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蘧常先生的日常书写

摘:王蘧常先生在日常的书写始终保持章草一体,甚至是在写信时也不改变,平时的论文、著作手稿的出版需要学生帮忙翻译。这一点说明了其性格上的不趋同,一方面由于王蘧常本身不是公众人物,不必面对大众,与他交往的大部分是书家或有相当书法认识水平的文化人,客观环境上有保持特殊性的可能;另一方面在主观上,王蘧常先生更愿意走向心灵深处,与先贤交流。    
        王蘧常先生的大部分书信多为机制有光纸,生宣较少,大概缘于其写小字时不要渗化,以体现笔触之清晰,机制有光纸光滑,近于熟纸,他对宣纸性极为熟悉,与古法相同。熟宣的线质是阳文式的,类似金文铸造感,王蘧常先生章草在熟宣上线质涩劲苍茫、实中有虚、虚而不薄,匹配以拙中有巧的结体,愈加奇趣横生,老而弥坚、铁骨铮铮。

今人评王氏法书,或称其为学者之书、诗人之书,非书家之书也。此言甚是,却尚可更进一层。未若益之以硕儒之书、国士之书,则实至而名归也。

王蘧常先生 (1900—1989),字瑗仲,浙江嘉兴人氏,以经学、史学、诸子学著称,又以书法、书学名世。其书法作品卓荦不群,古意淋漓,尤以章草独擅胜场。近世书家纷纷,历数十年披沙拣金,堪称者几希,而先生书作则愈见贵重。至于时人得一字半纸,珍若球图;书界论隶草魁首,必推王氏。宜乎谢稚柳先生评王蘧常书云: “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顾廷龙先生则赋诗曰:“后王妙墨继前王,云壑当胸万卷藏。纂史传经同盛业,一庐明两字辉煌。”(按:日本《书道》杂志曾以“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一语赞先生,又有《现代王羲之》一文评先生书作,故有“后王前王”之说。)

所谓千年一人,所谓后王前王,绝非虚誉,实乃的评。凡估量书家、书作之地位及意义,不当以私见推许。唯辨之于时代状况,考之于书学变迁,方能见其究竟,得真确之评价,获不刊之论断也。

当清晚季,值金石之盛,乘帖学之坏,碑学浡然以兴。包世臣、康有为发明其义,竭力鼓吹之。一时洪波涌起,汪洋恣肆,当可名之为“碑学运动”。乾隆之世,已厌旧学,而泾县包世臣,“独得蕴奥,大启秘藏,著为安吴论书。表新碑,宣笔法,于是此学如日中天。迄于咸同,碑学大播。”康有为发硎继武,著《广艺舟双楫》,以尊碑、本汉、备魏、卑唐等为要目,提纲挈领,推波而助澜,发挥碑学至于极致。疆域顿开,风气丕变,碑学运动乃成大势所趋。此一运动之要义,曰复古,曰古碑古法古风之复兴。揆之以唐代“古文运动”,两相比照,其致一也。韩愈论作古文,谓非二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康有为尊汉魏六朝,称终身不见一唐碑可也。然二者复古,皆因旧学已成桎梏;艺文复兴,不复古无以为变革也。譬之骈文至四杰而下,徒具俪偶,神采已然浇漓;帖学至道光以后,大多馆阁体而已,绝不见工。故碑学大兴,以复古而求开新,盖时势推迁不能自已也。

