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头顶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律令

康德哲学如同一个蓄水池,
一切之前的水向它注入,
一切之后的水从它流出。
哲学之路上,
任何思想家都必须经过一座桥,
这座桥就是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1804年)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

《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1.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2.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3.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4. 既然我已经站在了这条路上,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

5.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7.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8. 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9. 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

10. 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1. 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

12. 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

13. 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14.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15.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16. 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17. 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18. 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

19. 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20.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21. 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22.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23. 一个人没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

24. 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25. 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

26.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7.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28.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29. 所谓宗教,就是把我们的义务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30. 哲学的义务是,去除因误解而生的幻想。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31.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32. 当爱情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资格,当我需要爱情的时候,他却离我而去。

33.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34. 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35. 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36. 因 为自己的幸福虽然是一个所有人(由于其本性的冲动)都具有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却永远不能被视为义务而不自相矛盾。每个人不可避免地已经自动想要的东西,就不属于义务的概念;因为义务是强制具有一个不乐意采纳的目的。所以,说人有义务全力促成其自己的幸福,是自相矛盾的。

37.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38. 美最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最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最讨厌你说她丑陋。

39. 只要你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尊敬。

40. 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41. 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42.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通常只是让他们适应当前的世界——即使它是个堕落的世界。这是中国不少父母的真实写照。后代延续和苟活,具有动物进化的意义,但作为人仅有此追求未免太不像人样子。生孩子只为奴隶主作添头,这样的父母不配说爱自己的孩子。

43. 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无止境的欲望。

44. 当道德惩罚不再有效时,人们才付诸身体性惩罚,但是良好的品格却不可能通过它来造就。

45. 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46. 谁只有按照别人的选择才能幸福,他是理应感到不幸的。因为,他怎么能担保他的强有力邻人在对于选择的判断将会与他自己的判断相一致呢?

47. 滑稽是预期与后果的严重失衡。

48. 时间是作为一切直观之基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表象。人们尽管完全可以从时间中除去显象,但就一般显象而言却不能取消时间自身。因此,时间是先天地被给予的。惟有在时间中,显象的一切现实性才是可能的。这些显象全都可以去掉,但时间自身(作为显象的可能性的普遍条件)却不能被取消。

49. 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与此相反,理性不经批判的独断应用则会导向无根据的、人们可以用同样明显的截然相反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从而导致怀疑论。

50. 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

51. 形而上学的真正路径不是跟杂乱无边的经验对象打交道,而是从理性本身出发,并且至于理性本身产生对话。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根基,不可拔除。

52. 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

53. 视其为真,或者判断的主观有效性,在于确信(它同时又是客观有效的)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意见是一种被意识到既在主观上、又在客观上都不充分的视其为真。如果视其为真只是在主观上充分,同时却被看做在客观上是不充分的,那么它就叫做信念。最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那种视其为真就叫做知识。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你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偶尔想到了一起。早在读纯批之前很久我就想到了知识和意见的...

54. 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55. 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确切地说凭借的仅仅是概念(不像数学凭借的是将概念运用于直观),因而在这里理性自己是它自己的学生;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而且即使其余的科学统统在一场毁灭一切的野蛮之深渊中被完全吞噬,它也会留存下来,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

56. 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作感性。

57. 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当做上帝的命令而言。

58. “我们所确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终究会死去。” 作为死亡,似乎是从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经验。然而这个命题确是一个必然的命题。然而或许会有人说,类似于以诺那样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么的吧,所以终究这还是一个所谓“还没有发现例外”的经验判断吧。

59. 一种在直观中被给予的杂多的统觉,它的这种完全的同一性包含着一种表象的综合,并且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的意识才是可能的。

60.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61. 只有当两个人将自己完全交给对方,而不是仅仅将自己性能力的使用交给对方时,性行为才不是对象化的。只有当伴侣双方互相分享他们“无论好坏以及各方面的人、身体和灵魂”时,他们的性行为才能导致“一种人与人的联合”。

