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高卫地掷球博物馆有感
昨天(2019年6月3日),应原中国国家地掷球队总教练高卫教授的邀请,我与朋友马君,一起参观了由高卫教授一手创建的“高卫地掷球博物馆”。
博物馆展品共分23类,包括地掷球协会文件、重大事件、秩序册、成绩单、书籍、杂志、报纸、图片、器材、奖章、奖杯、奖匾、证书、服装、队旗、胸牌、帽子、签名T恤、纪念章、钥匙扣、餐券、签名封片、吉祥物,展出实物一千多件(不包括书报杂志)。没有多少文字说明,主要是用一件件实物,告诉我们中国地掷球从无都到有、到遍地“开花”、到荣登世界大赛领奖台的全过程!100多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在墙上、在特制的陈列柜里,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分门别类地悬挂着或摆放着来自世界的、亚洲的、全国的各级别比赛取得的奖牌、奖章、奖状、证书。透过每一块奖牌、奖章,我们能感受到教练员、运动员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我从众多展品中,初步了解了中国地掷球运动项目发展的脉络,也肤浅地感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在发展中国地掷球运动的风雨历程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奋发精神!
地掷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运动。据文献报道,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时代就有原始的掷球运动;到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民间就把掷球用于娱乐、健身。19世纪末,在欧洲得到发展,成为王公贵族们休闲娱乐的项目,也受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青睐。伊丽莎白一世玩地掷球的场景,没有留下记录,但我在展品中,看到一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玩地掷球的照片。地掷球被认为是一项多功能的运动项目:既适于竞技比赛,也适于休闲娱乐;既能满足上层名流的需要,也能满足平民百姓的要求;老年人喜欢,中青年也情有独钟。正是地掷球具有的这些特性,让八十年代我国从西方同时引进的保龄球、门球、地掷球,只有地掷球朝气勃勃,最富生命力。地掷球不但在1986年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奥林匹克开展的项目之一,而且在我国地掷球项目将被列入2021年在西安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4届运动会。
1991年,高卫作为中国国家队的一员参加了在瑞士卢加诺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男子塑质地掷球团体锦标赛获得亚军;1992年,高卫又代表国家队参加了在意大利安科纳举行的首届男子塑质地掷球团体世界杯赛,中国队荣获冠军!这也是我国运动员在掷球项目上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引进地掷球才七八年的中国队获得如此骄人成绩,让国际地掷球界感到震惊!在昨天的参观空隙,高卫教授还专门让我们一睹冠军和亚军奖牌,这沉甸甸的奖牌见证了高卫在地掷球运动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也蕴含着高卫对地掷球事业的付出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