王蘧常先生系出名门,谱谓其族为右军将军后,少有神童之目。以其峻拔秀挺之资,当书学鼎新之盛,切磋磨砺,一展鸿才,终成碑学变革之巨子也。盖先生书学经历,大凡三变。其一为植基之始,以唐碑为法度,楷则欧阳率更(询),草则唐拓《十七帖》。此乃先生学书开端,亦可称之为旧学工夫也。其二则改弦更张,探入碑学疆域,以包、康二子为南针,别开生面。先生自述云:“一日,大兄铭远先生自外归,见余摹欧《化度寺碑》,曰: '奈何犹守唐人?唐人从晋南北朝来,奈何沿流而忘其源,且唐名碑多佚或翻刻,不如北碑皆新出土,且无体不备。’遂授以《张猛龙》《郑文公》两碑。”此番议论教导,直是南海 (康有为)口吻。至先生始列沈公寐叟(曾植)门下,公亦宣碑学精义,先生尝谓“昔年书法传坤艮,置我三王二爨间”是也。先生入门既正,取法复高,无怪乎南海于沈公处见之,喟然叹曰:“咄咄逼人门弟子。”而先生亦感怀至深,后题南海墓门一联云:“尊碑广艺舟,金鍼天授,纲举目张十七日;大同称宝典,玉音神会,薪尽火传三千年。”可见先生审时通变,力行新学,实南海之真传,碑学之法嗣也。其三,又以碑学之精神及手段,独辟蹊径,专攻章草;复古法,开新境,创获累累,变草书千余年风气格局。溯其肇端,则始于沈公寐叟之教:今传章草,仅数种而已。“疆域褊小,殊难光大;汝能融洽汉碑、汉简、汉匋、汉帛书,而上及于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先生闻之奉若圭臬,敬志不敢忘;尔后则一心瑩然,由今草而至于章草,由章草而至于散隶,由散隶而至于篆籀,一一精研之、考辨之,发明之,心追手摹之,而后集其大成,复归于章草。可谓毕生精力,尽萃于斯,宜乎先生于章草有返本开新之功,得千年一人之名也。

清末民初,可谓碑学运动之巅峰期。若考究其典范仪型,则此间有三大书家,鼎足而立,以为全局之津梁。篆籀推吴昌硕,真楷举康有为,草书归王蘧常。其余诸贤,堪称羽翼。清季金石大盛,学者翕然从之。籀篆古隶,率相推重。自邓石如、伊秉绶新开篆法隶法,作者无数,至吴昌硕始能化矣。真书原以唐人为楷式,北碑新出,移易一时风气。包慎伯(世臣)、张廉卿(裕钊)等专学六朝书,继踵者亦无数,至康有为始能化矣。其真书一联有跋文称:“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鄙人不敏,谬欲兼之。”此并非自负之辞,实乃碑学之宗祧也。至于草书复古变风,最为曲折繁难。盖因金石碑铭,多为正体,难觅草书遗踪。且章草旧传凋零,其由来诸环节,几近湮灭。康有为“帖学渐废,草法则既灭绝”之叹,良有以也。故自金石学兴起以来,草书似独外于碑学之旨,除沈公寐叟稍开门径外,几代之中罕见述论,鲜有作手。唯王蘧常先生遵沈公遗训,入羲、献之所出,究分草之初发;巨刃摩天,创榛辟莽;握章草以为枢机,深启草书之本体源流,大开草法复古图新之秘藏。究其要端,大约有二。一则定章草为“解散隶体”,由汉隶而溯篆籀,复使篆法隶法入于草法。故先生之章草古气磅礴,有拙厚之形,气态浓深。包慎伯所谓“篆势分韵”,殆得之矣。二则假秦简汉牍之新出,爬罗剔抉,补草书进阶之阙如,接隶变茫茫之坠绪。盖先生一力搜研秦汉魏晋之竹木布帛,令其结体、字形、写法纷至而沓来,熔铸陶冶,入于章草。昌黎(韩愈)所谓“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是也。观先生之章草书作,面目居多,变化实繁;唯摒却杜撰,字字有来历也。要言之,章草经先生之手,博采而始能化矣。且夫复古变法之风及于草书,则至矣,尽矣,其能事毕矣。故碑学运动之殿军,允推王氏。操此而谈,则“后王前王”之说,岂谬奖哉?

先生于书学书法开此疆域,实居功至伟。究其成因,固时势之激荡推挽,亦先生之惕励修为也。今人评王氏法书,或称其为学者之书、诗人之书,非书家之书也。此言甚是,却尚可更进一层。未若益之以硕儒之书、国士之书,则实至而名归也。所谓学者之书,推重其知识学问,令书作渊深博雅,有书卷气息。宋贤有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矣。所谓诗人之书,称美其情怀才调,乃使笔意纵横排宕,风流蕴藉。青莲(李白)《上阳台》数行,最得骚人韵致。凡此两端,王蘧常先生皆当之无愧也。然则先生为学者,真乃硕儒;先生为诗人,堪称国士。此番甄别,特为标举其胸襟怀抱,气骨人品。先生早年得唐公茹经(文治)授经学、理学,一以唐公之学为楷模,所谓“茹经门下称魁首”也。后又问学于梁任公 (启超),任公评后儒于孔学解说纷纭,多语繁而密要,乃以“修己以安人”一语教之。先生奉此教而疏经义、诠诸子、撰 《秦史》,至于学问淹博而谨守不失;六十余年后,“犹无以易此也”。故先生之为学者,岂非硕儒焉?

