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弯圆砍诗|闲话孙显平的《山路弯弯》作品(2)

弯圆砍诗

弯圆,本名杨兴华,男,退伍军人,历任班长文书等职。籍贯贵州龙里,贵州龙里作协会员,中国诗歌报首期改稿学习班学员,解放军报第三届新闻函授班学员。已在《战旗报》、《灵水》等报刊发表过新闻、诗歌、散文作品。现客居在余姚。

弯圆评孙显平《山路弯弯》作品

山路弯弯

文/孙显平

山路弯弯

像一张巨大的弓弩

把炊烟一样轻的人

搭在弦上射出去

只需一瞬

走回来

却往往要一生

弯圆评语:诗人孙显平这首《山路弯弯》的小诗,我读了许多遍了,并且还在读,总是读不厌。作者的这首诗虽短。但它似一朵花,向你微笑,又像一颗星星,含情脉脉地眨着眼睛,也像一颗宝石,散发诱人的光。这首诗语言干净、凝练、明快,所用来表达意象的词非常精准,几乎达到多一字也不能多,少一字也不能少的地步,使你在推敲的过程中不断发出赞叹之声。

山路弯弯/像一张巨大的弓弩。作者开门见山,把能形象,精准表达山路弯弯特质的意象词语"弓弩",摆到了读者面前,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抓住了读者的心。随着意象的打开,读者逐步深入其中,欲摆不能:

把炊烟一样轻的人/搭在弦上/射出去只需一瞬/走回来却往往要一生。这是在描写离开村庄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诗中的一瞬、一生这两个词与一张巨大的弓弩,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撤也撤不开,分也分不散,它们三者紧紧捆在一起。一瞬、一生这两个词,充分说明这张巨大的弓弩弹射力之大,速度之快,射程之远。这远不仅仅是纵向的,充满时空的,还体现在离乡人在外复杂的生存关系。在外的游子谁愿意离开家乡呢?谁又愿意离开家乡不回呢?往往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一瞬、一生两个词,道出了现实的残酷无情,道出了离乡游子在生存状态下的几多辛酸与无奈。读着这首诗,感觉作者融入意境中的情十分饱满,像夏日的皮肤冒出汗滴一样,从每一句诗中渗透出来。

刚读这首诗时,我曾向作者提出了一点建议,让她把"一张"这个词改成"几张"。作者说"巨大"一词已经把它包括在内了。后来我多次品读这首诗,觉得她坚持自己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按我之意把"一张"改成"几张"的话。虽能将山路"弯弯"这一特质表现出来了。但它不像"巨大"一词具有聚集力、喷发力。它会使主题的表达显得皮软无力,阻塞了诗意的纵向深入,削弱了作者原来的诗意。一张巨大的弓弩在整首诗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将军统领着一支部队。从这点来看,诗来源生活,但诗又不是现实的照搬硬套。诗赋予了生活艺术性。

单方面看这首诗,要让我挑出其中的不足,我现在还真挑不出来。我读了作者好些诗,有少部分诗作太刻意追求意象。读起来有点费时费力。一首诗里意象太多,意象层层叠加,会造成意象泛滥成灾。有实力的诗人,在诗的创作过程中,刻意追求意象是不自觉的事。在此,我诚挚地建议作者在追求意象上,把握好尺度。

【主编有话说】:关于孙显平的这首诗,的确可以称得上一首上乘佳作。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位诗人曾和我交流过孙显平的这首诗,对方认为猛一看这首诗不错,细推敲,“像一张巨大的弓弩”这句应该有校正的余地,而本人对“走回来,往往要一生"这句存在异议,虽然诗来源生活,要经过艺术加工和嫁接,但不能漠视现实实际,从本诗中,作者隐喻的应该是“大山里的人”,如果作者写的是长期工作在外的山里人,倒切合实际,如果写的是游子或者打工的人,则脱离实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离乡游子和打工者走回来,往往并不需要一生。倒是长期工作在外并落户到异地了此一生者可以称得上“走回来,往往要一生”。

对好诗,大家往往有不同的解读、争议和更多的挑刺,这本身就说明了作品的价值存在。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该作品已同步到中国诗歌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中国诗歌报新浪博客、中国诗歌报专栏、中国诗歌报第二美篇编辑部。

提示:中国诗歌报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欢迎关注【中国诗歌报】公众号:zgsgb88

中国诗歌报本着对作者对作品对诗歌爱好者负责的态度,以质取胜,不在固定推出,所推出的作品以约稿为主,邮箱投稿为辅,投稿邮箱zgsgb3@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