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店民间故事·审古槐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审古槐

作者 | 张殿举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清朝时候,赊店长春街有棵古槐,碾盘粗细,枝叶繁茂,荫笼数丈。树心枯老中空,能容两人对坐下棋。古树附近,居住的大部分是朱姓人家。靠近树旁,有座草房,住着一对结婚不久的年轻人。男的叫朱龙生,女的叫胡秋兰。两人婚后你恩我爱,情深意笃,羡煞周围邻里。他们结婚后半年左右,小伙子因做生意,与同街的伙伴一块出了远门。秋兰孤身一人,白天做针线,晚上纺花织布,日子过得倒也平顺。有些重活干不动,邻里主动帮忙。因而,秋兰生活虽清苦些,倒也没作什么大难。

龙生的同伴识字,会写信。过段时间,秋兰到龙生的同伴家一趟,打听一下丈夫的消息。最初同伴有信,说一些生意的赔赚,顺便述及几句龙生的情况。后来,同伴再没来信,同伴的家人与秋兰很是着急。秋兰在床头上贴张纸,每天用胭脂在纸上划一道,以记住丈夫离家的时日。不知多少天过去,纸上已密密麻麻划满了小红杠。

一天黄昏,龙生回到了长春街。离家来,他挣了不少钱。为便于携带,他把散碎银子及铜钱兑换成元宝,用小包单包了,带在身边。临到家门时,小伙子多了个心眼:“我出门这么久,心里常惦记着妻子。恨不能不外出,与妻子朝夕相守。不知妻子是不是对我真心依旧。对了,我试一试,看看妻子变没变心。”他走到古槐下,左右看了看,没有人。就爬进古槐洞,把小包裹放在了洞内一个隐秘的夹缝里。

从洞里走出,周围还是静悄悄的,没一个人影。龙生来到门口,叩了叩门。

“谁?”

妻子正在纺花,听到门响,问道。

“我。我是龙生啊。”

像丈夫的声音,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秋兰,开门啊,我是龙生。”

再次听到丈夫的声音,她才相信是真的,不是做梦。站起来,拨开了门闩。

龙生走进屋,夫妻相互端详了片刻,拥抱在了一起。

“秋兰啊,我出外一年多,只落个肚儿圆,没挣着钱,两手空空回来了。”

待两人平静下来,龙生把事先准备好的话说了出来。

妻子躺在他怀里,抚摸着他的脸,娇嗔道:“谁说叫你挣多少多少钱了?你能平安回来,就挺好。你出去这么长时间,也不寄个信,多叫人结心啊。”

龙生心里暖洋洋的,想着刚才对妻子耍的心眼,一阵愧疚。

秋兰得知丈夫一路赶回,还没吃饭,便起身做饭。不一会,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了。吃罢饭,妻子烧些热水,两人洗一洗,上了床。

龙生看见床头贴的那张划满红杠的纸,问道:“秋兰,床头贴这张纸干啥?”

秋兰握着丈夫的手说:“你走后,我每天都在想你,过一天,我在纸上划一道。你数数,快四百道了吧。”

看着密密麻麻的红道,听着妻子温软的话语,龙生眼一红,鼻子一酸,掉下泪来。

“秋兰,刚才我是跟你说着玩的。这年把儿,我挣了不少钱呢。你对我这么好,要是挣不着钱,我哪有脸面见你呢。”

“挣着钱更好,挣不着为妻也不埋怨你。你说挣着钱了,我咋没见你拿回来呢?”

“刚才,我把钱放到古槐肚里了。”

“那里能放心?你说在哪个具体地方,我去拿。”

“在大槐树洞东南角的一个夹缝里。我放时,天已经黑了,没人知道。待明早,我早些把它拿回来。”

秋兰要起身,龙生紧紧搂抱着妻子没让她去。

谁知隔墙有耳。龙生的一席话,被隔壁的邻居朱三听到了。朱三是个修鞋匠,在大槐树下摆个摊,每天在那修鞋。他四十开外,为人憨厚勤恳,在邻里中口碑不错。龙生不在家时,他知道一个单身女人不容易,主动帮秋兰干一些重活。街上一些无赖混混想找秋兰动手动脚,他毫不客气地把他们顶了回去。这天,他吃罢晚饭小解,忽听到秋兰屋里有男人说话的声音。他警觉起来,悄悄走近窗边,听起墙根来。

