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伉俪传奇与“文科必胜、理科必成”的育儿之道

矢志不移为革命  言传身教子成才

——革命伉俪杨耿仪郑芸事迹
革命伉俪杨耿仪、郑芸是一对抗日老兵。他们于1938年,经地下党负责人郑重介绍,成为中共党员。战争年代,两人为革命四处奔波、历尽艰难至新中国成立。没想到“文革”时期双双却被打倒。但无论是战争年代的险境,还是政治运动的恶劣,夫妻俩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坚守自己不变的信念、坚信风雨过后有阳光。正是如此坚定的信心,支撑着他们在那艰难屈辱的岁月里,两人无怨无悔、相互厮守、相持教子,培养了大儿子杨必胜成为语言学专家、二儿子杨必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数学专家——使“文科必胜、理科必成”的励志、育才之道成为流传的佳话。
革命伉俪
  郑芸是海陆丰地下党领导人郑重的族亲,称郑重为堂叔。郑家是当时的大家族,有许多人参加革命,受其影响,郑芸于大革命时期就参加了童子团、少年先锋队。1935年秋,同在汕尾文亭学校教书的年轻人杨耿仪、郑芸结为伉俪。次年产下了大女儿杨逸生。第二年七七盧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飞机轰炸汕尾,居民纷纷出逃,临近妊娠的郑芸逃难到乡下,产下了二女儿杨村生。此后夫妻双双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杨耿仪参与组织了海丰县青年抗敌同志会,公开身份是该会常务干事。和汕尾(五区)青抗会负责人;党内身份是中共海陆丰县委青年委员。并受地下党委派在汕尾中巷口成立“同兴堂”记税盐公司,所赚利润上交东江特委,同时秘密掩护曾生部队干部,并利用盐船运载部队后勤人员往香港。
郑芸参与组织了汕尾(五区)妇女抗敌同志会,任负责人。1938年秋产下大儿子杨必胜后,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把孩子寄托给老母亲看管,接受地下党委派,配合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四处下乡宣传抗日。并为扩大青抗会的影响,在捷胜墟里扮演现代剧《雷雨》中的角式鲁妈。
1941年春日本军队登陆汕尾,一家老小逃难乡下。当时,地下党通知他们撤往山区,夫妻俩因舍不下全家老弱病残流落异乡,无法到山区去,夫妻一时中断了组织关系。随后杨耿仪受到国民党政权的通辑,居无定所、四处逃难,1949年通过香港地下党组织介绍,到惠州重新参队。
郑芸于汕尾和平解放后,受新政权委托接管汕尾小学,并任汕尾第一完全小学(现中心校)校长,并长期担任小学教师。“文革”期间,她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被开除出队,全家下乡山区。郑芸于1974年春落实政策,回汕尾办理退休。而杨耿仪解放后转业在汕尾镇政府工作,后又到海丰一中和海丰师范教书。1959年审干运动时被开除出队,后由汕尾镇照顾安排到汕尾群联小学当民办教师。文革期间,他受到残酷迫害。1974年春迁回汕尾后,先后在汕尾联中、汕尾中学任教。1981年,杨耿仪得到平反落实政策,恢复离休待遇。1987年因心梗去世。
命舛志坚
1868年(清道光年间),杨耿仪的曾祖父杨达文因躲债,从东涌赤岗村举家迁居汕尾凤山妈祖附近,在靠海边的地方搭寮居住,以卖“苟蛤”(贝类)为生。杨耿仪的祖父杨克欣出生于汕尾,至辛亥革命时期经营鱼盐生意发了家,并建立商号为“送合”。
杨耿仪出生于1916年。就读于县立海丰中学,接受了新思想。毕业后安排在汕尾文亭学校教书。解放后,杨耿仪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均被作为重点审查和批斗的对象,但他矢志不移,严于律己、严于教子。他被开除出队后,不会做体力劳动,只好呆在家里干些轻微的活。上世纪60年代初,粤东沿海一带出现“逃港风”,很多人都劝告杨耿仪说,你有亲朋好友在香港,何不趁机过去避难,又可谋生!但他一怕连累家庭子女,二坚信自己的历史问题定会得到组织澄清、落实。自己失业了,家庭经济仅靠爱人郑芸的工资维持。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杨耿仪却始终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当时,商店里的食盐每斤1毛2分半,而香州盐场的一些小商贩,偷偷挑着“私盐”走街串巷喊卖,每斤6分钱,许多人都争着买,这样能省一半钱啊。然而,杨耿仪却从不去买“私盐”,还是到小商店里购买一斤1毛2分半的食盐。大家都说他傻,而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守法要从小事做起,并强调、教育孩子不要去贪小便宜。
在下乡到农村的岁月里,杨耿仪不会干农活,生产队安排他在村里捡猪牛的粪便,整整五年,他起早贪黑提着竹篮,为集体拾粪,却自得其乐。
教子有方
杨耿仪深感青年时期因家庭拖累报国无门,中年时期历次政治运动又压得他抬不起头,此生难有作为,但作为一个有信仰的理想主义者,几十年间他只有两个精神支柱:一是不间断地向上级组织写要求落实历史问题的报告,当初被中断组织关系是抗战时期残酷环境的历史原因,他没有出卖过任何人,没有叛变革命。也坚信党和政府最终会实事求是。直至去世前,还一直在写要求恢复党籍的报告。二是他把心血都放在培养儿女身上。解放后,抗美援朝开始,他把还在水产学校读书的大女儿杨逸生送去当了志愿军。抗日时,因两人都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便把二女儿杨村生送给邻居吕家。又因饥荒年二女儿又被卖到赤坑“鸡角山”村当童养媳。为了向孩子负责,杨耿仪到鸡角山村将女儿赎回汕尾,14周岁入读小学一年级,以后才通过跳班入读惠州卫生学校。大儿子杨必胜在汕尾中学(当时叫海二中)初中毕业后,杨耿仪不顾家庭负担重,争取到一名额,把杨必胜送到广州广雅中学读高中。杨必胜不负父亲期望,于1957年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当年高考作文命题是“我的母亲”,由于母亲郑芸的事迹在孩子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他的应考作文写得很感人而得了高分,顺利考上北大)。
对二儿子杨必成的培养,更是注入了老父亲望子成龙的心血。杨必成于1961年在汕尾中学初中毕业,受其父亲“历史问题”影响,政审不过关,上不了高中,一时在社会上打零杂工。至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过后,政府放宽入学条件,闻此消息,父亲要求杨必成抓紧复习参加中考,使其如愿入读汕尾中学高中。杨必成高中毕业后,虽然遭遇文革,遣乡劳动、厄运不断,但一直得到坚信真理的老父亲鼓励,他对杨必成说,人无大志难成事业。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你不放弃努力,总有一天就会成功。于是,杨必成坚持在农闲时自学高等数学。至1977年底,首次恢复高考,此时的杨必成已30周岁,早超龄了,深感无望之时,老父亲却迫着杨必成于高考报名期限的最后一天,赶到招生办报上了名,最终如愿考上,得以入读高校。
杨耿仪于30年间,承受着命运对于他的极其不公与巨大的失落,把精力和心血都寄托在培养子女身上,含辛茹苦、坚持不懈,并以极大的人格魅力,教化着子女的成长,终于完成了其“文科必胜、理科必成”的育才之路。从精心培养子女这一方面来说,他何尝不是成功者?!更是人生大大的赢家!
高风亮节
郑芸出生于1914年,幼时在教会学校读书。大革命失败后,郑芸随其未婚夫林军杰(牺牲时为红军团长),转移赤坑等一带打游击。1928年7月,林军杰部队需转移公平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将郑芸、彭铿(海丰县第一届妇代会长,四十九团政委黄强夫人)、陈少阳(红军军医)等妇女转移到宝楼山区的山洞里。后彭铿下山寻找部队,在青龙山被国民党逮捕,英勇牺牲。而陈少阳从宝楼出走后,不知所踪。郑芸却由一麻风老太婆,扮成乞丐“护送”她回汕尾。
回到家的郑芸(改了名字),与堂姑郑继斯(宋时轮将军原配夫人)一起到海丰乡村师范读书,毕业后回汕尾文亭学校教书。后来,获悉林军杰牺牲,其老母亲谢氏在梅陇孤苦无依。解放后,郑芸将林军杰的母亲接到汕尾,并与婆媳相称共同生活了十多年。1957年,纪念苏维埃成立30周年大庆,林军杰生前的战友古大存省长,亲自看望了烈士母亲谢氏,还有郑芸。郑芸服侍烈士母亲的善举,成为老同志们的美谈。上世纪60年代初,谢氏告老归乡,不久去世。

