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图讲: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原文];《五脏别论》;;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译文:黄帝问道:为什么气口脉可以单独反映五脏的病变呢?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为六腑的泉源,饮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经足太阴脾的运化输转,而能充养五脏之气。脾为太阴经,主输布津液,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也属太阴经脉,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都出自胃,反映于气口的。而五气入鼻,藏留于心肺,所以心肺有了病变,则鼻为之不利。凡治病必观察其上下的变化,审视其脉候的虚实,察看其情志精神的状态以及病情的表现。对那些拘守鬼神迷信观念的人,是不能与其谈论至深的医学理论的,对那些讨厌针石治疗的人,也不可能和他们讲什么医疗技巧。对于有病不许治疗的人,他的病是治不好的,勉强治疗也收不到应有的功效。
王洪图讲解:“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就是我们说的寸口啊,因为这个部位属于肺经,肺主气,所以叫气口,因为这个长度是一寸九分,不离于寸,所以又叫寸口。在《内经》里头也有两种叫法,有的地方叫气口,有的地方叫寸口。为什么气口可以主五脏之病呢?因为全身的经脉在《内经》时代呀,看来都作为诊断使用过,哪儿能摸得着动脉跳动,在《内经》时代都曾经作为一种诊断的部位,分主不同的病。但是呢,《内经》又提出来,惟独气口它不是单纯主肺的病,尽管这儿是肺的经脉,它还要主五脏之病,所以说“气口独为五脏主”,别的脉它不能主五脏、只主一个部位,是不是,你看人迎穴主阳明,足背的趺阳穴主胃气,足内侧太溪穴主肾气,就只有气口主五脏。当然我刚才说了《内经》时代,凡是能摸到动脉跳动的地方,都曾经作为诊脉的部位使用过,最后确定了气口主五脏。
岐伯回答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先从后天来说,人的生命必须要有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先从这儿谈起,说胃啊就是水谷之海,盛纳水谷最多,“物器之大者谓之海”嘛,这吃饭的饭碗大了还叫海碗呢,你查字典去吧,就这么称呼。因为人体盛水谷最多的地方就是胃,所以胃就叫“水谷之海”,而水谷能够化生出精微,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胃又是六腑的源头,对不对,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源头在哪儿?源头是胃,没有胃的受纳水谷,其它几腑就谈不上什么水谷之道路,谈不上什么传化之腑,所以说胃是六腑这大源。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饮食五味入口然后藏于胃,经过胃的腐熟,当然这里又包含了脾的功能在里边了,脾胃是一家了,经过脾胃的运化转输,产生的精微之气散布到全身,特别提到的是养五脏之气,人体生命之所以能够维持,从后天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脾胃的受纳运化来滋养五脏。这里说明什么呢?说明生命要依赖着脾胃之气,可见脾胃是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后天之本啊)。但是下边说呢,“气口亦太阴也”,怎么又出了个“气口亦太阴也”呢?这应该看到是承上文的脾胃而言,脾是足太阴之脾,是运化输布精微的一个本源,叫太阴,而气口是属于肺的,肺也是太阴,“气口亦太阴”是说的肺经也是太阴、是手太阴。手太阴和足太阴、手厥阴和足厥阴等等的同名的经脉,它们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它说“寸口亦太阴也”,这就强调了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那个脾经一说又联系到胃去了,和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面讲了脾胃是生命的根本、六腑之大源,是养五脏之气的,这个一下子就涉及到“气口亦太阴”,就把肺连上了。
肺呀、从同名经脉有重要关系,同时肺的经脉起自何方?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行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然后才出于体表循行,是这样走过来到拇指内侧的少商穴,对不对。它起于中焦,中焦是什么?中焦是脾胃,所以“寸口亦太阴也”,从经脉上也是密切联系的,所以它在生理上也必然有密切的联系。一句话这么几个字啊,就把脾胃和肺经这样给联系上了。