初听不知是谁,后来才听出是龙生。当他听到龙生一年来没挣着钱,他暗自叹息:跑那么远,白忙乎一年,叫妻子在家受孤单受劳累,还不如跟我学修鞋呢。过会儿知道这话是龙生故意试探秋兰的,有些气愤了:这么好的姑娘,你还不放心,生法捉弄人家,你算什么人?接着,他听到龙生说放钱的地点,嘿嘿地笑了。让我也捉弄一下这小子,让他尝尝被耍弄的滋味。他蹑手蹑脚地走开,来到古槐下,钻入树洞,在东南角的一个夹缝里,果然找到了一个包裹。一摸,里面几个硬疙瘩。心想,这便是银元宝了。朱三带着包裹出了洞,回到了家。心想,不行,我虽是捉弄龙生,但也不可做得太过分。我得写个纸条,放在树洞,当龙生找不到银子时,反复在树洞翻找,就可发现纸条,知道是我与他开玩笑。他马上拿起笔,在在纸上写道:“取包裹人,朱三。”然后又跑回古槐洞,把纸条放在原先存包裹的夹缝下,拽下一块朽木压在了上边。

第二天,刚麻麻亮,龙生就急急起来,钻进古槐洞,往存包处一摸,空空如也。顿时如五雷轰顶,蒙了。他把手再次伸到夹缝,哪里有包裹的影子,身子一下子瘫软在地。龙生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他觉得丢了钱,白耗了一年心血不说,自己也显得太没材料了。全是自己耍弄妻子的结果,一会儿怎么向妻子回话,街坊邻居知道了,该怎么说我 ……龙生的心扭结到了一块儿,无以自解,竟找来一根绳,往树枝上一抛一缠,寻了短见。

秋兰左等右等不见龙生回来,匆匆穿上衣服,来到古槐下。一惊,发现一个人吊在树上;一认,是丈夫。“救人啊,救人啊!”她又恐又悲,大声哭喊道。哭着,哭着,晕厥了过去。待秋兰醒来,龙生已被解下,古槐下站满了人。只听得人们切切私语:

“龙生刚回来,就上吊了,不是被人谋害就是被逼无奈。”

“这还用说,勾结奸夫,谋害亲夫呗。”

“赶快告官,追查歹徒。”

……

人群中就有朱三。他一看龙生寻了短见,就知道是因为银钱的事。他痛悔自己的作为,可出了人命,他吓得两腿打颤,不敢站出来说明事情的原委。看着秋兰悲噎愁苦的的样子,他只能暗自掉泪。

此事早有人报于赊店街的官府——南裕分司。南裕分司位于骡店街中部西侧。一进二的深宅大院,正房前后各五间。前院东有演武场,西有跨院。后院除正房外,又有东西厢房各五间。青砖碧瓦,气势恢宏。赊店街在明代以前还很荒凉,只是有些住户,有些店铺。到了明末清初,随着移民的到来,水陆码头的开发,山陕商人的涌入,这里才勃然隆兴,渐成驰名天下的繁华商埠。这里地处南阳裕州交界地带,长期没有行政机构。随着它的日渐繁兴,南阳府看到这里大有钱(前)途,就于位置相对居中的骡店街中部,建起了官宅,设置了官吏,代理府台管理这里的行政和社会事务。

南裕分司的冯长官得到报案,迅速带着几个随从赶往现场。他们验过尸后,让人把尸体抬回龙生家。然后询问龙生为什么跑到这里上吊,秋兰说龙生要到树洞里去包裹。公差爬进树洞找包裹,哪里会有。冯长官把哭得死去活来的秋兰、她的邻里及周围品行不端的人带到分司。秋兰把龙生从回来到出事的过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长官看秋兰面目和善,不像心存邪恶之人,就基本上排除了秋兰作案的可能。把邻里另叫到别的房间,询问秋兰的为人处世。大家都说秋兰明白事理,友善乡邻,没有什么出轨之事。质证街上几个品行不端的人,又没作案时间。

冯长官思忖,这么说来,龙生之死最大可能是他心量狭窄,因丢银而自寻短见了。龙生放银子的地方相对隐秘,秋兰又说龙生放银子时无人知晓,那是谁偷了古槐洞里的银子?

提起这棵古槐,冯长官联想起许多与之相关的东西。这棵古槐,年代久远,虽是内部枯槁而外部依然生机蓬勃,街上人都认为它有灵气。每到初一十五,常有人到树前烧香。说来也怪,一些向古槐祈求的人,时有得遂心愿的,这愈增添了人们对古槐的尊崇。有个老犟筋,不信古槐有什么灵验,拿着斧头要上树上砍伐树枝,看有什么征兆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别人劝他不要砍,他偏不听,出出缕缕爬上树,刚砍两枝,他便从树上摔下来,断了胳膊腿。自此,人们对古槐更是敬若神明。

冯长官想起这些,忽地心头一亮,有了!