康南海论碑品云:“夫书道有天然,有工夫,二者兼美,斯为冠冕。……古尚质厚,今重文华。文质彬斓,乃为粹美。”执此而谈,则先生之书品高矣、尚矣,醇而又醇矣。今之书家,往往或失之史,文胜质也;或失之野,质胜文也。天然与工夫,皆有未至也。若夫两者俱至,文质相侔,彬彬然有君子风,其唯先生法书之品第乎?或有评先生书 作,以 为 “怪奇”、 “险路”,以为“才子特点”、“涉奇心理”,直是皮相之见。殊不知书家之病,以才子气为最。殊不知先生所承继所开拓者,最是正脉,最为正途。吾尝思先生书品,叹赞其浩气干云、异采纷呈之姿,乃以一言譬拟之,则似司马子长(迁)之文章,谓其“雄深雅健”可也。雄者,气象雄伟也;深者,气韵精深也;雅者,气体古雅也;健者,气骨刚健也。先生治文史,毕生倾心 《史记》,其中“太史公曰”,十九成诵。先生攻书法,由北碑上探两汉,所谓“不落唐以后一笔”,所谓“熔铸秦汉”是已。故其法书之气息品相,近于史迁,不亦宜乎?

    王蘧常在晚年(大约在83岁以后),线条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多由内力发之。筋骨强劲,真力弥满,点画神采奕奕,满纸“活眼”,在其绝笔《十八帖》中,使我们仿佛见到了《平复帖》;笔势之重、体势之开张更是憾人心魄,作品气象之大反映出作者胸襟之广,章草之字象能有吞吐大荒之势于王蘧常章草对联中可见,老笔纷披,厚重如篆籀,数十年功力、精气神凝结而成,可谓壮美之极。

王蘧常在日常的书写始终保持章草一体,甚至是在写信时也不改变,平时的论文、著作手稿的出版需要学生帮忙翻译。这一点说明了其性格上的不趋同,一方面由于王蘧常本身不是公众人物,不必面对大众,与他交往的大部分是书家或有相当书法认识水平的文化人,客观环境上有保持特殊性的可能;另一方面在主观上,王蘧常更愿意走向心灵深处,与先贤交流。

    王蘧常的大部分书信多为机制有光纸,生宣较少,大概缘于其写小字时不要渗化,以体现笔触之清晰,机制有光纸光滑,近于熟纸,他对宣纸性极为熟悉,与古法相同。熟宣的线质是阳文式的,类似金文铸造感,王蘧常章草在熟宣上线质涩劲苍茫、实中有虚、虚而不薄,匹配以拙中有巧的结体,愈加奇趣横生,老而弥坚、铁骨铮铮。

如果把王蘧常的章草做纵向(历史的)及横向(同时代的)比较,魏晋之际专攻章草的书家如史游、索靖、陆机、王羲之等;之后专攻章草的书家如唐李怀琳、贺知章、武则天、宋赵构、元赵孟頫、杨维桢、明宋克等;近现代专攻章草的书家如沈寐叟、高二适、沙孟海等。自王羲之开始将章草今草化了;唐李怀琳将章草行书化了;贺知章将章草行草化了;武则天将章草楷书化了;宋赵构将章草楷书、行书化了;元赵孟頫六体书皆能,其中章草不能算做主攻方向,有楷书、行书笔意的成分;杨维桢以章草为起点,出之以今草及行书;明宋克将章草行书化之后再以楷书相破;沈寐叟将章草的节奏感行草化,出之以北碑的笔意;高二适与宋克相近,将章草吸收晋唐行草、楷书;沙孟海自章草终,其间结合了宋人及明清笔调。以上可视为以章草为起点的“走出”,其中,王蘧常的特殊性适对章草的“走入”,以章草为体,字法纯正,吸收隶草,出之以篆籀汉碑。“走出”是对其演绎,“走入”是对其内在挖掘、提纯、回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