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咖才是大IP的绝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嘲流量、尊戏骨、关注中年实力派特别是女演员的就业问题,仿佛成为了互联网的某种“政治正确”。直至近期《上阳赋》开播,大家才发现,即便是全员演技在线的戏骨阵容,与剧集类型不匹配的话,也难以下咽。
与之完全相反的一个案例则是近期收官的《终极笔记》。这部剧可以说是盗笔IP截至目前所有影视版本中最“低配”的一部:主角团中最大的咖不过是“新版张无忌”曾舜晞;剧情上四部合成一部、疑似是欢瑞赶在版权到期前匆匆打包;片名更是连“盗墓笔记”四字都没得挂,正版搞得像山寨。
然而,正如网友所调侃的,《终极笔记》“一脸糊相,竟成绝唱”。目前该剧豆瓣评分已经爬到了7.9,创下盗笔系列新高,炸出无数养老中的原著粉。
截自B站“当小笔记完结后的心碎盗笔人实录”,UP主“幽灵_M”
所以说,对于大IP改编来说,剧情、演技、流量、选角、原作者把关……究竟哪个更重要?为何新人阵容往往香过大IP、大咖的强强联合?
而从《陈情令》到《终极笔记》,硬糖君现在的心声就是:大IP需要小糊咖。“神仙”不必下凡,还是让更急需上位的新人们来积极营业吧!
盗笔IP,弄潮儿还是小白鼠?
——《终极笔记》香在哪儿?
——它打了之前几部盗笔影视剧的脸。
——它做什么了?
——它居然照着原著把名场面给拍出来了。
“真香”的奥义在于低期待与高表现的统一。引发“真香”现象的作品可以不是十全十美的,甚至可以有相当明显的短板,但只要在对的地方表现超出预期,就能够给人带来惊喜。大部分网剧爆款都是如此,《终极笔记》也一样。可以说,它的“真香”正是建立在盗笔IP坎坷的影视开发之路上的。
《盗墓笔记》小说于2006年开始在网上连载,堪称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众所周知,它与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然而,在惊悚、悬疑、探险之外,更加青春讨喜的主角以及更加细腻的情感描写,令《盗墓笔记》收获了许多女性读者和强大的同人圈子,在IP概念流行起来之前就拥有了大IP的样子。
所以,即便盗墓题材的改编难度就摆在眼前,《盗墓笔记》还是在IP浪潮中冲在最前。第一版诞生的2015年,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片方与平台给到《盗墓笔记》的配置可以说是当时网剧中的顶配。爱奇艺对付费会员的大规模实践正是始于该剧,空前场面甚至引发平台技术问题。
但高配置和高期待并没能成就一部佳作,正相反,“流量大剧”模式在这部剧中初现端倪:魔改的剧情、加戏的配角、不走心的知名港导、失控的广告植入、主演及主演粉丝戏外的较劲,等等等等。
那一晚,许多人为红牛、尸蹩与“上交国家”大跌眼镜,殊不知这仅仅是个开始……
2016年的《盗墓笔记》电影与《老九门》真人剧也都是流量模式的产物,将当时炙手可热的归国流量鹿晗、张艺兴,仙侠剧流量陈伟霆、赵丽颖,以及在电影界崭露头角的井柏然、马思纯都划拉进了盗墓宇宙。
如此阵容带来了超高关注度与亮眼的数据,但也贡献了“撕番”的两大经典案例。从内容上讲,前者有三叔亲自担任编剧,但官方同人似的剧情并不能服众。后者则在还不错的开局后饱受加戏注水之苦,加上周播模式更显拖沓。
2017年属于天下霸唱,再见盗笔系列已是2018年的《沙海》,特效、实景都可圈可点,但依然因为后期注水加戏为人诟病。不过,这一年暑期宫斗、仙侠与耽改都出现了划时代意义的爆款,相比之下,探险题材颓势明显,红利开始消退。
此后,《鬼吹灯》与《盗墓笔记》两大系列均有了脱离流量模式、改打精品或还原牌、向圈层内部求认同的意识。《鬼吹灯》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团队是电影级团队,主咖潘粤明也是风评非常好的实力派演员,已经确定将连续出演。
改编运一直很差的《盗墓笔记》则因三叔与欢瑞之间的龃龉陷入尴尬境地。三叔自己发起了《重启》等一系列新项目,高举高打,与欢瑞版划清界限。只可惜,书粉也大有与三叔划清界限的趋势,场面殊为奇特。
欢瑞则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动后,也比较倾向于老本行古装偶像剧与政策风险更低的现代言情戏。《盗墓笔记》剧集不再能得到最顶级的配置,《终极笔记》更是直接交给与盗笔IP渊源很深的灵河文化制作。
大IP,还是要配新人?
