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另一张得失榜

这是有关历史题材的第43篇随笔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37年,张九龄被李隆基贬离长安,任荆州(今湖北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某个月夜,在远离长安的荆州,张九龄抬头望月,思念远方的亲友,写下了这首《望月怀远》。此时,他已六十五岁高龄。
张九龄是大唐开元盛世时期的宰相,曾深受李隆基器重。
740年,张九龄病逝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张九龄去世后,李隆基对宰相推荐人选,总会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亡蜀州后,想起张九龄当年的苦谏,悔恨不已,特地派官员到曲江祭奠张九龄,追赠他为司徒。
不知此时的李隆基,是否会意识到,737年,他将张九龄贬离长安,其实是他执政生涯的分水岭?如果张九龄在他身边,很多事都将改变。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2
关于张九龄的被贬,世人大多归咎于李林甫的使坏。
其实,张九龄也好,李林甫也罢,无非都只是一颗棋子,李隆基才是那个下棋之人。身为棋子,可以对抗另一颗棋子,却无法对抗下棋之人。这是棋子的命运,也是棋子的悲哀。
从李隆基的诉求和张九龄的性格来看,张九龄被贬,注定是迟早都会发生的事。李林甫的介入,只是加快了进程而已。
张九龄出生于673年,才智过人,能诗善文。早在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张九龄就登进士第。
707年,张九龄赴长安参加吏部试,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但之后的仕途并不顺利,在长安和地方起起落落、上下浮沉。
张九龄的高光时刻,从730年开始。这一年,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学士张说去世。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是开元年间的一代文宗,被誉为“燕许大手笔”。
张说赏识张九龄的才华,夸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去世前多次向李隆基推荐张九龄担任集贤院学士。
张九龄就这样走入了李隆基的视野。
731年三月,张九龄被召入长安,授予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一职。这一年,张九龄58岁。
对大多数人来说,58岁意味着即将回家颐养天年,但对张九龄来说,58岁才刚开始。
他的满腹才华让他开了挂般青云直上。
732年二月,升任集贤院学士;733年五月,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734年五月,升任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
从733年至736年,张九龄共当了三年宰相,全面主理朝政。
3
然而,最风光的时候,也是离危险最近的时候。张九龄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悄然滋生。表面上看,这个矛盾似乎来自李林甫的挑拨离间,但归根到底,其实来自价值观的不同。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对儒家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矢志不渝地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价值观,忠君爱国,知礼知耻,坚守他们的原则和底线。
张九龄和李隆基之间的第一次冲突,并非来自朝堂,而是来自后宫,来自李隆基和太子李瑛之间的矛盾。
李隆基共有三十个皇子,但都不是王皇后所生。715年,他册立太子时,没有立长子李琮,也没有立被王皇后收为养子的三子李亨,而是立了当时最受他宠爱的赵丽妃生的二子李瑛。
但是,当李隆基遇见武则天的侄孙女武落衡后,从此就只专宠武落衡一人。武落衡被封为惠妃,不是皇后,胜似皇后。
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武惠妃为李隆基一连生了三个孩子,却都离奇早夭。
先是716年,武惠妃生下一个皇子,李隆基亲自为皇子取名为“李一”,“一”有“天”的意思,可见李隆基有立李一为太子之意。
不料,717年,不满一周岁的李一离奇夭折。紧接着,719年1月,武惠妃生下皇子李敏。720年1月,武惠妃生下皇女上仙公主。
不料,720年2月,刚满一周岁的李敏又夭折了。720年7月,刚满6个月的上仙公主也夭折了。
武惠妃的第四个孩子出生后,秘密送到宫外抚养,这才平安长大,这就是寿王李瑁。
从717年至720年,短短三年之中,武惠妃的三个孩子接连离奇死亡。李隆基当然明白,这三个孩子的早夭绝非天意,而是人为。他虽不能肯定是谁所为,但王皇后和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嫌疑最大。从此,他对武惠妃愈加宠爱,对王皇后和赵丽妃愈加冷落。王皇后和赵丽妃先后于724年、726年去世。
4
733年,随着李瑁日渐长大,武惠妃想立李瑁为太子。李隆基虽然明白太子李瑛并无过错,不能随意废黜太子,但出于对武惠妃的宠爱和对武惠妃三个孩子早夭的愧疚,答应了武惠妃的这一要求。
要废黜太子,首先要和宰相们商量,并由中书省起草诏书,盖上中书省大印。
唐代实行集体宰相制度,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当时担任宰相的,是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
于是,李隆基传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入宫,说想废黜太子李瑛,让三省长官立即执行。
张九龄率先提出,太子是国之根本,如无显过,不可轻动。他还援引了晋献公、汉武帝、晋惠帝、隋文帝等因废黜太子而引发动荡的前车之鉴,明确表示不敢奉诏执行。
一席话将李隆基气得脸色发白,却也无可奈何。