“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五脏六腑之气味呀,就是讲的五脏六腑得到水谷精微之气滋养的问题,也就是精气的来源问题,五脏六腑精气的来源“皆出于胃”,都是从胃开始的,这个胃当然与包括脾了。皆出于胃然后呢?而“变见于气口”,这个见就是表现的现,《内经》时代没有现字,看得见是它、表现的现也是它。五脏六腑之气味都来源于胃,“之味”经过变化可以表现在气口上,因为气口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肺经起于中焦的脾胃呀,所以出于脾胃的“之味”可以表现在其经脉的气口上。这几句话就讲明了为什么寸口独为五脏主,就本篇文字而言,就是说的这里。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这又说到寒暑燥湿风五气了,我们在讲《六节藏象论》时不是讲了嘛,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这儿又讲了这个问题。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肺司呼吸在于上焦,心肺也在上焦,所以吸入的五气藏于上焦的心肺。五气是从鼻而入的,所以如果是心肺有病,心肺的功能失常了,其结果是“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不利就是不通畅、嗅觉失灵,鼻子的功能是呼吸、嗅觉嘛,由于心肺有病了,就可以出现嗅觉失灵、鼻塞不畅的现象,不单是肺有病,肺有病鼻不利大家很清楚,我们常说肺开窍于鼻,一感冒嘛,肺主皮毛啦,不单是皮毛之病,还会出现鼻塞流涕了,这些都很清楚。但是同样的,心有病也会出现鼻不利,这是《内经》提到的,往往被一些医生们给忽略掉,现在我再讲这个问题,要注意了、因为是五气入鼻藏于心肺的,所以心肺有病就可以表现出鼻不利来,不但是肺有病,而第一个是说的心、心肺有病。
“凡治病,必察其下”,察其上我们说了,就是刚才说的鼻不利啊,鼻子通畅与否、嗅觉灵敏与否,可以反映心肺功能。凡是治病的时候,还要观察了解下窍的变化,下窍就是上段文字所说的魄门,魄门亦为五脏使嘛,当然必察其下。这句话在《黄帝内经太素》是这么记载的:“凡治病必察其上下”,也就是察其上窍和下窍,所以杨上善注释到:“察其上下窍,观其通利否也”。《素问》在这里只说必察其下,因为咱们最开始时讲到过,《黄帝内经太素》是唐初杨上善整理的,他把《素问》、《灵枢》都分门别类地来加以整理和注释,我们现在读的《素问》、正在讲的这篇,是唐代王冰整理的,王冰又在杨上善之后,所以说《黄帝内经太素》记载的《内经》原文也很重要了,它比王冰接近于古、更早一些。
“适其脉”,适就是测量的意思,适其脉就是测一测脉象。还要“观其志意”,还要观察病人的意志、情绪、精神状态、思想。“与其病也”,还有其它的病的症状,这就全面啦。这是说在诊断治疗疾病的时候,这些都应该看到,全面地掌握起来。下面又接着讲和志意有关的事儿,讲与病人精神状态、心理状态、思想方法等等。“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假如病人拘泥于鬼神、就不相信医学,迷信鬼神的,就很难给他讲通至高无上的医学道理,“至德”,就是我们讲《灵兰秘典论》时不是说“至道在微”嘛,那个至道就是这个至德。当然我们现在当医生的、当医务工作者的,对于迷信的人还是要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给他耐心地讲医学的道理,劝解他不要单纯地去迷信鬼神去,应该接受医学科学的诊治。“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他就厌恶针灸、砭石这套治疗方法,虽然针灸砭石是治疗疾病的很重要的技术,而且是非常神妙的技术,但是他就厌恶,有这样的精神状态的人,你就不好给他讲说我这个治疗技术有多么高明、神巧。当然这里看来,从作者本意上是要反对迷信,要提倡医学科学(巫医同源,在《内经》时代,迷信肯定十分盛行,即便在今天也不乏其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这个病人不愿接受医生的治疗,病就很难治好,“治之无功矣”,你给他治了也没什么功劳,你给他治了效果也不会好,因为你是勉强给他治疗的,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有些情况还是特殊的,这个精神病的病人他就拒绝治疗,他也确实是精神状态不对,那么,我们作为医生,还是要给他治疗。这里指的是有些人他神志上并不是紊乱的,清清楚楚的,他反对科学,那样的话呢,治疗效果应该说是不好的。但是《内经》是说了不给他治,说治了也没什么功劳(我赞成“功”应作效果讲)。我的理解呢,他这种态度从反对迷信这个角度是科学的,但我们现代医生对待这们的病人,还是要耐心地多做工作,多做工作,客观是客观、现实是现实,恐怕还有人拒绝你,这也难说,不然的话就没有社会上的那么迷信法轮功的了,搞那个歪门邪道,自杀的、杀人的都有。所以我们耐心做了不少的工作,当然我们还要继续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