正如上文所说,《终极笔记》演员配置并不高,制作放在当今的网剧市场也仅算中等。但作为盗笔系列真人剧里难得的没有采用流量模式的一部,《终极笔记》堪称一股清流:
剧情紧凑不注水,多取实景少抠图,戏里互动有火花,戏外营业也到位……归根结底,这是新人模式对流量模式的一次标志性胜利。

流量模式是热钱时代的产物,当大家发现明星主演加知名I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甚至替代对剧本的打磨,打造出吸睛又吸金的影视项目后,IP与明星便相继成为各方砸钱争抢的对象,身价飞涨。
在这种模式下,为了尽可能回收成本,片方势必要以各种方式扩充内容、拖长集数以抬高剧集售价,代价就是注水。40集能讲完的事生生讲六七十集,观感势必大打折扣。再辅以想来乘大IP东风起飞的加戏咖,注水又串味,谁吃谁知道。
前期好看中期注水、忍过多少集就好看了、去B站看没有XXX的CUT版,这些典型观剧体验,都是流量模式的后遗症。
此外,新人的配合度也不是流量可以相比的,这甚至可以无关演员的敬业度问题。
我们并不否认有愿意好好演戏、踏实留在剧组的流量演员存在,但这些年关于流量演戏的乱象也确实不少,如被滥用的抠图与替身、自带编剧乱改剧本、戏里的CP戏外形同陌路或腥风血雨,等等。
试想,如果一场对手戏的两个人在物理上都不处于同一时空,或者表演时考虑的都是自己“独美”,如何能塑造出令观众触动的人物关系呢?让观众自己对照小说原文脑补么?
而且,如今看剧后嗑嗑CP也算是很常规的追剧模式了。可一想到戏外双方粉丝的腥风血雨、两位演员的急于拆分,真是追剧的时候就先萎了、再不敢对谁托付真情。
相比之下,启用新人或非一线出演是一种更健康、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更有可能将钱花在刀刃上,实现正常的影视生产秩序。此外,新人身上很少有过往角色的痕迹或者过度营销的人设,让观众可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人物而非演员上。这一点对于IP改编来说也至关重要。
说白了,IP影视改编不可能完全抛弃原作粉丝,那么还原就是必然要考虑的。改编剧的一切应该为呈现故事、还原幻想而服务,流量或大咖主演让人难以忽视演员本身,沉浸感也就无从谈起。新人或非一线却是完美的“工具人”,更容易与角色融为一体。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能够实现季播的IP剧都让人深感人生若只如初见。白手起家的第一季虽然最穷,但往往也是演员最白纸、剧组杂念最少、观众代入感最强的时候。之后即便还能集齐原班人马,往往也没内味儿了。
 
这也是为什么IP剧更容易零基础造星,因为对于还原幻想来说,“像”很多时候比“会演”更重要。
常见的“老戏骨居然为XXX作配”的论调其实是个伪命题,许多网络IP的主角本就是少男少女,选择适龄新人出演也不算不讲武德。时代未必需要流量,但一定需要新面孔,相信没人愿意行业退回到“30岁的洛熙自己搭公交”那年代。
总体来说,《终极笔记》的成功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必然在于当题材被消耗过度之后红利消退,各家终于开始放弃以流量或话题博出圈的思路,改为以核心粉丝、也就是书粉优先。在此趋势之下,早晚会出现通过高度还原赢取好评的版本。经典武侠也正走在这条路上,新一批金庸剧里为数不多收获好评的17版《射雕》就同样采用了新人阵容,主打还原小说,走穷且励志的黑马路线。
偶然则在于这次各方“放手”放得着实彻底,让这版盗笔在超低配的同时得以排除了许多干扰因素,以内容本身为重,几乎没有戏外的人或事抢走故事和人物的风头。硬糖君愿称之为返璞归真。
但很可惜,对于盗笔这样级别的IP来说,这真的更像是个美丽的偶然事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