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和尼格买提在去录制节目的路上,车子经过一个路牌,上面写的是“厍(she)东关乡”。
撒贝宁就提议打电话请教康辉,还戏谑说,别让大家都觉得康辉是“神”,我们要把他还原成一个人。
结果还真没难倒康辉,康辉在听到以后,脱口而出就念出了“厍”字的读音。
要知道,康辉在央视有一个别称——“行走的活字典”。
康辉的业务能力有多抗打,其实大家很早之前就见识过。
印象最深的是,康辉之前因为一段22分钟的超长口播,圈粉无数。
当晚,康辉主持《新闻联播》时,需要临时插播一条重要新闻。
康辉却临危不乱,哪怕中途耳机一度滑落,他都始终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地念完了一万八千多字长达22分38秒的新闻稿。
李梓萌曾经爆料过,只要跟康辉搭档,急稿、大稿、难稿都是康辉负责。
谈起康辉的能力,李修平用八个字形容:“没法复制,不能超越。”
在央视内部,提起康辉,没有一个人不对他的专业能力赞不绝口。
凭借超强专业能力,康辉在央视新闻中心担任播音部主任,朱广权、李梓萌、张蕾等等,我们熟知的央视主播,都由他管理。
说到底,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专业能力。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好高骛远的人,少的是脚踏实地的人。
命运最后眷顾的,一定是那个脚踏实地,愿意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
其中一位同学,比较踏实,进入报社以后勤学苦练,读大量的书,积极请教报社的老师,如何定选题、取标题、跑采访等等。
即便文章被毙稿,没有被采用,他也不气馁,回去总结反思,继续写稿。
后来,纸媒衰落,新媒体兴起,他抓住风口,跟报社的几个同事做新媒体,凭借在传统媒体沉淀的能力,他在新媒体行业也风生水起。
如今,他已经做到行业头部大号,开公司当了老板,有了自己的团队,事业蒸蒸日上。
而另一位同学,进入报社以后,不思进取,整天就知道混日子。
文章被领导毙掉以后,就抱怨说是领导在针对他,对他有看法。
当大家都纷纷转做新媒体时,他因为能力太差,没有勇气和底气跳槽,只能继续留在报社混日子。
后来,他所在的那家报纸停刊,他连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
同专业,同一起步线上的两个人,最后命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轨道。
不得不说,专业能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短期内看不出来,但把时间拉长,就会看得清清楚楚。
就像那句话说的,只有当潮水褪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如今,我总能听到很多人说,现在阶层已经固化,普通人再想跨越阶层,难于上青天。
但我想说的是,所谓阶层固化,不过是你得过且过,不愿对抗命运的借口罢了。
上学的时候,读书是一条;工作以后,苦练技能是另外一条。
去年7月,杭州快递员李庆恒作为高层次人才,落户杭州,并获得100万购房补贴。
除了在杭州购买首套房可获得100万补贴外,他还能在医疗保健、子女就学、车辆上牌等方面享受优待。