第二天,他带着几个公差和一个巫婆,来到古槐下,先是焚上香,口中念叨几句,然后让巫婆舞扎着开始作法。街坊邻里看到长官又是焚香又是请巫婆,觉得好奇,纷纷围过来看稀奇。巫婆打几个哈欠,入定了。冯长官向前深施一礼,说:“大槐神,你神通广大,庇护四邻,请你说一下是谁偷了龙生的银两吧。”

只见那巫婆翻了翻眼,拖着声音说:“我是槐神,只管悠闲过活,向不过问凡俗之事,长官还是另请高明吧。”

冯长官变了脸色,说:“大槐神,你受一方供养,就该为一方出力。莫非你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不成?”他转身对属下说,“古槐知情不报,枉受供奉,弟兄们来呀,给我用铁链拴了。”呼啦啦,公差们扯着长铁链过来,把古槐围了一圈,然后架高拉紧,把古槐捆了个结实。冯长官走近巫婆,说:“老神树,说不说,不说,可别怪下官不敬了。”那巫婆身子摇两摇,没张嘴。“好啊,你还不想说,那就莫怪下官无礼了。”冯长官手一挥,对手下说,“弟兄们,照着古槐,给我打。”

公差们听到命令不敢怠慢,抡起皮鞭、树枝,对着古槐抽打起来。古槐的空洞发出一阵阵嗵嗵嗵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从树洞里爬出几只大蜘蛛。这时,巫婆睁开眼,用手示意公差住手。“停!”冯长官一声令下,公差们住了手,长官走近巫婆,巫婆低声说:“是个姓朱的偷了银两,本神只能奉告到此。”然后,打个哈欠,伸伸懒腰,走开了。

冯长官待巫婆走后,高声对大家说:“乡亲们,刚才大槐神已告知下官,是谁拿了龙生的银钱。那不是外人,他就是长春街人,限定中午之前,把银钱送给本官,若逾期不送,严加惩处。”人群先是一阵沉寂,接着一片喧嚷。朱三藏在人群中,两股颤颤,面部木僵,别人跟他说话,他也变得前言不搭后语。

南裕分司的人马走后不久,朱三挑着修鞋担子出来了。这次,他没把担子放在大槐树下,而是径直往西了。走到骡店街口,折身向北,到了中心街又向西拐,在南裕分司门前停了下来。他把挑子放好后,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包裹,急匆匆进了南裕分司大门。守门人问他要干什么,他没止步,支乎两句进了院子。院内青砖铺地,干净整洁。东边演武场里几个公差正在运气练武,西边跨院里传出几句喃喃细语。他不敢怠慢,穿过过厅,进入第二道院子。院内几丛竹子,郁郁青青;两株石榴,花开正红。

“你是谁,进来干什么?”朱三正东张西望,正房屋里走出个公差,问道。

“我,我想见一下冯大人。”

“好吧,跟我来。”

冯长官正在屋里正襟危坐。

“小民朱三拜见大人。”

朱三屈膝叩拜。

冯长官一看朱三拿个包裹,心里便明白个七八分。

“朱三,我来问你,可是你偷了朱龙生的银两?”

“大人,包裹是我拿的,我只是想捉弄他一下,并没存心去偷。”

“朱三,公堂上不可胡说,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照实讲来,或可减轻处罚,若是编造谎言,罪加一等。”

“大人,小人愿讲实情。”

接着,朱三一五一十把自己晚上出来小解听到有男人在秋兰屋里说话,到听墙根拿包裹留纸条的过程说了一遍。

“空口无凭,马六,你到老槐树洞去一趟,看有没有什么纸条。”

刚才引朱三进屋的马六领命而去。他钻进树洞,查看东南角的夹缝,在缝底翻了翻,果然找到一张纸条,上写“取包裹人,朱三”。马六把纸条带回南裕分司,冯长官一看,墨迹是干的,一闻,还带着墨香,便断定是新近所写。让朱三再写一遍,笔迹完全一致。

“朱三,本官相信你所说属实,可你玩笑开大了,致人死亡,你可知罪?”

“小人知罪,甘愿受罚。”

“那好,念你虽是拿了包裹,心里并没恶意,本官决定从轻发落,让你拿出二十两丧葬费,且服刑一年,你可接受?”

