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坊的千年古驿道
邱 辉
万里茶道,从铅山起航。万里茶道的起点,绝不是单线道,而是网状,是呈扇形状奔向河口。陈坊河是信江的主要支流,分布着茶、纸起点重要的码埠。峰意叠嶂的武夷山,横亘在陈坊南部,诸峰耸立处,有古关镇守。陈坊处在云霁关、火烧关两条古驿道交汇处,云霁关初建于五代时期,有1100余年历史,是南方闽国为防御南唐国军事掠夺侵犯而设置的卡口,古驿道连接赣闽两地,是承担闽北茶、纸和药材销售江西的主要通道,闽商也将江西的货物从陈坊肩挑至光泽,在下河转运至邵武、建瓯等地,六尺宽石砌路,贩夫走卒好走,车马官轿能通行。
陆路是千年官马大道,水路有陈坊河可行船。云霁水与太原水汇聚成陈坊河,沽溪水、翁溪、长寿水与陈坊河交汇后,一路浩荡,下弋阳,奔信江,经鄱阳湖,进长江。
当年的茶马古道从陈坊老街始发上百步岭,经状元故里沽溪村再向南过云霁关进入福建光泽县,经过岁月的摧残和地方发展的变迁,路段多数已破坏的面目全非。目前,陈坊乡陈坊村与沽溪村境内百步岭还留存着约3.3公里长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驿道。
这条古道,一路苔藓和石阶千年不语,仿佛又想说说过去的故事,诉说古道沿线人民的勤劳智慧。见证着古人探寻、征战、求学、经商的足迹,是一代一代开辟出来的生命线、商贸路。古道上留下过多少动人的故事,沧桑岁月,走进历史深处。
铅山县第一个状元刘辉(北宋时期)就居住在百步岭下的沽溪村,这条路上不知有多少其耕读、求学、赶考时留下的身影。
在陈坊,有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名叫华祝山华老爷,他是清道光年间的翰林院编修,做过西宁知府、广东省兵备道等职位,他在晚年捐巨资对这条路进行维修改造,让沿途几十个小村庄和过往商人受益,深受人们赞颂。
据《铅山县志》记载,陈坊是依水路,行码头的著名集镇,它是连史纸的集散地,明清时期,大大小小的纸号有40余家,繁忙时期每天有商人、挑夫200余人往返于陈坊古街和福建闽北地区,这条路上不知洒下了多少人的汗水。书中还记载,在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余部数次由此路往返于赣闽两省。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古道已没有人再来打理,也没几个人再走,曾经川流不息的人流,已成为了记忆的沧桑,山谷、村落、古道、老街变得情深意长。现在,它承载了两千余年的交通功能基本丧失,古道沿线的商贸交往也逐渐沉寂。留下的古道文化、红色文化、商旅文化、茶纸文化、民俗文化等等,是历代先辈智慧的结晶,但愿这条古驿道,后人能常来走一走,唤醒人们一点记忆,传承好属于大山深处的红色文化,记住“研妙辉光”连四纸给古道沿线带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