蛇造型,说明红山人的图腾不仅仅是鸟,还有蛇。无论是鸟还是蛇,统一刻在玉器上,说明玉器已经是祖灵器了。蛇和鸟的存在,说明这个区域的人,是由佩玉之族群分化而来,分化成蛇系族群和鸟系族群。
红山原居民爱玉佩玉,且敬鸟崇蛇,并把玉器雕琢成自己的崇拜物的形状。红山原居民是黄人是可以肯定的。
玉制的蛇形器物和鸟形器物,是图腾的标志,图腾又是祖先崇拜的产物,所以红山人具有祖先崇拜处于以动物为祖的阶段,他们的崇拜性质是能崇拜和徽崇拜。这些蛇形器和鸟形器佩戴在人的身上,是作为不同姓族或氏族的标志,目的是“以别婚姻”。
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是黄人文化,也可以肯定。
(2)河姆渡原居民是日鸟(胡)
===河姆渡“双凤朝阳”图,我认为是“双鹄护日”图
河姆渡文化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的沿海史前古文化。始发现地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在中国的东部沿海,长江流域下游以南。
从舟山群岛上有河姆渡文化遗存可以推知,河姆渡原居民,可能是从更东的地方迁徙而来,他们的原始居地被东海淹没了。
河姆渡原居民是崇拜日和鸟的族群,其图腾构图是“双鸟+日”(学界命名为“双凤朝阳”)。
河姆渡文化比目前发现的沿海文化,如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山东泰山周围,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500年),良渚文化(太湖流域,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200年)都要早,比东北的兴隆洼文化要晚(东北内蒙古敖汉旗,距今8200~7400年,约公元前6200年~5400年),比东北的红山文化要早(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约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
河姆渡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不同,一是兴隆洼是旱作农业起源的重要遗产地。河姆渡是稻作农业起源的重要遗产地。兴隆洼文化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经过国内外三家不同的碳14实验室年代测定,证实兴隆沟出土粟的年代距今约7650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小米实物遗存之一,也是唯一经过精确年代测定的最早的小米遗存。在河姆渡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二是陶器的不同兴隆洼房址中出土的陶器均为夹砂陶,多数陶器质地疏松、胎厚重,烧制火候不高,且外表多呈灰褐色和黄褐色,内壁多呈黑灰色。陶器外表纹饰以压印为主,主体纹饰主要有横人字纹、之子纹、席状纹、网格纹等。所有陶器均为手制。深筒直腹罐和钵为其典型器物。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夹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三是河姆渡有日鸟崇拜,而在兴隆洼看不到日鸟崇拜的痕迹。
河姆渡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共同点:一是玉器的发现。二是对猪的崇拜。兴隆洼的“人猪并穴”埋葬表明,兴隆洼原居民具有猪崇拜。河姆渡陶器上有野猪的图案,也是猪崇拜的表现。
两者的共同点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兴隆洼文化中发现的玉器达数十件之多,兴隆洼玉器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其典型的玉器是玉玦,是世界范围最古老的耳饰。从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兴隆洼人已注意到了玉的选材,玉的色泽多为淡绿、黄绿、乳白或浅白色,而且兴隆洼人已经掌握了抛光、钻孔等技术,说明玉器制作是一个专门的行业,标志着兴隆洼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分工,玉器也从石器中专门分离出来了。
