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社交”无缘晋升?3招教你摆脱“佛系社交”,建立有效职场人脉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成长菌

拉拉勾,邀请你置顶或星标我~

作者|Leah

来源|职场成长菌(ID:zhichangtime)

转载联系(微信ID:sicong633947)

01

能力强的员工无法获得晋升

只因社交太“佛系”

前几天见朋友小A,她向我抱怨,最近太难了。

原来,她在公司近期的“民意调查”中,“同事评价”一栏分数垫底。为此,领导还特意找到她,告诉她,原本公司有意提拔小A做相关负责人,但上层领导看到小A在“同事评价”方面得了低分,就表示小A可能不大擅长人际交往,在担任管理岗位时,不能很好的团结同事,发挥团队力量。因此,公司决定暂缓对小A的提拔。

其实,小A工作能力挺强的,她是实打实的技术流,工作也能高质量交付。

小A自己也觉得,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同事关系之类不用太操心。

因此,小A就没怎么维系同事关系,也很少参加工作聚餐,除了邻座同事,其他人小A还叫不上名字。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佛系社交”,让同事误以为她高冷。最终,小A在“同事评价”一栏得了低分,无缘晋升。

02

什么是“佛系社交”?

这里解释一下“佛系”。

佛系”的大致意思是:做人做事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网络上,经常用“佛系”二字表达这些人不争不抢的状态。比如说,佛系乘客:给司机打电话说你不要动,我来找你;佛系健身:下班后从公司走到地铁站,就很开心;佛系社交:朋友圈随缘点赞,每个赞都是一个爱的鼓励。

所谓“佛系社交”是指:回避社交,尽量减少或杜绝与他人接触,不愿意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认为自己的观点可有可无,不想过多地讨论个人观点,为自己增添压力。

拿到职场上来说,“佛系社交”有以下3点表现:

1.“少言寡语”

工作中,能线上交流绝不线下见面;有问题需要沟通时,即便同事就坐在对面,开口说句话就能解决,也要用电脑打字。

2.“视而不见”

上文中提到的小A就很怕在电梯里遇见同事,她不知道遇见同事时该做些什么,什么都不说吧,气氛略显尴尬;聊天气吧,每天天气都差不多,似乎也没什么好聊。

挣扎一番的结果往往是:小A默默低下头,装作没看见同事。

3.“能躲则躲”

有很多网友在微博上说自己“为避免和同事坐一趟电梯,宁愿爬长长的楼梯。”“为了不参加团建,特地改了牙医预约日期”,能躲则躲。

读到这里,你或许会说,职场上“佛系社交”也没什么不好呀,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就好了,干嘛还要刻意维系同事关系呢?

03

“佛系社交”开始或许能够让你尝到“甜头”

但长期看来终究“苦大于甜”

诚然,职场上的“佛系社交”,让我们避免在社交上过多花费时间,专注于当下事务,把工作做到极致。这很符合技术岗位的要求,即:做好手头工作,并做到较高质量的交付。

能高质量交付工作结果的员工,短期内,大部分成为了公司的技术主力,被公司在技术方面委以重任,成为别人口中的“技术大神”。

这是职场“佛系社交”短暂有利的一面;但另一方面,职场“佛系社交”的弊端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显现出来。

这里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苦果”品尝的太长、太久

职场“佛系社交”在短期内,可能会让我们专注于当下工作,但长此以往,会让我们陷入“自己很棒”的迷思,越发不关心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被“信息茧房”束缚,进而在长期竞争中掉队。

信息茧房”指的是,一个人最终接触的信息,全部都是自己想看的、跟自己想法接近的信息;对陌生的以及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完全没有机会接触。

社会学家Burt曾以工程师为样本,做过一个“员工联系人与绩效关系”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员工每增加一个联系人,如果该联系人比该员工的层级更高,该员工的绩效评价将提高10%;

员工每增加一个联系人,如果该联系人和这个员工属于不同的公司组织,该员工的绩效评价会提高20%;

员工每增加一个联系人,如果该联系人和员工在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该员工的绩效评价将会提高24%;

员工每增加一个联系人,如果该联系人是在不同地域办公的同事,该员工的绩效评价会提高28%。

也就是说,跨度越远,员工越能打破“信息茧房”,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在职场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提高个人表现,进而获得更多工作机会。

