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Leica NOCTILUX
标头代表一个镜头厂商的最高光学实力,而F1.0下最优秀的标头,非这只莫属,LeicaNOCTILUX-M 50mm F1.0! X
规格:最小光圈:16 镜组结构:6/7 尺寸:62/69 mm 重量(g):630 g 最近对焦距离:1.00 m
1976年,由光学博士曼德勒(Mandler)主导,徕卡加拿大密德兰厂(当时还叫做LEITZ)推出了一款震惊全球的名镜:NOCTILUX。此镜重达630克,同时也是徕卡M系列中最昂贵的。NOCTILUX是光学史上的崭新里程碑,它的影像素质非常特殊,即使和全世界最优秀的标准镜50mmSUMMICRON-M来比较也毫不逊色。但是,NOCTILUX的光学特性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这好比啜饮一杯名贵的红酒,你自己得要有一点品味和体验,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款镜头的优点。过份拘泥一些小聪明或成见,是不能了解这一款镜头的优越性的。本篇测试报告是综合ErwinPuts的测试结果,和译者的实际试用经验的综合体,原作者访谈过许多徕卡原厂的光学设计工程师,他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计算机绘图资料及图表,ErwinPuts自己甚至花了一年的时间试用镜头,并加以测试。但是,这样是否能够完全剖析NOCTILUX ?当然不行!只有你自己勤加使用徕卡镜头,才能够体会它的优越之处。
NOCTILUX的光学表现
NOCTILUX的第一片镜片直径为51.5mm,SUMMICRON则为26mm,底片则同为135规格。这意味着NOCTILUX的光线折射角必须比SUMMICRON更为大。NOCTILUX采用了高折射率玻璃原料(其中有的折射率甚至大于1.9),相对来说,SUMMICRON的设计只需要±1.7的折射率即可。高折射率玻璃既昂贵又非常重,NOCTILUX本身的重量和价格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NOCTILUX的第一代(光圈为f/1.2)采用4群6片设计,其中有两片非球面镜片(第一片和最后一片),用来矫正球面像差。但是当年(1966年)打磨非球面镜片相当耗时费工,制作困难度非常高,虽然在全开光圈时表现优异,但是和过于高昂的成本比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新版的NOCTILUX没有采用非球面镜设计,并且改为7片镜片,可算是SUMMILUX家族的一员(SUMMILUX是从SUMMAREX85mm f/1.5改良而来的)。
现在要设计一款光圈为2.0,光学误差极小的标准镜,是相当容易的事。这种标准镜(50mmSUMMICRON-M正是最佳范例)有极高的反差(contrast)、清晰度(definition and clarity),良好的细节,甚至已达到现有底片所能记录细节的极限。
假设我们将光圈设计加大一格到f/1.4,我们就必须开始面对「无法完全矫正」的难题了。耀光(flare)和变形(distortion)无法完全矫正,因此对色还原度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胆敢进一步把光圈设计再加大一格,结果就会出现一些令人讨厌的光学缺陷:诸如横向色差(transversechromatic aberration)、彗星像差(coma)、球面像差(sphericalaberration)等等。
因而实验室测试NOCTILUX时,在1.0最大光圈下,底片中心9mm为直径的圆形范围之外,就不免就会测出一些像差数值。像是彗星像差、球面像差、以及横向色差等等,同时也有一点枕状变形,以及全开光圈下可见的暗角。这些像差在缩小一格光圈时,就几乎完全消失。实验室中所测得的数据,只是这次测试报告的一小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的时候用肉眼观察,这些光学问题并不是很容易察觉的。
反差对比与耀光
摄影玩家常常不是很了解耀光对于影像品质的影响究竟有多严重。事实上,耀光与反差/对比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分作两种层面来谈:巨观、整体(macro)对比与微观(micro)对比。
整体对比 所谓整体对比,指的是镜头所能记录下来的「景物中最明亮部位与最阴暗部位的相对比值」。理论上镜头应该忠实传输所有的光线,并且以最锐利的方式呈现在底片平面上。但实际上镜头还传输了一些与影像无关的光线(像是在镜片群中的乱反射),这些光线也跟着散布在底片上。当我们拍摄一个深色黑暗的主体,光线应该不会在底片上形成潜影,因此冲片完后,底片上应该是完全透明的。万一镜头有耀光的现象,即使在深色黑暗上的主体上也会出现不该有的光线能量,在显影时就会出现银粒子的分布,但这本来就不是主体本身的信息。
当我们同时比较两支镜头所拍出来的照片(光圈各调为f/1.4),我们可能会误认为阴影部位表现较浅的镜头,是比较高速的镜头,因为它「似乎能照下更多的光线」。事实上,这只镜头很可能是耀光比较严重的,另一只才是矫正比较好的。
微观对比 顾名思义,微观对比指的是「两个非常微小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