河姆渡遗址石器的数量和种类都不算丰富,共出土874件,玉器只是其中的附属品。石器和玉器是混杂不分的。河姆渡人的人体装饰品有璜、管、珠、环、饼等,其中的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莹石制成。玉器多系小件装饰品。河姆渡人制作玉器经验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备,制作不规整。一般仅采用琢打磨光,器形较简单,器身多不饰纹饰。河姆渡人是把玉器当做石器与石器一起加工的,并没有专门把玉器从石器中分离开来,也没有专门的玉器加工工艺和加工艺人。所以并不能认为河姆渡人具有玉文化。
河姆渡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玉器都有佩玉,没有和图腾相联系,玉器不是祖灵器。
从河姆渡发现的27座零星墓葬中,没有发现猪人同葬,只是在陶器上发现野猪的图案,画图的目的多少带有纪念的意义,所以河姆渡人的野猪图案才具有真正的图腾地位。在兴隆洼,猪是作为人的陪葬品用的,猪是祭品,是活人敬奉给逝者的牺牲(食物),猪不是被祭祀的对象,可能在兴隆洼人心中,因为猪是食物的来源之一,所以崇拜猪。
从佩玉看,河姆渡人是佩玉之鸟,有日和鸟为崇拜对象。兴隆洼人是佩玉之人,没有发现鸟。以鸟崇拜为标志的话,河姆渡人是鸟人,而兴隆洼人不是。
河姆渡文化与红山文化相比较,河姆渡文化的图腾性的太阳和鸟没有雕刻在玉器。玉和图腾是分离的,玉是佩玉。红山文化,玉和图腾是结合在一起的,玉是佩玉,也是祖灵器。
在兴隆洼遗址看不到鸟崇拜的存在的遗迹,但由兴隆洼文化发展而来的红山文化有大量的鸟形玉器存在,说明红山文化时期具有鸟崇拜。但红山文化的鸟与日没有建立联系,鸟崇拜以独立的崇拜形式存在。河姆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鸟和日是一体的。
河姆渡人是日鸟崇拜,为胡人。兴隆洼人和红山人是黄人。河姆渡人和兴隆洼人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
(3)良渚文化原居民是尼鸟,是尼夷和日鸟的融合体
=良渚文化图腾兽面纹,是白虎,冠为羽毛与光线的融合体。白虎就是太阳。
=良渚文化-玉冠形饰物—实质是兽面
== 良渚玉枭,其背后的刻图就是兽面纹
良渚玉器-柱形器刻图就是兽面纹
良渚玉器——玉琮刻图就是兽面纹
良渚文化中心区域在太湖流域(距今5300年~4200年前,公元前3300~2200年),玉器也是其特色。从用途来看,除佩玉之外,璧、琮、冠状器、三叉形器已经是礼器,是史前时代人类用来崇拜神灵的礼器。这标志着中国古代部分玉器已开始脱离现实生活,逐步被神化而走上神坛。
良渚文化玉器对周围地区文化的玉器有巨大的影响,西达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南到珠江流域的石块文化(距今5000—4000年)发现的琮、璧等玉器与良法文化玉器有着极深渊源。
良渚文化玉器对北方黄河流域的影响至深。商玉器的种类很多都可以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找到造型,特别是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和玉石镶嵌技术被商代完全吸收,而且对商周青铜器制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良渚玉琮上的兽面纹就是商周青铜器镂台纹的雏形,玉石镶嵌技术又为商代以后的铜嵌玉的出现定了基础。良渚文化玉器对西北齐家文化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齐家文化的琮、璧来自良渚文化。
良渚的崇拜,太阳和鸟融入白虎中。在良渚玉器图案上已经看不到太阳的痕迹了,原因在于,太阳和鸟都演变成了“纹”。兽面是老虎面,老虎是白虎,白虎代表太阳。良渚的白虎崇拜,是尼人的虎崇拜与河姆渡的日鸟崇拜融合的结果。在良渚文化中,鸟和太阳崇拜已经弱化,鸟崇拜和太阳崇拜蕴含在虎面中,退出了主崇拜的地位,良渚人的主崇拜,是鸟纹和光线为底的虎崇拜。
良渚人有两种来源,一是日鸟人,二是崇虎的尼(华尼夷)人。良渚人中,尼人是主体,在种族上属尼(夷)鸟,良渚人崇拜的鸟是鸤鸠,所以良渚人也就是鸠尼。
(4)大汶口文化原居民是昊鸟——为太昊、少昊
大汶口鸟形器
