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敦煌“保护神”常书鸿
“我的名字不只是一个称谓,它还是一种隐喻和暗示,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一生。”
——常沙娜
里昂美丽的索恩河
《沙娜像》 常书鸿 1935 46×38cm 油画 复制品
(本刊记者 钱竹)1931年3月26日,常沙娜生于法国里昂。她的父亲常书鸿、母亲陈芝秀都是中国20世纪早期的留法艺术家。她的名字来自于里昂当地一条河流“La Sa ne”,后译为中文“沙娜”,里昂有两条河,按照法语的阴阳性之分,索恩河是阴性(La Sa ne),罗纳河是阳性(Le Rh ne)。传说,里昂是叫索恩的女人和叫罗纳的男人孕育的孩子。“沙娜”是纪念她的出生地、纪念父母留法经历而取之名。在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有常书鸿先生为常沙娜所作的肖像画《沙娜像》,这便是父亲笔下的女儿形象。
《沙娜像》 常书鸿 油画
常书鸿1904年生于杭州市,1928年自费前往法国,11月到达里昂进入里昂中法大学。历时三年,常书鸿在里昂市立纺织工业学校学习纺织技术,同时还在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常书鸿1928-1935年期间在里昂大学就读,是在校时间最长的学生之一。1932年,他以油画《G夫人像》声名大噪,获得毕业作品第一名的成绩。同年,参加里昂全市油画家赴巴黎深造公费奖金选拔考试,并凭借油画《梳妆》获得第一中选,成为第一个以中法大学学生身份得到这个奖学金的中国人,从而得以转赴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继续深造。
常书鸿,九三创始人、敦煌学家、油画艺术家、勤工俭学赴法留学生
1933年至1935年,常书鸿师从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伦斯,逐步跻身知名美术家行列,其作品一再获金奖、银奖而被选为巴黎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是首位进入巴黎美术家协会的中国艺术家。在法期间,常书鸿参加了很多艺术活动,于各类沙龙、展览会上多次获奖。油画《葡萄》、《沙娜像》、《裸妇》、《病中的妻子》等被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里昂美术博物馆、吉美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画家家庭》 常书鸿 1933 100×81cm 油画 复制品
《D夫人像》 常书鸿 1934150×90cm 油画 复制品
法国时期的常书鸿,可谓如鱼得水。聚集在他周围有一群当时留法的艺术学子:王临乙、吕斯百、曾竹韶、唐一禾、秦宣夫、陆士文、刘开渠、滑田友、马霁玉、王子云、余炳烈、程鸿寿、郑可等,他们聚集在常书鸿的寓所,成立了“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于此谈论古今,畅谈艺术,互通祖国的信息。徐悲鸿和蒋碧薇也曾造访此处。
1935年秋的一天,常书鸿先生在巴黎塞纳河畔的一个旧书摊上,偶然看到法国探险家伯希和编辑的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这些图片由伯希和于1907年从中国甘肃省敦煌石窟中拍摄后汇编而成。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他又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带回法国收藏的大量敦煌唐代绢画,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深思之后,他下定决心离开巴黎,回国并找机会寻访敦煌石窟。
《敦煌农民》 常书鸿 194793×70cm 油画
1936年重返中国后,常书鸿先后担任过各项行政和教育界职务,同时继续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后于1942年因接任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国立敦煌研究所所长的领导职务而暂时中止其个人艺术活动。此后,常书鸿将他极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敦煌佛教石窟壁画这份无价之宝的探讨、研究及保护工作中。
赵朴初先生称常书鸿是“敦煌守护神”。当年张大千在敦煌临走时,张大千曾对常书鸿说:“你呆在这里,这是一个长期的无期徒刑啊!”然而一切没有阻止常书鸿对敦煌艺术的热爱,在他眼里敦煌是他值得一生珍惜的地方,敦煌就是最为璀璨的艺术宝库。1994年,生命垂危之际的常书鸿,在北京病房里,仍牵挂着敦煌,牵挂着莫高窟,对女儿说:“我死也要死在敦煌,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回去。”敦煌这座人类艺术宝库在浩劫后能得以保存并获新生,多赖于被称为“守护神”的常书鸿。
《敦煌九层楼》 常书鸿 1952 102.3×61.5cm 油画
当然,很多人知道常书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敦煌学家,但对常书鸿在油画领域的艺术成就认识还是不足的。1927年常书鸿赴法国留学,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院士劳朗斯画室学习就以优秀的成绩取得多次的奖项,可谓是当时中国油画家第一人的代表。回国后受当时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再以人体为表现的主要内容,常书鸿便把表现的主题落在了人物肖像和风景上,寄托着画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切感受和心境。
1943年3月来到敦煌,由于受敦煌艺术的直接影响,让常书鸿在西北的油画创作进入了另一个新阶段。其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东方意味和装饰风格。1959年,常书鸿任甘肃省兰州艺术学院院长。这期间,他创作的油画肖像、风景、静物大多取材于西北这片广裹的黄土地。鲜明的河西走廊的地域精神风貌,画面并不注重人物结构、比例是否准确,追求的则是一种民族绘画语言的表达风格与民族艺术氛围。1954年在敦煌创作的《蒙古包中》表现的是三个蒙古族牧民烤火的日常生活画面,热烈的色彩和轻松的笔触,使人想到北魏时期壁画的风格手法。
常书鸿、李承仙夫妇绘应酬画。虽然是应酬画,却仍十分用心
常书鸿受敦煌壁画的启发,在油画创作上追求“民族化”的真实写照。特别在人物处理上,“线”始终依附于“形”,而人物的“形”是在“线”的衬托下呈现出来。画面人物紧抓住西部人的民族特征,造型朴实平和、自然,暖黄的色调设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有的氛围,体现出画家对黄土高原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画面人物关系极为讲究,用笔简练而精微,宁静而富有诗意,用线、用色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尤其是色彩处理的纯度掌握,把激动、强烈、精细,这些原本复杂的感情都融入到平和的画面之中。
常书鸿到敦煌后创作的“西北油画”展现出中国油画特殊民族化的探索,其表现语言、形式结构、色彩表现、装饰意味都借鉴自敦煌艺术。他的艺术观点和实践及其绘画表现的东方意味、写意性、线面结合的装饰性等艺术表现形式,对西北油画创作的民族性表现,具有启示意义。透过他对油画的重新诠释,不只是对他个人,也是对中国西北油画重要的历程阶段。他的油画创作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北题材油画创作,对此后甘肃油画产生重大影响。
《敦煌莫高窟庙会》 常书鸿 1950 油画
常书鸿先生始终如一的将敦煌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持为己任,成为中国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更重要的是:在人才方面不断加强培养、吸收了如董希文、张琳英、乌密风、周绍淼、潘洁兹、李浴、范文藻、常沙娜、段文杰、史维湘等这样一大批艺术家和专家学者。造就和总结了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临摹方针,奠定了今天在中国、甚至于在世界都是技艺超群、成果显赫并占领先地位的——敦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