62. 至于逻辑学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具有这种长处却仅仅得益于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它有权利、甚至有义务抽掉知识的一切客体和区别,从而在它里面知性除了自己本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别的东西打交道。

63. 这 些命令要么单只考虑到结果及其充分性,来规定有理性的存在者的、作为起作用的原因的原因性的哪儿些条件,要么只规定意志,不管它是否足以达到效果。前者将会是假言命令,并只包含熟巧的规范;反之,后者则将是定言的,并且将是唯一的实践法则。所以准则虽然是一些原理,但并不是命令,但命令本身如果是有条件的,就是说,如果它们不是把意志绝对地作为意志来规定,而只是考虑到某种被欲求的结果来规定,即如果只是些假言命令,那么它们虽然是实践的规范,却绝不是实践的法则。

64. 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

65. 知性先天的可以做到的,永远无非是预先推定一般可能经验的形式,而既然不是显象的东西就不可能是经验的对象,所以知性永远不能逾越感性的界限,只有在感性的界限内部对象才被给予我们。

66. 一切必然性在任何时候都以一种先验的条件为基础。

67. 为一个判断中的各种不同表象提供统一性的同一种功能,也为一个直观中的各种不同表象的纯然综合提供统一性,用一般的方法来表达这种功能就叫做纯粹知性概念。

68. 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因此就是从经验中发源的经验知识,是我们所接受的印象和我们固有认识能力的一个复合物。先天的知识:不依赖于经验的,完全不依赖于经验的,即所谓“纯粹的”。之前的形而上学多是独断论,无中生有的,康德的目的在于厘清理性的范围、规则、界限,使形而上学走上一条靠谱的道路。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更进一步的推进吧?

69.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70. 直观在主体中作为主体的形式性状,主体受到客体的刺激,由此获得客体给予的直接表象,这也就是“直观”,也就是外感官的一般形式。

71. 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72. 对实践更改的最高原理的阐述现在已经作出了,也就是说,首先指明了它包含什么,即它是完全先天地、不依赖于经验性原则而独立存在的,其次指明了它在什么地方与其它一切实践原理区别开来。

73. 一切知识都要求有一个概念,不管这个概念如何不完善或者如何隐晦; 但是,这个概念就其形式而言在任何时候都是某种普遍的东西,是用做规则的东西。它只能通过在被给予的显象中表现这些显象的杂多的必然再生、从而表现这些显象的意识的综合统一性,才能是直观的一条准则。这样,物体的概念在关于我们之外的某种东西的知觉中就使得广延的表象连同不可入性、形状等等的表象成为必然的。

74. 道德底线原则必然是一项定言令式。

75. 时间不是推理概念,或是人们所说是普遍概念,而是感性直观的一种纯形式。

76. 时间的无限性无非意味着:时间一切确定的长短都惟有通过对惟一的作为基础的一个时间的限制才是可能的。因此,时间这一源始的表象必须不受限制地被给予。

77. 时间不是以某种方式从经验抽象出的经验性概念。因为如果时间的表象不先天地作为基础,则同时或者相继都甚至不会进入知觉。惟有以时间的表象为前提条件,人们才能表象:一些东西存在于同一个时间中(同时)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中(相继)。

78. 是以在时间次序中,吾人并无先于经验之知识,凡吾人之一切知识,皆以经验始。

79. 按照时间,我们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

80. 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81. 我们在自己里面有我们也能够意识到的表象。但这种意识无论涉及范围多么广大,多么精确或者准确,却毕竟依然只不过是些表象,也就是说,是我们心灵在这种或者那种时间关系中的内在规定。

82. 天才是自创法则的人。

83. 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84.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85. 理念为实现而需要一个图型,也就是说,需要各个部分的一种先天地从目的原则出发规定的杂多性和秩序。