大汶口文化在泰山南麓(公元前4200~前2600年),遗址中也发现玉器。出土玉器的种类有玉铲、玉璧、玉镯、璿玑、玉环、指环、玉珠、玉佩、玉坠等,多为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玉铲是代表形器,表明当时对生产的重视,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尚未出现玉琮,而多玉环、玉坠等是装饰品,为佩玉。从玉的形制来看,大汶口玉器和兴隆洼与红山玉器没有共性,说明大汶口人与兴隆洼及红山文化人的种族属性不同。
大汶口文化在其陶器的制作上,鸟形很突出,说明大汶口人把他们的图腾,寄托在陶器上。这种表现手法,和河姆渡人把鸟和太阳雕刻在骨器上的手法一脉相承。所以,大汶口人是日鸟人,与河姆渡文化有相似性。只是大汶口负日之鸟是单鸟,河姆渡护日之鸟是双鸟。
======大汶口陶刻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有很多图画性质的图文存在。其中著名的上图的已经是文字了。如下图所示。
——大汶口-太阳-鸟-山-构图—太昊族徽。
上面的图案,就是一幅“日出图”——“鸟背负着日从大山上升起”。它就是一个图画性质的文字——昊。由于太阳和鸟同时在图中,这个昊族群是崇拜日和鸟的族群,是历史上的太昊族群。
“鸟背负着日从大山上升起”图,是太昊族群的图腾。
--- 大汶口-鸟-杆构图——伫立杆头之鸟--少昊族徽
此图“鸟-杆”的构图,鸟圆圆的身躯代表的是太阳,表示太阳融入鸟中,以鸟为主,崇拜的是“含日之鸟”,重点在鸟崇拜上。
与“太阳~鸟~山(太昊之昊)”的构图相比较,此图“鸟~杆”的构图,太阳与鸟合二为一,山变成了高杆,在构图上有相似性。
从“鸟-杆”的构图看,鸟是主体崇拜,太阳隐含在鸟中,说明此族群与“太阳-鸟-山(太昊之昊)”族群是不是同一族群。
因为太昊族群,是沿海以“单鸟负日”为图腾的族群,是在海浸的压迫下由沿海迁移到大汶口文化区域的。少昊族群以“含日之鸟”为图腾的沿海族群,也是在海浸的压迫下迁移到大汶口文化区域的,在学习了太昊文化后,演变成少昊族群。
所以,“鸟-杆”的构图,是少昊族群的族徽。
少昊和太昊图腾的共性在于,都是单鸟和日的关系,不同在于,太昊是“单鸟负日”,少昊是“单鸟含日”。
(5)西北玉文化受东南和东北玉文化的影响,但是是独立的玉文化
大地湾陶器
大地湾文化陶器
大地湾(约公元前6000年至5000 年)文化原居民,是中国最早使用彩陶的先民,其石器和骨器很少,且大多制作粗糙。石器多打制,仅有少量的磨光石器,且形制不甚规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桃园遗址中发现了玉环,这是西北地区最早的玉器。还出土有制作精美的石刃骨刀,这是一种切割兽肉的复合工具,形似今日的水果刀,器身为骨,刃部镶嵌有锋利的石片,后来流行于西北史前文化以及北方草原文化。
与兴隆洼玉器相比,大地湾为玉环,兴隆洼为玉玦,是不同的玉文化类型。
齐家文化鸡形器
齐家文化玉琮
齐家文化(大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玉器不下千件,主要器型有琮、壁、钏、璜、联璜环、多孔刀、圭、斧、锛、铲、牙璋形器、凿、凿形器、纺轮、块、管等,从皇娘娘台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玉器来看,大多均位于尸体上或下,也有抱在双手之间。加工不精,可能大多为殓尸玉,故其加工工艺大多简单潦草。主要器型有琮与璧两种,源自良渚。齐家文化的陶器为黄色,说明一部分黄人也迁徙到此。齐家文化,是齐家本地文化和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结合体。
良渚古人西迁,是经过北上到达淮水流域后,一部分良渚人向西继续迁徙而来到齐家地区,时间是公元前2500左右。红山文化区域的古人,从东北南下,到达河南后,一部西迁到齐家地区,时间也是公元前2500左右。
(6)仰韶文化主要是石器,为中原尼人(华尼夏)文化
仰韶文化化(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范畴的文化。分布是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达今长城沿线和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至甘、青接壤地带,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
