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廉村游人如织,今天我拍到你了吗
廉村油菜花又开,招蜂引蝶游客来
今早廉村随拍视频
福安廉村的现在
福安溪潭镇的廉村,由于历史上传承了薛令之的廉明事迹,现在已经成了全国清正廉洁的红色旅游基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为美化廉村,配合游客观光,廉村近年已在古码头对岸的江心岛开设了美丽的植物园区,供游人观光欣赏,更加吸引了各地的观光游客。现在的廉村,不仅风景如画,更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廉文化”旅游基地。
近年来,廉村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别是每年的3月15号至4月15号油菜花开的时候,这里都会游人如织。今天是周末,以下是笔者一早在廉村花海的随拍照片:
福安廉村的历史
福安市溪潭镇的廉村,原名石矶津,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距福安市区15公里。
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光禄大夫薛贺由江南迁入福建,辗转定居于石矶律。他的第六代孙薛令之勤奋读书,在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终成八闽第一位进士,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
时任宰相李林甫弄权,东宫官员倍受冷遇,薛令之愤懑不平,题《自悼》诗于墙上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表示对唐玄宗做法的不满。唐玄宗见诗后,岂能容得?当即在旁和诗一首:“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便称病,辞官还乡。后来唐玄宗闻其家贫,让长溪县每年拨给赋谷,薛令之总是酌量领取,从不多要。
唐肃宗即位后,感念昔日师生之谊,旨召薛令之入朝。是时薛令之已去世,为嘉许他的廉洁清正,唐肃宗敕封他所在村为“廉村”,水为“廉水”,岭为“廉岭”。后唐时(公元923—936年),有陈姓迁入廉村。从北宋大观三年至南宋宝祜六年(公元1109—1258年)的150年间,廉村薛、陈两姓共出过17位进士。陈姓还有一门五进士、三代俱登高第者。
廉村古堡在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福安县志》就有城墙环村而筑,全长1400米,墙厚3.6米,现有高度4.4米,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堡原有8个门,现仍存6个。在沿溪的一段城墙中,两座完好的用条石构筑的拱顶墙门巍然屹立,和门前清流明净的廉溪流水、近旁繁茂蓊郁的古榕秀色相互映衬,平添许多景致。
廉村城堡内的古官街典雅整齐,官街上的官道,由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光洁条石组成,中间镶嵌着精心拼花的细小鹅卵石。祠堂前面的场院则用鹅卵石拼嵌成数个圆形图案,共同构成线条流畅、气派庄严的图画。巷陌深处,翘然高昂的粉刷院墙,则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少家庭大厅至今,仍完好地摆设着昔日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刻屏风。据传宋代廉村鼎盛时,官道两旁耸立十六座气势显赫的进士府第,因为岁月递嬗和战争兵火,现已不复存在。但在薛令之故居遗迹前两尊尚存的小石狮,应是廉村历史的最明显的见证。
廉村沿溪城墙南边,有保留完好的唐宋古码头。据旧《福安县志》载,当年这里“渔舟渔货并集。远通建宁府诸县,近通县城及各村落”。过去这里河床很深,溪流开阔,海潮涨起,船只可直抵村头。因此,它既是直通大海的内港,又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地位相当于的赛岐港。沿溪则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5米宽的古通道,路旁并立着几方苔迹斑驳的古碑石。码头用硕大的鹅卵石一级一级铺排,缓缓地伸向溪流。
走进位于穆阳流域的廉村,随处可见古朴的建筑很多。以下是笔者今天在廉村走街串巷的随拍:
爱我福安,宣传福安,建设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