86. 对显象的杂多的把握在任何时候都是渐近的。各部分的表象相继而起。至于它们是否也在对象中相继,则是反思的第二点,它并不包含在第一点中。

87. 纯粹知性概念永远不能有先验的应用,而是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有经验性的应用,纯粹知性的原理只有在与一种可能经验的关系中才能与感官的对象相关,但绝不能与一般而言的物(不考虑我们能够直观它们的方式)相关。

88. 我发现,在所有的时代里,不仅哲学家,甚至普通的知性也都预设这种持久性为显象的一切变易的基底,而且将在任何时候都假定它为无可置疑的,只不过当哲学家说:无论世界上发生什么变化,实体都保持长存,只有偶性发生变易时,他表达得更为明确一些罢了。

89. 一切显象中,持久的东西都是对象本身,也就是说,是实体,而一切变易或者能够变易的东西,都仅仅属于这一实体。

90. 无论出自纯粹理性的概念的可能性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这些概念都毕竟不是反思得来的、而是推论得来的概念。

91. 说自然应当遵循我们主观的统觉根据,甚至就其合规律性而言依赖于这种根据,就听起来相当不合情理和令人诧异。

精品课程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哲学,也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也就是想知道我们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要活一个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这件事情,似乎也只有哲学才能真正让你办到。
哲学的智慧河流,发源于往哲先贤们的辩论与洞见,影响了科学、宗教、艺术等人类文明成果至今。面对源远流长的哲学史,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我们需要一位专业、有趣的“摆渡人”来导航。
(0)

相关推荐

  • 只看懂1%的神书,我还能说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 书海遨游 No.18099

    书海遨游 No.18099 只看懂1%的神书,我还能说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 推荐程度:**** (虽然最多看懂1%,但很欣慰能看完) 原书阅读:1,471分钟 本文字数:5,6 ...

  • 【康德哲学】人类的知识从何而来?

    人类知识 从何而来 康德哲学 2020.09.01 01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康德关于知识的构成.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知识要素论"中, ...

  • 李明辉:牟宗三哲学中的“物自身”概念

    李明辉:牟宗三哲学中的“物自身”概念

  • 简论康德的先验哲学

    简论康德的先验哲学 康德学说的核心是先验哲学,其重要观点是: 第一,我们的头脑有一种纯粹先验形式,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这种纯粹先验形式对经验内容的整列加工而生成的,没有这种纯粹先验形式的整列加工,一 ...

  • 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 ...

  • 康德丨充实心灵的两样东西: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美者的分析论(节选) 第3节 对适意者的愉悦是与兴趣相结合的 在感觉中使感官喜欢的东西就是适意的.在这里,马上就出现了机会,来指责对感觉这个词所可能有的双重含义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混淆,并使人们注意到这一 ...

  • 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人是什么?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

  • 邓晓芒:详解康德道德律令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其中一 ...

  • 论康德道德律令——研读邓晓芒笔记(53)

    论康德道德律令——研读邓晓芒笔记(53)

  • 【看开头顶一汪蓝天,看淡心中一片花海】

    看开头顶一汪蓝天看淡心中一片花海文字/网络  编辑/思思 也许你航行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一世,也没有登上顶峰.但是,能触礁的都是勇士,不必太关心奋斗的结局如何.奋斗了也就问心无愧:奋斗了就 ...

  • 康德论道德教育

    就儿童教育来说,康德在<论教育学>中把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和"实践的教育".所谓自然的教育,就是一方面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纪律规范,不能纵容和放任自流 ...

  • 李说我听:康德式公平一直住在你的心中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早些年间黄河泛滥,摧毁家园,沿途都会有很多家具.树木等被冲到下游岸边,等大水退去以后,岸边村庄的人们就会去疯抢这些家具和树木.谁先到那个家具或者树木旁边,就把自己的身上的衣服脱 ...

  •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内容简述

    康德曾经说,有一些事情对人很重要--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以及人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认知的问题,康德为此写了<纯粹理性批判>:第二个问题是实践问题,康德由此引申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