石器和彩陶是其特色,玉文化并不典型。仰韶文化之玉,被用来制作工具。
(7)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的玉文化有三个体系——东北玉文化圈、东南玉文化圈、西及西北玉文化圈。玉文化的发源从佩玉开始,最早的佩玉之人自称为“黄”。玉与祖宗灵结合在一起,带来中国玉图腾时代。玉与神结合在一起,让玉成为礼器。
最早的佩玉,发现在兴隆洼文化区域,所以,最早的佩玉习俗,应该形成于兴隆洼时代,史前的兴隆洼原始居民,是黄人,他们以佩玉为美,玉使兴隆洼原始居民,成为一个独特的人群——黄人。
其他族群尽管有佩玉存在,但佩玉的习惯,远在于兴隆洼人之后,可以理解为是受兴隆洼佩玉习惯影响所致。
4、黄人的主体崇拜是黄能崇拜,基本图腾是黄蛇和黄鸟
黄,在太阳,在火上,在玉器上,在大地上,在鸟上,在蛇上,在龟憋类上,都可以看到,泛黄。对“黄”有特别感悟的黄人,自然要崇拜这些泛黄物体的。崇拜泛黄物体的崇拜,就是黄能崇拜,也称黄崇拜。
黄能是对黄色的生命物和无生命物能力的总称或抽象的概括。
黄鸟
黄玉鸟 收藏于敖汉旗博物馆黄色玉,通体磨光。圆目凸突,双翅展开,双爪作下扑状,尾展开,略呈扇面状并向前卷。后头部穿向鼻孔。红山人认为鸟有通天通神的功能,是沟通天地的使者。
黄氏族谱记载(查黄氏宗亲网):远古时代的燕山南面黄水一带,栖息着各种鸟类,其中有一种被黄人称为黄鹂、黄莺的黄鸟。这种黄鸟,不仅小巧精灵,色泽艳丽,而且叫声清脆,婉转悦耳。
小巧活泼的小黄鸟,它们成群地在空中林间飞腾、跳跃、呜叫,给黄人带来天籁般的谐趣和原始愉悦。他们对黄鸟的喜爱之情,转而变为尊敬,后来发展至顶礼膜拜,黄人就把黄鸟当作自己氏族的守护神和标志。
黄鸟的命名,也来自黄人对玉的喜爱,以玉名喜爱的鸟。
黄人所崇拜的黄鸟,开始是黄鸟,后来是一切泛黄的鸟,有温顺的小黄雀,也有凶猛的猫头鹰。
猫头鹰---泛黄
红山文化玉鸮,淡绿色玉,表面泛黄,全器作成展翅的鴞形,头部雕出耳、目和喙,尾与翅均雕出羽纹,鴞的形象生动,简练概括。玉鴞即俗称的猫头鹰。
由于黄人生活于燕山丛林中狩猎和采集,蛇也是他们的崇拜物,他们崇拜的蛇是黄蛇,并用黄色的玉来雕刻蛇。蛇就是黄人的龙。
=====红山文化黄玉龙上图都是马头蛇形。说明蛇崇拜是基本崇拜。
5、黄人的分化——在东北形成以黄人为主体的诸族共同体
黄玉龙——红山文化.敖汉旗下洼镇河西出土
上图,一般认为是玉猪龙,我认为是蛇和鸟的结合体,是刚出生的鸟儿转曲着身体,表现出蛇形。说明蛇崇拜在先,鸟崇拜在后。
红山文化在考古上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蛇,一个是鸟。
黄人在文化传说上的显著特征是喜爱黄色。
黄人的分化,表现在崇拜不同的泛黄的东西。如,黄鸟、黄蛇、黄熊等。崇拜泛黄的人群,还是黄人。
---多色龙,以黄龙为尊贵
黄人的分化,也表现在不再崇拜惟一的黄色,其他颜色的鸟、蛇,也成为黄人的崇拜对象,基本的变化是由黄色转向他色,他色主要就是玄色,如玄鸟,凤鸟,五色龙等。
崇拜其他颜色的鸟和蛇,代表这些人群已经抛弃了黄的崇拜,演变成其他族系。
所以,东北之黄人,是黄玄的联合体,即黄人和依附于黄人的杂色群体组成的联合体。在他们崇拜的所有自然物中,均以黄色为尊贵,如鸟以黄鸟为尊贵,蛇以黄蛇为尊贵,熊以黄熊为尊贵,龟憋之类以天鼋为尊贵,云以黄云为尊贵。说明黄人联合体是以黄人为主体族群。
黄人最早的联合体,是12姓联合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12姓。
史前时代,在东北,黄人即分化出的诸龙(青、黄、赤、白、黑)、诸鸟。生活于黄水(西拉木伦河)的黄人是主体族系,黄人依然保持了黄崇拜,崇拜黄鸟和黄蛇等一切黄色的动物和颜色。
6、黄人的黄能时代和黄帝时代
黄人在黄水流域生活了成千上万年,由于对“黄”的超感悟,形成了黄能崇拜(黄崇拜),黄能成为了黄人精神世界的最高神,黄人自认为是黄能的后代,黄人死后会“化为黄能”,就是回到黄人的祖先那里去了。
黄人生活于黄水流域期间,黄能也是黄人的最高世俗统治者。“神而帝”是远古华夏文化的重要特色,即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是神界的最高神的化身。
不同的时期,黄人的黄能的代表物有所不同,如黄蛇、黄鸟是黄人在黄水流域的主要黄能的代表物,天鼋、黄熊、黄云、黄龙是黄人南下后黄能的代表物。如果一种黄色崇拜代表一个黄人氏族的话,黄能的不同,表示处于主体位置的氏族不同,即哪个氏族处于领导地位,该氏族的黄能就成为至高无上的黄能。