当然,打破“信息茧房”,从旁人处获得更多信息的前提是:放弃一部分“佛系社交”,和旁人积极沟通,建立有效人脉关系。

2.管理能力缺乏,导致职场晋升受限

企业进行技术管理人员聘任时,往往会从优秀的技术专业人才中选拔,在员工从技术岗转为管理岗前,公司会综合考虑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管理岗要求的沟通、协调、资源调配等社交能力。

一部分技术骨干就像前文提到的小A一样,因为不擅长社交,在“民意调查”中得了低分,止步于技术岗。

另一部分新上任的管理人员在上任时,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

比如:不能有效利用资源,调动下属积极性,凡事亲力亲为,忙得脚底朝天,却被上司嫌弃工作效率太低;想帮助下属成长,却不明白下属所思所想,达不成有效沟通,自己努力半天下属仍然我行我素;开会时希望下属多提意见,可他们却什么都不说,不愿意承担责任等。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主角安迪毕业后,进入一家顶级时装杂志天桥,给素有“女魔头”之称的总编米兰达当二助。女魔头无论公事私事都交给安迪打理,把安迪折磨得苦不堪言。好在安迪顶住压力,尽职尽责,高水平完成工作,受到米兰达赏识,被后者提拔为第一助理,管理一名下属艾米莉。

晋升为管理岗的安迪虽然极力维护同事关系,给艾米莉送小礼物,请对方吃饭,但却总因为自己不擅长社交,不能有效调动起艾米莉的工作激情,在工作中被艾米莉拖后腿;甚至,安迪还因为没把去巴黎参会的机会给艾米莉,被后者嫉恨。

由此可见,不论是打算在技术岗坚守,立志成为技术常青树的员工,还是想从技术岗晋升为管理岗的员工,在职场上都需要放弃一部分“佛系社交”,和旁人建立沟通关系,建立有效人脉。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人脉,获得职场好评呢?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社交思维”、“心理学曝光效应”、和“求助公式”,让自己在职场建立有效人脉关系,收获如潮好评。

下面就和大家具体聊一聊建立有效人脉的方法。

04

如何摆脱“佛系社交”

建立有效职场人脉

第一:创新思维模式,培养“社交思维”,克服社交恐惧,化被动为主动

职场中的“佛系社交”多源于我们对社交的恐惧。即: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以他人评价决定个人行为,最终让自己束手束脚,放弃社交。

在很多工作场合中,“佛系社交”者普遍有一种要被批评的预感。比如,“我这样做会不会获得差评?”“我会不会被别人讨厌?”

想法会影响你的感觉,反过来,感觉也会影响你的想法,改变思维模式可以使你感觉更好。

怎么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呢?

社会学家巴特勒给出了两个步骤,我精炼了一下,用自己的话讲给你:

1.学会识别你脑中的想法,弄清楚当你不想社交时,你在想些什么

职场上大多数“佛系社交者”都有自己习惯的负面猜想,比如,有人在自己讲话时离开,就认为这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再比如,内心会习惯性地承担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能通过记录、质疑和反思,清楚地找出这些负面猜想,那么改变就会很容易。

2.建立有益的思维模式

好的思维模式一般可以用比较公平又温和的语言表述,它们可以减轻你的压力,帮助你采取一种更加平衡和灵活的方式来看待事物。

当然,有益的思维模式有很多,因为篇幅有限,今天先给大家讲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社交思维”。

“社交思维(Social Thinking)”是近年来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能力培养思维,由美国言语语言病理治疗师Michelle Garcia Winner提出。

所谓“社交思维”是指:以人为核心,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协同的关系,进而深化彼此的联系,形成向上的人际交往网络,达成1+1>2的结果。

全球IT领域领导者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就深知鼓励员工社交不仅有利于促进员工职业发展,而且可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早在2008年,思科就发布了以联络为核心的内部网络,旨在增强整个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促进信息流动,思科还发现:公司中的社交达人,无关职衔、层级和薪酬,他们是在创想和机遇之间搭起桥梁的人。

当然,这样的机会也存在于我们的职场中,也许你就是下一个社交达人,拥有和谐的职场人际关系。

那么,如何培养“社交思维”呢?

