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出错事件发生后:家长该如何给孩子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前段时间去看牙,和医生聊到了孩子学习的问题。老师要求他家孩子用“上”字组词,孩子组了个“上网”,老师给批改为错误答案,原因是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学过“网”字,紧接着老师就开始批评家长乱教,医生也表示很无奈,现在线上教学,家长辅导孩子真的是手足无措。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在身边的事。孩子的家长群里,许多对一道有关《春晓》的古诗排序题产生了疑问,希望获得老师的解答。

老师的回答则让家长们非常无语——她非但没有解决家长和孩子对这道排序题的疑惑,反而质疑家长的提问题的动机,直接决定解散班群。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NO!更秀的操作还在后面!老师一走,家长们一下都慌了,自行发起了“请老师回来”的号召。

家长们的理由可以说是非常充足,为了孩子的学习着想,赶紧去请老师回来。但是在这场古诗排序题引发的“战争”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家长们的卑微!明明是一道答疑解惑题,最后却生生扭曲为了霸凌发言质疑的家长,一个好好的教学群沦为了表忠心的秀场。

同为家长,我了解了整个事件来龙去脉后不禁感叹:现在的家长们实在是太难了!当个正常的、合格的家长门槛都那么高了吗?想要孩子开开心心上课,就要对老师的教学质量无条件信任,连对于学术最基本的质疑态度都不可以有了吗?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们学到的知识真的是正确无误的吗?

一味妥协根本不是解决方法

原本是想帮孩子解决问题,但是事情发展到这儿突然成了一场攻击大战。在这场战争中,我看到的是家长没有原则的妥协和无脑的追捧,将老师奉于高高的神坛。而老师则一味地罔顾左右而言他,不针对孩子们的问题解答,反而将话题转移到人身攻击。试问,这样的行为如何让我们理解?

面对这样的老师,如果家长一味的忍让,不去追求真理,反而搞这种形式主义的抱团行动,如何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有一天,孩子回家问你“妈妈我看书上说地球是圆的,为什么老师说是方的呀?”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判断事实的标准,反而告诉孩子听老师就对了,这样的事情该有多么可怕!我相信,这也许只是老师的一时疏忽,但如果孩子提出了疑问,而家长一味让孩子听从老师的话,那么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

据我了解,这件事还有后续:这位家长在其他家长召唤老师归群的过程中被冷落,还被个别家长含沙射影地指责气走了老师,连累了其他家长和孩子,让他们失去了如此优秀的教师资源。提出质疑的家长和这位语文老师私聊,处理了半天两人关系。结果是,提出质疑的家长不但被其他家长孤立,语文群也未能如愿请召回老师,家长对于《春晓》古诗排序的质疑也没有得到任何的解释和答复。

不可否认,这一道小小的排序题没有答疑解惑,对于这个班里所有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损失。所以,家长们是不是该醒醒了,看看这无底线的妥协给孩子都带来了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的确,孩子在学习阶段,一天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老师“手底下”,一大半的时间都与老师们为伴,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老师性格不好,知识不过关,家长们依旧无原则妥协,那就等同于自己放弃了孩子的教育。

老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但千千万万的老师也是普通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会犯错。所以,无原则迷信老师说的话是不正确的,我们理应培养孩子们敢于质疑的勇气和能力。教育,本就是为了培养和激发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能力。敢于质疑,拥有提出问题的勇气,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而非颠覆传统的“离经叛道”。

所以,请各位家长们把老师当成一个普通职业来看待,教书育人固然值得我们尊敬,但勿将老师请上神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作为一名孩子妈妈,这是我的真实心声。

虽然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会有些不愉快,但家长还是必须指正,因为从长远来看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随着孩子的成长,会不断地有不同的老师出现在他身边,我们不能左右学校给安排的老师,但却可以做到给孩子过滤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虽如此,家长们坚守底线的同时,一定要尽量避免和老师开战,虽然仅仅是短暂的几年,但是与老师的战争,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孩子。

家长干不过家长,

开战是孩子的损失

要是把老师搞火了,孩子可怎么办?我们在家长群里也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大多数家长的选择是在弄清楚的情况下,息事宁人。大概是有两点原因:

第一,家长这样的行为可能导致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降低。我看过很多家长大闹学校,结果是孩子坐了“冷板凳”。老师们往往都是一句话“我管不了你家孩子,可以不管呀!他爱干嘛干嘛!”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的冷待,可能也会让孩子得不到表扬,没有学习的成就感,随之而来的就是成绩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因为有个“厉害”的家长,孩子在学校可能受到孤立。孩子在学校很可能被周围的同学指指点点,批评孩子也没有教养。孩子将会生活在一片舆论中,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成年人可能都承受不了舆论,孩子可能会因此自闭,不敢与人社交。

从孩子长期发展来看,在学习领域老师和孩子的接触范围要远多于家长。因此,如果发现有问题,目前来看,最好的方式是私下与老师交流,以最平稳的心态,去保护有些老师“脆弱”的心灵。

这场战争,

家长“认怂”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如果一不小心没忍住,真的惹到了老师,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必须成为主动缓解关系的那一方。

首先需要向孩子解释发生的事情。告诉他因为妈妈的行为,他可能之后在学校会遭到老师的冷待,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但是这些都不是他的错,是因为自己没有处理好问题。在家里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告诉她在学校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让他到了学校之后不会手足无措。如果其他孩子问起,教会孩子不要回避话题,和同学们讲清楚,不要觉得丢脸。不敢面对问题才是最懦弱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也告诉孩子,如果在学校出现了什么问题,回家一定要和家长讲。很多孩子可能因为老师的情绪,被撕了作业,但孩子并不知道,结果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保证一个公正清爽的学习环境。如果和老师产生了冲突,家长可以问一下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老师今天心情怎么样?作业完成顺利吗?有些孩子可能不想说,怕家长生气,引起更大的冲突。通过这些问题,可以侧面观察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

其次,就是向老师道歉。家长要主动联系老师,解释一下最初的想法,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冲撞到了老师。有些老师可能很要面子,不会立刻消气,这时家长还是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不要和老师发生正面的冲突,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条件、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老师意难平,批评教育家长,接受就可以了,总好过转移到孩子身上。为了孩子在学校的环境,各位家长辛苦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必须要说,家长可以“认怂”,知识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含糊。本着想给孩子最好教育的出发点,可能会很闹心,但是我们要的结果是好的。

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中,其实家长往往处于劣势的一方。在老师的选择上家长并没有什么主动权,可能在教育上确实比不上老师。系统的知识教育还是老师为主的,所以希望有些老师们能够实力能够更强一些,少一些玻璃心,更多的关爱学生,专注于教学。

往期内容推荐

儿童性侵案的背后:对性难以启齿,才是最坏的性教育

别说学生干部变坏了,是想当学生干部的人变坏了

更多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品专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