崇拜黄能的时代,就是黄能时代。
黄人南下后,逐步形成了“帝”的认识,黄人的最高统治者称为“黄帝”,黄人步入黄帝时代。
澴川黄氏一百五十一代孙黄饮冰(祥字辈)敬述2013年6月7日首发于本人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本文是原版《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的第一部分。
二、黄人后裔——黄姓、黄国与黄氏
黄姓是因生而得姓,远古的黄人是黄姓的源头,黄夷是黄姓的主流。
中国在轩辕黄帝到西周,一直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天子作为天下共主,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有功的臣子和亲属,建立诸多封国,历史上称这些封国为诸侯国。
(一)历史上的黄国有三
1、少昊曾孙台骀之后:台骀是少皋的曾孙,因治水有功,颛顼封他到山西汾水流域,国号黄。周初,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史记.郑世家》:“昔金天氏有子曰昧,为玄冥之师,生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汾水流域之黄国,封建于帝颛顼时期,被西周晋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一支,其始祖为少昊金天氏。我认为汾水黄国为西少昊昌意的后裔,当然也同样是古黄人的后裔。
也有人认为汾水黄国也是黄川黄国西北迁移所形成。
2、伯益之后: 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后裔有封於黄国。
从夏朝2148年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经历1500年的古老黄国被楚国所吞并。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潢川黄国是东少昊玄囂的后裔,同样是古黄人的后裔。
也有说陆终次子惠连受封於黄国,以国为氏。
3、汉水黄国。也为楚灭,是潢川黄国西迁形成,历史影响不大。
以“黄”命名的封国为黄国,失国后以国为氏即为黄氏。
远古的黄人是由多姓氏组成的,封建的黄国,同样是由多姓氏组成,只是黄国被灭后,黄国遗民以黄为氏。因为黄是他们血缘认同的标志。
(二)赐姓为黄有二说
1、陆终之后:陆终长子樊的长子南陆公,食采江夏,赐姓为黄。
2、陆终之孙仲衍之后:陆终长子樊被夏禹封於昆吾。昆吾君隐於夏末去其封地,居古岳州,生子高。商中宗子太戊时高为车正,号曰仲衍,伊尹嘉其贤,以孙女妻之,是为开姓始祖。至十三世石妣姬氏,周赐姓黄。
远古赐姓,一定是根据血统,赐姓为黄,一定是黄人后裔。陆终是黄氏历史上很重要的人物,是颛顼之后裔,是古黄人的后裔。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索隐》引《系本》:“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啱(芈)姓,楚其后也。
《世本·帝系》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昌意生颛顼,颟(同前字)顼生鲧。黄帝生玄嚣,玄嚣生侨极,侨极生帝喾,帝喾生尧。黄帝为其子昌意取蜀山氏。昌意之子干荒,亦娶蜀山氏。颛顼母独山氏之子。青阳即少吴,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号曰金天氏。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殁,契立,王以金德,号曰金山氏,同度量,调律吕,封泰山,作九泉之乐,以鸟纪官。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母,蜀山氏之子,名昌濮。颛顼娶于胜濆氏之子,谓女禄,是生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姓氏寻源》六:“吴回生陆终,其支庶为陆终氏”。
(三)江夏黄
自颛顼到唐尧虞舜,历经夏商周到唐宋,黄姓一直处于壮大中。从源流上讲,我黄氏为黄人、黄夷之后裔。从血缘上讲,黄氏起自颛顼,封于玠公时,国于河南潢川。
秦汉之际,失国的黄氏子孙汇聚于江夏。江夏郡为黄氏望郡,所谓“天下黄姓出江夏”,说的就是此时情形。