有以下3个方法供参考:

① 传递信任

现实中无法联系的人脉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坚实的信任基础不可能单靠一条短信或是一篇文章就建立起来。

即便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面的交谈对我们来说依然很重要。线上初步认识,线下见面后建立信任关系,进而和这些信任的人交朋友、做生意。

在设计公司创意之晨(Creative Morning)总部,相关负责人蒂娜·罗斯·艾森伯格(Tina Roth Eisenberg)与她的8人团队最初借助线上志愿者力量,建立起145个城市社群,并且规模还在不断发展中。蒂娜发现:在纽约市举行的峰会上,来自37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见面后,合作变得更为紧密了,邮件通信也更为频繁了。不仅如此,峰会之后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变得更加友好、互信和自律。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不仅志同道合,而且曾在一个真实房间相聚过。

社交的本质是与人连接,确实,我有些深厚友谊也是从线上开始,但只有通过微信语音,或线下面基,我们的友情才会变得更加坚固。

人们总会很乐意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本,帮助他们信任的人。当然,信任仍然是所有成功社交的关键,任何互联网应用程序、算法和智能技术都无法完全建立或破坏人们之间的信任。

② 认真倾听,并关注他人感兴趣的事物,包括线上倾听

说与听是联结并维系双向关系的重要纽带,被倾听就是被认可,可以让对方感觉我们在交往中真正做到了用心。

表达及被认可是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互动、互惠的过程,自我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完整,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平衡。

良好倾听的要素是“同理心”。同理心只有靠我们搁置对自我的过度关注,进入他人的经验世界,才可能达成。同理心有一部分是先天的直觉,另一部分则要经过后天的努力。

倾听者的同理心,是领会他人说的是什么,再表现出这种理解。它建立起了解的桥梁,让我们与愿意聆听和关心我们的人相连,由此证实我们的感受是合理的,并产生一种“人性相通”的感激之情。

《情商》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在书中提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社会青年上了一辆公交车,上车后青年掏出藏在包里的小刀,扬言要伤害在座乘客。就在全车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一位老者从角落里颤巍巍走出,他一边走向青年,一边柔声对青年说:“孩子,你受了什么委屈吗,可以说给我听听吗,我想知道你的故事”。最终,青年在老者的劝说中,放下小刀,在老者怀里痛哭流涕。

正是倾听让人们放下成见,巩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增进彼此的关系。

③ 懂得分享

2010年,《纽约时报》上报道了一篇“关于合作力量”的文章。该文章主要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并重点介绍了全球合力寻找该病发展过程的生物学标记的结果。这些研究成果得益于科学家、制药公司以及政府间的通力合作与交流,各个利益相关者和研究工作参与者都乐于第一时间公开分享他们所有的数据与发现。

现在看来,远程协同很是普遍,疫情当前,很多公司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线上办公模式。但在当年,这却是一件震惊全球的举动。

2010年之前,还从来没有利益相关者放下自尊、团结起来的先例。过去的研究模式都是科学家独立开展研究,用自己的方法治疗自己的病人。旧的模式阻碍了信息流动,导致研究进展缓慢,同时也带来了资金问题。当合作模式取代了独立模式之后,该疾病的医学研究进展自然加快了。

与你的人脉圈共享信息或许不会带来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学会与他人共享,或许能够为你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要成为信息的囤积者,要学会分享信息,让信息发挥它们的作用。

以上,就是获得人际好感的第一个方法,即: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培养“社交思维”,化被动为主动。

第二:利用“重复曝光效应”,增加自己的曝光频次,获得人际好感

什么是“重复曝光效应”呢?

在心理学上,重复曝光效应(the exposure effect or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familiarity principle)。

也就是说,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重复曝光效应”的概念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乔克在1968年做的三组实验,具体实验内容,我精炼了一下,在这里讲给你:

第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呈现12个由7个字母组成的土耳其语,而字母的出现频率范围为0-25次,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词汇出现时一起念出该单词的发音,并对词汇“良好意义度”打分。

第二组实验中,以中文代替土耳其语,研究者使用类似实验一的程序,但不要求参与者发音,最后由参与者对词汇“良好意义度”打分。

第三组实验中,研究员以每张图两秒呈现男性脸孔照片,同时按一定频率多次呈现部分照片,请受试者在实验结束时,对照片好感度打分。

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哪种实验方式,受试者对高频出现事物的好感度都要高于低频出现的事物。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看到熟悉的人出现时,当事人越容易对这个人产生正向评价,当事人也越容易对他产生好感。

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这种偏爱还会对我们的职业选择造成重大影响,人们偏爱与他们姓名有关的职业。

在美国,杰里、丹尼斯(Dennis)和沃尔特这些名字的普遍程度是相同的(每一个名字均占总人口的0.42%),然而,在美国牙医(dentists)中,叫丹尼斯的人却几乎是叫杰里或沃尔特的两倍。叫丹尼斯的牙医也是叫贝弗利或塔米(与其普遍程度相同)的2.5倍。叫乔治(George)或杰弗里(Geoffrey)的人在地学家(Geoscientist,包括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地球化学家)中则占了更大比例。

既然“重复曝光效应”的威力如此之大,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曝光效应,获得人际好感呢?