“好,你先回去拿丧葬费,然后服刑。”

朱三退下,一位公差跟在后面监督着他回家取钱。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朱三不由得朝朱龙生家看了一眼,看到一位大嫂和秋兰搀住龙生模样的人从屋里出来。

“鬼,鬼,见鬼了!”

朱三腿一软,眼一瞪,瘫倒在地。

马六立即掐人中,过了一会,朱三才回过神来。

见邻人围在自己身边,忙问龙生是死而复生,还是刚才撞见鬼了。

邻人笑了,说:“万幸,龙生活过来了。”

“怎么活过来的。”朱三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一位邻居详详细细把龙生生还后说的话转述了一遍。

原来,龙生在南方做生意时,结识了位老道士。道士八十多岁了,依然面色红润,步行如飞。龙生闲暇时喜欢跟道士谈些养生之道,道士看看年轻人心善腿勤,也乐意与龙生交谈。龙生临回家时,买些礼物送给道士,道士知龙生要回老家,拿出自己秘练的九死还魂丹赠给龙生以表心意。老道士通常在入定大修时才用上一些,这样,就不会在气息极弱时出现危险。道士说,这些丹粒由多味野山药秘练而成,有滋阴通脉祛毒强髓之功。带在身边,说不准什么时间会派上用场。龙生得到丹粒很高兴,深深向道士鞠了一躬,踏上了归程。这天早上,他发现银两丢失后,一时糊涂,上了吊。在呼吸越来越急促之时,他后悔了:自己死了,解脱了,但对自己的妻子和亲人来说未免太残酷了。外人也会说自己作为个男人这么脆弱,真是没出息,窝囊废。他深悔不该如此轻生,但绳索越勒越紧身体越来越无力,已没办法解除困局。这时,他忽地想起老道长给的九死还魂丹,挣扎着弄破丹包,抓了几粒,捂在了口内,强力咽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朱三听得一惊一乍的。邻人继续说道,当把龙生抬到家,龙生颜色没变,身体始终是温的。过了段时间,忽见蒙在龙生头上的方巾略有翕动,大家惊呆了,有的吓得要冲出门外。有经验的老人说,大家不要慌,可能龙生又还阳了。有人赶紧叫来医生,医生把手放在龙生的鼻孔,掰了掰龙生的眼皮,号了号脉,微笑着对大家说:“奇迹,真是奇迹,这么长时间,龙生竟活过来了。”听到这里,朱三的面色才和缓下来。

过了几天,龙生身体完全康复,朱三在老槐树下叩几个响头,放了挂万响鞭炮。然后,摆了几桌酒菜,盛情邀请冯长官、龙生夫妻和街坊邻里。席上,冯长官亲手把包裹交还龙生,并将自己手书的一款条幅赠与龙生。龙生展开条幅,只见上面书写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生命至重,情意无价。”龙生喜不自胜,一再对长官鞠躬致谢。朱三对冯长官和龙生夫妻各施一礼,再三对龙生夫妇表示歉意。

席后,龙生执意要付宴席花费,朱三怎么也不肯。无奈,二人各出一半了事。

这晚,秋兰对龙生开玩笑说:“夫君,以后还寻短见不?”龙生亲了亲秋兰,说:“娘子,我的心肝儿 ,有古槐作证,将来就是天大的事情发生,我也不会离你而去。”

秋兰甜甜地笑了,把龙生的手紧紧地握入了自己的手心。(全文完)

故事讲述:谢德安

作者简介

张殿举老师,网名河州翔鱼,桥头人,中文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现就职于桥头一中,工作之余,爱好写作,自2009年5月开通新浪博客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歌、通讯等各类体裁的博文作品近500篇。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乡士诗人协会会员、河南省中语会理事、南阳民俗文化摄影协会会员、社旗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社旗县政协委员、《中国火炬》杂志通讯员、社旗县人民法院陪审员、社旗县诚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社旗商埠文化研究会会员、县文联杂志《大码头》编辑。连年被评为河南爱故乡年度人物。
(0)

相关推荐

  • 形位公差大解析,真的太牛了!(二)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绘本故事《咚咚咚,是谁啊》文字

    绘本故事:<咚咚咚,是谁啊>绘本内容简介:一只大猩猩,一个巫婆,一个幽灵,还有一条身披鳞片.饥肠辘辘的恶龙--下一个来敲门的会是谁呢?这是一个好玩的睡前绘本,主线是小女孩.闭合的门以及登门 ...