黄人是远古时期从两湖地区迁移到北方的,江夏是黄人先祖的始发地。
(四)澴川黄氏——我的本族源流
本支黄氏族谱记载,黄帝少昊氏是本支始祖,本支始祖“少昊氏”前有“黄帝”的定义,属黄帝一脉。
到40世,玠公封于黄城,67世为歇公,本支是潢川黄国之后裔。
1、澴川黄氏,开基祖是茂应公
茂应公祖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金田村。
关于茂应公的故事,族谱上有三个说法,但时代背景是一样的,都是在南宋初年,茂应公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金田村迁涉到澴北大悟县芳畈镇黄前冲住居。
茂应公,生于宋元祐五年(公元1091年),卒于南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68年)。金辽犯宋导致吴楚之地战事频繁而秩序紊乱,因避战乱,茂应公搬迁到大悟县白云山后,始居黄前冲。
族谱记载,一种说法是茂应公在大观年间,奉调单人独骑来楚北金马河溪,第二种说法是茂应公是南宋重臣,为平金辽之乱,由江西率部北伐,征战至楚北澴水上畔,天时聚变,,兵马陷于河谷,难以继征,故而即地卜居—金马河溪。第三种说法是率部随文天祥作战,到楚北澴北,这种说法,把文天祥抗击的对象说成是金辽,与历史不服。文天祥是南宋晚期的丞相,抗击的对象是元蒙,此时茂应公早已作古100多年。
无论茂应公单骑北上还是率部北上,都是为了抗击金辽的侵略。只是事与愿违,茂应公壮志未酬,留居楚中澴北,成为了澴川黄氏的开基祖。
2、黄家河系黄氏,开基祖是茂应公之后忠信公(字道清)
茂应公生二子,德中、德臣。
德臣公生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夫人陈氏,生有四子:大清、大太、大平、大安,大清早亡,大太、大安无后。
太平公,名荣一,字天峨,生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生子克明、克性。
克明公生子有二:道享、道清。
道清名忠信,字道清。1200年前后,忠信公自大悟芳畈始迁入小澴河西(铁路西)戴家湾,因在戴家湾人丁不旺,再迁入金神庙黄家河。在黄家河人丁兴旺,又分出黄家台子、沙店、金神庙直街心、洪湖市杨订村、桃林铺,沔阳县下查铺等诸多支系。
黄家河黄氏以茂应公为高祖,以忠信公为始迁开基祖。
3、沙店黄,源自黄家河
沙店黄氏是黄家河黄氏的分支。长期以来,由于沙店湾作为黄家河的分支系存在,沙店湾没有分谱,黄家河宗谱遗失后,沙店湾黄氏是从何时迁入沙店湾,已经说不清楚了。有幸的是,沙店湾与黄家河分居以来,由于距离较近,两地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人们对于沙店源自黄家河的记忆,还十分深刻,不需要资料就可以证实。
沙店湾黄氏也有分支。正国公一门,分出四支:一支乐万公迁幸家湾;一支祺祥公迁肖港半山湾;一支黄仕安迁西河镇五桂村;一支黄春田出嗣鲍和湾。正于一门祥增公迁贵州遵义市红军桥。
自小听说黄家河黄氏四锁分居的传说,说金锁、银锁、铜锁、铁锁弟兄四人,迁出黄家河,到别处居住,一在沙店。一在直街心。可惜现存的老谱也是其中一家的存谱,四锁的传说,没能证实。
4、黄家河系字派
民国期间,黄家河系黄氏曾修谱,当时改了字派。如我的曾祖父名黄正国,是“正”字辈,我的叔祖父名大胜,是“大”字辈,是原字派;我的祖父名黄乐群,是“乐”字辈,是改后的字派。改字派之前的“大”字辈和改字派之后的“乐”字辈是同辈。
以前的字派,最后是“正、大、光、明”,改后为“安、乐、祺、祥、永,康、平、福、寿、昌”,改前的“正”对应改后的“安”,“大”对应“乐”,“光”对应“祺”,“明”对应“祥”。
立此补记,为慎终追远,感谢祖先阴德,愿错误之处祖先能给我以昭示。
立此补记,为本系能与他系联系,以解黄氏不能联谱之缺憾。
立此补记,亦为后世可索,不让后世如我辈之遗憾。
澴川黄氏一百五十一代孙黄饮冰(祥字辈)敬述2013年6月7日。本文是原版《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的第四部分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江汉形成说》(题目待定)。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和一点资信开设黄饮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