有以下两种方法:

1.遵守“匹配原理”,提升个人吸引力

什么是匹配原理呢?

心理学家伯纳德·默斯坦等人(Murstein & others,1986)的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相同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研究表明,夫妻、约会对象,甚至志趣相投者之间的吸引力都表现出了高度一致性(Feingold,1988)。人们选择朋友,尤其在选择终身伴侣时,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方面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

也就是说,大家喜欢和自己各方面相差无几的人交往。

这里的匹配又可以细分为以能力为代表的隐性因素和以外表为代表的显性因素。隐性因素往往需要长时间相处才能有所体会,因此,增强外表吸引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精英律师》就是一部职场人着装教科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槟工作中西装楚楚,透露着精明能干,让合作者深信他的能力;秘书栗娜打扮得体却不失性感,走路曼妙婀娜,一出场就惊艳了观众。

良好的外在形象一出现,不用自己说,就能打动和他交往的人,为自己平添几分魅力,让自己不仅在生活中,而且在职场里,更受欢迎。

那么,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如何装扮自己呢?

其实,职场社交,不需要我们打扮的花枝招展,一切只要合乎职场礼仪就好。比如,选购几套适合自己的职业装,上班前化淡妆。

2.适当多出现,增加曝光率

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乔克等人在1972年的研究中发现,曝光效果在刺激呈现次数超过10次以后,会达到一个高原期,既不会衰退,也不会上升。

因此,想达到最佳曝光效果,并不需要太多次,只要适度露脸就可以。

举个例子:电梯里遇见同事时,简单寒暄几句;中午休息时,和同事闲聊下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同事发生重大事件,比如结婚时,为他送上小礼物。

以上,就是获得人际好感的第二个方法,即:利用心理学“重复曝光效应”,遵守“匹配原理”,提升个人吸引力后,适当出现,增加曝光率。

第三:“示弱”是博取他人好感的最好手段,要学会利用“求助公式”,巧妙地建立别人对你的好感

全球最大商界人脉组织BNI的求助方法遵循 “求助公式”。即: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不同社交专家在付出和收获次数上略微有些不同,有的专家认为付出和收获的比例为3:2,即:你要帮助他至少3次,才能求助2次;另一些专家则认为付出和收获的比例为6:4,即:你要帮助他至少6次,才能收获4次。

读到这里,你是否会说,我和对方还不熟,实在是张不开口,如果向对方求助,是否会让对方觉得我多事呢?

其实不然。

美国行为研究学家琼·杰克和大卫·兰迪认为:

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他们做了三组测试实验。相关实验内容,我精炼了一下,在这里讲给你:

实验中,由演员扮演的调查员会尽可能粗鲁地对待参与者。而参与者在一系列调查后会收到少量金钱作为回报。

第一组实验,调查员跟随参与者走出实验室,请求他们的帮助。调查员对参与者说:“你能把现金还给我吗?我们在用自己的钱资助这项研究,现在资金快用完了。”

第二组实验,一个假扮的秘书跟在参与者后面,对参与者提出相同请求。

第三组实验,参与者把钱全部拿走,没有人要回他们的钱。

几天后,参与者对三组实验中的调查员进行好感程度打分。结果发现,第一组实验参与者觉得调查员最可爱。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是:请他们帮助你

当然,这里的“求助”并不是贸然进行的,而是“优雅求助”。

什么是“优雅求助”呢?

“优雅求助”不同于“乞求式求助”,前者的关键词是合作、互惠和交换。后者的关键词是绝望、屈尊和操纵。

怎样开展一次“优雅求助”呢?