  • 国外动画电影《 第七个小矮人 》[普通话版]

    第七个小矮人的剧情简介 · · · · · ·乐观善良的七个小矮人原本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不料诅咒公主的巫婆利用小矮人进入了公主的18岁生日宴会.因为第七个小矮人波波的失误,诅咒爆发,公主和整个童话王 ...

  • 辛丑年洪洞大槐树祭祖文

    维公元二○二一年四月四日,岁在辛丑,节届清明,惠风和畅,松柏翠凝.古槐后裔,谨备尊礼,追远抚今,恭祭先灵.辞曰: 吾祖煌煌,伟烈彰彰,古槐苍苍,荫庇莽莽.元末明初,中原战乱,旱涝蝗疫,满目痍疮.晋南之 ...

  • 形位公差大解析,真的太牛了!(一)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知否知否》 赵丽颖无视冯绍峰钟情他人,朱一龙绝美亮相

    近日由赵丽颖,冯绍峰领衔主演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强势播出.该剧是由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出品,侯鸿亮担任制片人,张开宙.赵祥宇执导,曾璐.吴桐编剧,的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剧中赵丽 ...

  • 【赞冯贤兴*悦龙】

    [赞冯贤兴*悦龙] 冯斌一鄂 悦龙,辉煌! 兴农贸,名远扬. 果蔬专业,瓜瓞芬芳! 好一个合作联社, 豪气干云比画廊. 悦享龙腾跃,贤兴更飞翔.

  • 知否:赵丽颖、冯绍峰夫妇同朱一龙携“宅斗新剧”来虐虐虐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新剧即将上映.对的,这部剧的主演就是办证,让新浪微博瘫痪.头条持续N多天的赵丽颖.冯绍峰夫妇. 虽然大家都很不看好冯绍峰,(小编也是这样认为),不过颖宝是个 ...

  • 曾献铎: 赊店民间酒俗-报牌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赊店民间酒俗-报牌 作者 | 曾献铎 原创 | 乡 ...

  • 民间故事:纸扎店老板丢了六个纸人,晚上听到有人在厨房喝酒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人陆志远因为做生意,一家人迁到河北沧州居住. 来到沧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个安身之所,恰巧有户人家贱卖房屋,陆志远看了那宅子觉得十分满意,于是当日成交,第二天便搬了进来,而房屋主人也连 ...

  • 民间故事:鬼官夜审

    嘉兴有个专门负责护送官府公文的小吏,有一次要送一封加急的公文去杭州府,走了两天,眼看就快要到了下一个驿站,这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他正好准备去驿站住宿补给,然而骑的马似乎已经很累了,走得很慢.这时候前方不 ...

  • 【界首民间故事】蒋娘店

    蒋娘店 王从中  口述  郝心恒  整理 相传很久以前,光武北十里有个集镇,因为这个镇子上的人皆姓蒋,所以取名叫蒋店. 蒋店四面环水,绿树成荫,风景十分秀丽.蒋店东南角有一片竹林,在翠竹掩映中,托出一 ...

  • 【赊店故事】蟆哑坑传说

    青台古镇有个奇异的大水坑,这个水坑,无论何时里面的蛤蟆都不会鸣叫,老百姓称之 为"蟆哑坑".这是怎么回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天下大乱.皇族后裔刘秀起兵造反,王莽派精兵强将剿杀. ...

  • 民间故事:《县官审鹅》

    从前,有一个姓杨的知县,为官清廉,办案认真. 有一天,杨知县正在大堂内低头批阅状子,忽听门口传来一阵炒杂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乡下人和一个年轻人,拉拉扯扯,互相争吵着,驱赶着一只大白鹅,向公堂这边走 ...

  • 民间故事:美女半夜造访棺材店,木匠好心收留,道士:她是流尸

    丧葬殡仪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化,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加上我国讲究入土为安,因此对丧葬是非常重视的.在这其中,棺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古人认为,棺材是介于阴阳之间的媒介,有聚财隔阴的意思,因此,棺材店 ...

  • 【转】民间故事:美女半夜造访棺材店,木匠好心收留,道士:她是流尸

    丧葬殡仪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化,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加上我国讲究入土为安,因此对丧葬是非常重视的.在这其中,棺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古人认为,棺材是介于阴阳之间的媒介,有聚财隔阴的意思,因此,棺材店 ...

  • 民间故事:妻子逝世前,纸人店老板疯狂扎纸人,道士:害人终害己

    扎纸人这门手艺,在我国传承多年,也是古代"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其中五花指卖茶.郎中.歌女.杂耍和挑夫:八门指卜卦.卖草药.变戏法.卖艺.说书.卖唱.高台唱戏和搭棚扎纸.由于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