李林甫当面一言不发,退朝时故意走在最后,对李隆基说:“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5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接着,关于朔方行军大总管牛仙客的提拔,张九龄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牛仙客出生于675年,担任河西节度判官时,政绩可观。李隆基大悦,想让牛仙客到尚书省担任六部尚书。
张九龄上奏反对说:“自开国以来,尚书之职只有德高望重者才可担任。牛仙客边疆小吏出身,骤然提拔到清要之位,恐怕会遗羞朝廷。”李隆基虽然心中不悦,但张九龄说的不无道理,只好退了一步,提出给牛仙客加封爵位。
张九龄再次反对说:“封爵是为了奖励功劳,牛仙客身为边将,充实仓库,修理器械,乃是本职,不足以论功。陛下赏赐金帛即可,不可封爵。”
退朝后,李林甫暗中向李隆基进言道:“牛仙客确有宰相之才,张九龄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倒是有些不识大体了。”李隆基采纳了李林甫的意见,赐封牛仙客为陇西郡公,采邑实封三百户人家。
促使李隆基罢免张九龄相位的,是中书侍郎严挺之徇私枉法一事。
736年11月,李林甫告发中书侍郎严挺之徇私枉法,张九龄作为严挺之的上司,深知严挺之是清白的,就为严挺之据理力争。不料,李林甫早已向李隆基参了一本,说张九龄和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等人交往过密,有结交朋党之嫌。
李隆基对结交朋党最是深恶痛绝,一怒之下,免去张九龄的中书令一职,降为尚书右丞。裴耀卿因与张九龄交好,也被免去门下侍中一职,降为尚书左丞。
李林甫擢升中书令,总理朝廷政务。在李林甫推荐下,牛仙客如愿以偿进入尚书省,担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6
李林甫出生于683年,比张九龄小十岁。虽然张九龄不再担任宰相,但毕竟还在朝中,对李林甫来说,依然碍手碍脚。因此,李林甫的最终目的是将张九龄彻底赶出长安。
压垮张九龄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周子谅上书指责牛仙客一事。
周子谅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张九龄担任中书令时,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736年11月,张九龄罢相、牛仙客入相后,周子谅为张九龄愤愤不平。更让周子谅忍无可忍的是,牛仙客唯唯诺诺,对李林甫言听计从,丝毫没有宰相应有的风骨。
737年4月,周子谅行使监察御史的职责,上书弹劾牛仙客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林甫借题发挥,一口咬定周子谅定是受人指使,才敢污蔑牛仙客。
就在李隆基要接连两次杖责周子谅时,张九龄再次挺身而出,为周子谅求情道:“陛下,周子谅素来耿直,罪不至此。若再杖责四十,恐有性命之忧,请陛下手下留情。”
因为有了李林甫的铺垫,李隆基愈发深信,张九龄就是周子谅的幕后指使,当即下令将张九龄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7
当张九龄收到朝廷的贬书时,似乎并不意外。当李林甫在朝堂上说出那样一番话时,他早已明白,李林甫表面上在说周子谅,其实句句针对他。
他当然知道,如果他为周子谅求情,一定正中李林甫下怀,但若不为周子谅求情,他于心何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李林甫铁定了心要针对他,即使他这次不为周子谅求情,李林甫也总有办法给他安上罪名。
于是,他不管不顾地在朝堂上大声喊出了“万万不可”。即使被扣上“周子谅幕后指使”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他坚信,他和周子谅都是清白的,自古以来,都是邪不压正,正定胜邪。
他起身走到窗边,伸手用力一推,顿时有一阵风灌了进来。虽然已是四月的春风,但此刻吹在身上,却有一种刺心的寒意。
看着庭中的兰花和桂花,他心中一个激灵,缓缓吟道:“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吟罢此诗,张九龄重重地叹了口气。
从罢相到如今,让他寒心的,不是他从宰相贬为荆州长史,而是原本明辨是非、从善如流的李隆基,不知何时已听不进一句谏言,或者说不想听任何谏言了。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天子听不进臣子的谏言时,让大唐子民津津乐道的开元盛世还能继续吗?
让他哀叹的,不是他个人遭遇的不公,而是李唐皇室的长治久安。或许,从他当上宰相那天起,就早已将他个人的得失荣辱置身事外,心中所思所想、所忧所乐者,唯李唐天下而已。
8
和张九龄同时代的人们,或许都会为张九龄的遭遇扼腕叹息。
然而,历史有另外一张得失榜。
今天,我们或许不一定知道张九龄当过大唐宰相,但大多知道他写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管是否知道他当过宰相,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脑海中大多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辽阔浩渺的大海上,冉冉升起一轮明月。远方的亲友们,是否也正望着同一轮明月?
用南朝诗人谢庄的话说,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
古往今来,当过宰相的人何其多也,但能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佳句的,却只有张九龄一人而已。
如果张九龄不曾被贬官,他还能写出这句诗吗?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正是有了贬官的经历,才让张九龄对人生有了更多思考和感悟。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一切经历,似乎都在为这首诗做准备。当他写下这首诗时,他才完成了生命价值的升华。
从此,他的生命不仅被他同时代的张说、裴耀卿、王维等人所理解,更被千百年来无数喜欢这首诗的人们所欣赏。
放在岁月的长河中,这首诗的意义,不已远远超过了他在朝堂上的那些得失成败、功过是非么?
我相信,他若泉下有知,当可慰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