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初受教育的方式,决定了他的未来
Summer姐姐 / 文
最近,“内卷”这个词火了。
“内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现如今,各行各业、无论男女、不论大小,都在谈“内卷”,似乎人们都陷入了一种焦虑、无力的心态。
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了377人,创下历史新高。
另一个与之对应的现象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了。
来自浙江大学的学者,分析了智联招聘的17年数据发现,在1.6万个招聘岗位中,超过一半的求职者,学历高出工作要求2年以上。
平台招聘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0%,而简历中90%的应聘者,都是本科及以上,文凭也“通货膨胀”了,使得他们的薪酬降低了5.1%。
换句话说,学历“贬值”,导致就业者的薪酬下降了。
有媒体认为,随着我国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越来越高,上大学这件事,已经从“精英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
这就更让一些对孩子寄予厚望的父母感到了焦虑,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加“精英”的教育,成为“优秀的少数人”,实现“阶层跃升”。
中国家庭的收入在2001年以来快速增长,家庭财富的迅速累积,也带来父母的教育支付能力逐渐增强,高等教育的竞争由此加剧。
《三十而已》里的顾佳,背负了近千万的贷款,将房子换到了心仪学校附近的高级公寓;为了能让王太太给儿子写推荐信,她可以把拖鞋让给王太太,自己光着脚爬楼梯。
而在现实中,北京有“顺义妈妈群”,她们放弃了高薪工作,全职“陪学陪练”,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调研和择校,只为了能让孩子拿到国外名校的入场券,接受“精英教育”。
什么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呢?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最近,我读了一本讲述英国教育体系的著作—《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
本书作者李爽,在国内媒体出版业工作13年后, 2002年在英国伦敦定居,并攻读硕士、博士,获得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英国的小学、中学、大学,采访对象也从孩子到家长,再到著名的教育家、考试委员会的官员,书中有大量个案、实证、采访、对谈以及资料索引。
可以说,这是一部针对“精英教育”的社会观察实录。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的导演周轶君评价:“这本书将颠覆你对‘精英教育’的认知,李爽以其真诚和敏锐,刻画了英国教育的精髓。”
上流社会与精英文化
在英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私立学校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资源。
这也使得只占全国7%的私校培养出了74%的法官、71%的军官和29%的议员。
也就是说,教育,决定了我们是谁。
在二战前的英国上流社会中,曾经流行一种育儿观:孩子只是家庭的一个“产品”,家长把孩子交给保姆和家庭教师,再大一点送去寄宿学校。
不是因为没时间,而是认为在孩子这个“产品”成熟之前,越少接触家长越好。
因此,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家庭中的成人,很难真正意识到应该怎样做父母。
令人感慨的是,现在的亚洲父母正在重复英国近百年前的故事。
在我国,就有很多中产家庭的父母,将孩子送入了英国的寄宿学校,让尚未成年的孩子孤身在异国他乡就读初中或者高中,成为“小留学生”。
仅去年疫情期间,我国滞留在英国的10岁左右的小留学生,就有1.5万人。
这些留学生,有的在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顶尖高校,也有的孩子在毕业之后,没有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但他们仍会存在于留学中介宣传的“神话”当中。
虽然这条求学之路,并不是百分百happy ending,但仍有更多的家长卷入了这个进程,并且因为这些私立学校对中国学生非常有限的录取名额,让这个进程充满了焦虑。
将学校分作三六九等,给学生贴上分层标签,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常态。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少数,而是成为高责任感和自我驱动力的人。
男校、女校,还是混合学校?
在英国,寄宿男校一直代表着英国私立学校和精英教育。
但从20世纪起,私立女校开始出现,为英国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些学校以教导新时代女性为目的,从观念到目标,都更加符合女性平权、健康社会的要求。
到了今天,英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的趋势是:女大学生比例在逐年加大,2019年女性申请大学人数与男生相比,多了90000人,男女人数差距在不断扩大。
英国教育部和财政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更有可能从中受益:大学毕业的女性,比没有上大学的女性,收入平均高出近3/1。
作者采访了两位资深教育家,向他们提出了一些有关分性别教育的问题。
专家们认为,英国的分性别教育一度非常成功的原因是,中世纪社会,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完全分开的。
随着大英帝国的行政和军事需求日益增加,男性要通过接受单一性别教育,来成为帝国统治必要的辅助。
女性往往则是留在家庭里,接受家庭教师的个别辅导,而不是接受集体教育。
到了后来,很多顶尖男校把高中部改为混校,如今的大多数私立学校,已经变成了男女同校,剩下的纯男生寄宿学校不到12个。
对于外国家庭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入混校学习,因为这些父母会认为,孩子将来是必定要生活在两性社会当中的。
专家认为,家长有权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但是单一性别学校,也同样可以提供出色的教育。
另外,有一种中和了两者的教育模式也开始发展起来——钻石模型,即男女学生在小学混合学习,到了中学分开,再到高中合并,或者中学的某些科目分开学习。
对此,专家认为,父母和子女都有权选择理想的教育形式。
无论学校是那种模式,都没有对或错,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英式教育的精髓
英式教育里的哲学观是:培养有能力也有意识去改变社会的下一代。
本书作者李爽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接受采访
接受私立教育的孩子,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敢于“不服气”。
调查显示,私立学校的学生,对他们自己的中考、高考成绩存疑而提出复议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
而隐藏在这种“不服气”下面的,是他们的自信,以及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质疑权威的信心。
与此同时,他们的学校和家长,也支持他们的这种“不服气”。
英式教育主张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目标。
从孩子的7+考试开始,一直到13+的入学考试,除了英语和数学,还要考“非文字推理”,11+和13+还增加了“文字推理考试”。
到了升入高中的16+考试,顶尖私校还会进行思维能力评估类型的考试,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两个部分。
而非文字推理、文字推理和思维能力的评估,基本上考核的就是逻辑。
著名私立学校校长说过,逻辑和哲学是私立生的左右手,逻辑引领知识,哲学带来智慧;同样,知识是理性的基础,智慧是判断力。