划圈处为烈士林军杰母亲谢氏与郑芸一家合影:

郑芸于1974年落实政策以后,因年满六十周岁,办理了退休手续。改革开放后,很多老干部都通过落实政策把从当初的退休改为解放前参队的离休待遇。许多老同志都认为,郑芸参加过大革命、抗日战争,是应该享受到离休待遇的。可她一直强调,别麻烦政府了,几百元退休工资够自己花了。郑重同志回乡探亲时,闻知郑芸还没落实离休待遇,很不理解,他跟郑芸说,要亲自为她作证,而郑芸却婉言道谢。无奈,郑重亲笔为她写下了一幅字:曾记少年时,君是红家将,历史抹不了,光荣留永远。
郑芸晚年,在其日记本的首页,抄录了明代于谦的一首诗《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粹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让她感触颇深,以至于郑重抄在日记本上的一代名诗,又何尝不是郑老一生的写照!
郑老最小的儿子杨建成回忆说,老母亲经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样就好了!当她闻知二儿子杨必成当了数学教授,很高兴,并说:要是你老父亲在世,看到你这样的成就,该多好啊!又闻杨必成当官了,当了正处级的系主任,却不以为然,告诫他说:可要当清官啊!正因为郑芸有了一颗敬畏心、平常心、感恩心,使她历经大半辈子的艰辛困苦,同时,工作、家务双肩挑,和丈夫一起养育了11个子女,都成人成才,其中6人为党员。并得以长寿,至90高龄去世,堪称为一个非常励志的传奇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