首先,我们心理上不要怕向人求助。当遇到困难时,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往往在于,成功人士更擅于向朋友求助,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法,而普通人则喜欢所有事情自己扛。

那么,具体在技术上,怎样做到“优雅求助”呢?跨文化领域研究专家戴愫老师将优雅求助划分为6步,我提炼总结出5步,用自己的话讲给你:

1.寻找成熟时机

刚认识的潜在关系,双方还有距离感,彼此也不算熟悉,如果直接提请求,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太过功利,即便对方表示理解,愿意提供帮助,也只会是一锤子买卖。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着急提请求。免得待下次再联系时,即便对方可能帮的上,也不愿意再次提供帮助了。

初次相识,要注意社交礼仪,待熟悉感逐步建立后,再提请求也不迟。

2.求助时,巧妙提问

有的人一上来就和大咖说:“您做我的人生导师好不好?” 这样,会把他吓跑。你只要在心里把他当做自己的导师就行。

你提出巧妙的问题,自然会得到巧妙的答案。

关于提问,有以下三个版本供你参考使用。

① 迅捷版:

你可以这么说:“不好意思,我有个简短的问题。”

或者:“抱歉打断一分钟,就一分钟,我很好奇,请问……”

② 谦虚版:

你可以这么问:“刘总,这方面您是专家,千万别笑话我。请问……”

③ 灵感版:

你还可以这样问:“你刚刚讲的故事,让我突然想到这样一种可能。如果……请问……”

如果你有心吸纳他的意见,他将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3.求助时,告而不求

这是一种足够委婉的请求方法,即: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请对方用最方便的方式帮助自己。自然,这也是常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求助时,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告而求之”,即: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后,请求对方给予自己更大的帮助。

两种求助方式造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分别来说一说。

我的朋友小林就很擅长“告而不求”。

有一次,我收到了小林发来的一条微信:“hello,打扰啦,我有留意x方面的工作机会,知道你们公司最近可能会组织内部招聘,烦请你有消息了告诉我一下啊,爱你!”

看到小林的微信后,我立刻回复“好的”二字。

为什么我如此爽快呢?

一方面,确实因为我俩关系还算不错,出于朋友之谊,我愿意帮助他;另一方面,小林只是告知我他在留意某方面的工作,不需要我有额外操作,让我毫无压力。退一步讲,即便我当时没能帮助到他,日后只要我看到有价值信息,就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如果小林换个问法,一上来就说“帮我介绍个工作呗”,就会让我倍感压力。

不只是我,任何一位成年人在听到这个问题时,都会压力山大。此时,我们脑海里的想法大体会是:他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不了解他之前的工作情况,贸然介绍不知能否符合对方要求;我目前似乎没能力帮他,要不要拒绝?

最后,我们往往因压力过大拒绝对方。而对方也在寻求帮忙的道路上就此止步。

所以,为了寻求到帮助,请做到“告而不求”。

4.运用“持续法则”,分步实现

影响力专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把“帮小忙”叫做持续法则,即:当对方回应了你的一个小请求后,他会倾向于持续地兑现帮助你的承诺,你也持续地向他做进展汇报。

比如说:先请对方推送一个微信名片,再约10分钟电话,最后再达成20分钟见面。

5.给对方退路

求助时,请表达出:如果您没有时间,或不感兴趣,我完全理解。让他有主动选择权,而不是把他放在一个不得不作出回应的尴尬境地。

当然,你也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表达消除求助带来的焦虑感。

举个例子,当你遇到问题想请教业内高手时,你可以这么说:“hi,我现在遇到一个大坑,如果不找高手点拨一下,恐怕会掉进去,请问您有通关秘籍吗?”

运用以上5步,我们就能实现“优雅求助”。当我们真的开始“优雅求助”,就会发现,这么做不仅不会损耗你们的关系,还会加深彼此的关系。因为,人们只会帮助自己喜欢或认可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优雅求助”,你仍然有可能因为对方暂时没能力或其他一些别的原因遭到拒绝。这时,请你别带有负面情绪。请真诚的感谢他,感谢他花时间回复,告诉他你会想到别的办法。感谢背后的潜台词是:你虽然没有帮上我的忙,但你还是收获了我的心。

以上,就是获得人际好感的第三个方法,即:运用“求助公式”,优雅求助,同时在遭到拒绝时真诚感谢对方。

05

总结

今天我们聊了如何运用一个思维、一个心理学效应和一个求助公式建立有效人脉关系,收获如潮好评。即:

1.创新思维模式,培养“社交思维”,化被动为主动;

2.利用“重复曝光效应”,增加自己的曝光频次,获得人际好感;

3.学会利用“求助公式”,巧妙地建立别人对你的好感。

如果你长期这样坚持,就会发现,你逐步成长为一名收获如潮好评的职场达人!

作者:Leah,90后老阿姨,坐标上海。一个曾想仗剑走天涯的文科女,理性、有条理是我的标配,内里有颗敏感的心和有趣的灵魂。个人公众号“职场成长菌”(ID:zhichangtim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