这里的哲学,并不是我们社会科学概念里的哲学,而是非常经典的古希腊哲学观,那个时候科学就被称为“自然哲学”,更接近于“wisdom(智慧)”一词,即人类真正的世界观。
作者的大女儿一直接受的是英式教育,她对妈妈说,目前数学研究的终极,其实是哲学,反映的是数学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中国学生在数学上的优势是解题技巧,而英国教育着重强调的是数学背后的哲学观。
因此,英国学生虽然不学奥数,但在国际竞赛中成绩一直也不错。
另外,英国私立学校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去愚启智”,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每一个个体。
他们也强调全面发展的概念,但核心是要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发展不同的个性和爱好。
只有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会有更多选择。
这里的全面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什么兴趣班都要上”,也不是一个目标或者一成不变的模板,而是一个框架,一种哲学观。
因此,学术成绩只是一个副产品,他们更看重的,是达到一定的学术成绩(考上大学)之后,每个孩子不同个性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的参与。
参与社会,也是英式教育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因此,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非课业活动中有很多内容是与社会紧密相关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比重逐渐加大。
例如,各种主题不同的讲座和公开课,会有各行各业的翘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述他们行业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学生们会觉得这些人“活得很有趣”,进而会思考一个问题:
“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我的优势能让我在哪些方面做出不一样的事?”
因此,上大学、选专业,其实只是他们用来实现自我的桥梁,而远非他们的终极目标。
总结一下,英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
“以鼓励和启发为主,没有什么比让孩子们认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更加重要。”
“以玩代教”的小学靠谱吗?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去年拖家带口移民到了国外,因为她认为国内的教育,不适合她那两个在课堂上根本坐不住的孩子。
但是,最近她时常对我抱怨:来到国外上学,上课就是“玩”,回来也没什么作业要做,两个孩子是开心了,可老母亲却更焦虑了:这样能学到什么啊!
本书中也涉及到了英国的小学教育内容。
英国的孩子,从4岁开始上类似于学前班的reception,三年内主要是培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并学会社交,融入班级和学校这个小社会。
从三年级开始就会学习科学课,在课堂上也会以各种实验为主,在不太了解这些体系的家长看来,就有点像在“玩”。
全英小学教学大纲,只规定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在什么时间完成哪些知识的学习,则完全由各个学校和老师自己做主。
因此,学校会进一步将科学概念活化到学习力,与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相结合,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心,学会问为什么以及怎么会这样,并引导他们了解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另外,学校会把专业内容分散到不同的科目里,从而建立起完整而不冲突的世界观。
例如,将科学放在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里去教学。
美术课上教莫奈,老师还会提及莫奈画的池塘的概念,植物与寄居动物,池塘的季节变化,光与影的自然状态,画家的捕捉与表现等等,总之是会将科学观融会贯通在所有的知识传递当中。
最后有一点非常有意思:英国社会不相信天才。
英国人持有的态度是:后天与先天一样重要,人脑的可塑性,重新定义了人类的潜能,一个人的大脑,是可以不完全受控于遗传基因的控制的。
所以,英国的学校坚持一个观点:即便是天才儿童,也应该在正常的学校系统里学习。
因为在全面发展的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学业,英国的大学中也没有为“超常学生”量身定做的项目。
英国的家庭和儿童保护法,也不允许“跳级”入学,按年龄段上学读书,是英国的基本立法。
可以这么说,英国对智力精英是非常尊重的,但更提倡“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普及化,致力于国民的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观念和知识的普及。
写在最后的
本书作者是中国人,同时也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后来又在英国定居多年,因此她对东西方教育观念和文化传统都非常熟稔。
书中也涉及了很多关于中国父母对精英教育的看法和经历,相信一定能够引起许多中国父母的共鸣。
当然,我想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想让本已经焦虑不堪的父母“雪上加霜”,也不是想告诉父母“别人是对的,你是错的”或者“你们应该怎样做”。
这本书只是想告诉这些焦虑的父母——“世界上有的地方是这样做的”。
把英国教育所有走过的弯路和获得的成就,都实事求是地叙述出来,供父母和孩子们消化、思考、分析,从而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个选择。
今日的多元社会,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有经济能力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选择更好的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孩子们的幸事。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中产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家庭的重中之重。
重视教育,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与此同时,这些选择和机会也带给父母更多的焦虑,如果有一点没做好,就会觉得耽误了孩子的未来,甚至时不时地责备自己:我真不是一个好爸爸/妈妈。
记住,你不可能完美,也不必完美,不要苛责自己,更不要苛责孩子。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教育不分贵贱高低,但绝对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
不要忘记教育的初衷,也不要忘记你爱孩子的初心。
问问自己: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一起弄清楚这些问题:
你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你的优势在哪里?为此你要做好哪些准备?
然后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在他希望自己试试的时候,不吝啬自己的支持与鼓励。
毕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以上。
你是怎么看待“精英教育”的?你对你家娃的教育规划是怎样的?欢迎留言。
「 壹荐 」
《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
李爽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